谗鼎 [chán dǐng]
1. 春秋鲁鼎名。
谗鼎 引证解释
⒈ 春秋 鲁 鼎名。
引《韩非子·说林下》:“齐 伐 鲁,索谗鼎。”
国语词典
谗鼎 [chán dǐng]
⒈ 疾恶谗言之鼎。一说谗为地名,禹铸九鼎于甘谗之地,故称为「谗鼎」。
引《左传·昭公三年》:「谗鼎之铭曰:『昧旦丕显,后世犹怠;况日不悛,其能久乎?』」
谗鼎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圣谗释义:指《谗鼎》之铭。 谗,鲁 鼎名,传为 夏禹 所铸。
- 2.
崇鼎释义:鼎名。 古代宝器。一说为 周 时 崇国 之鼎;一说为 春秋 时 鲁国 之鼎,即谗鼎。《礼记·明堂位》:“崇鼎、贯鼎、大璜、封父龟,天子之器也。”郑玄 注:“崇、贯、封父 皆国名。文王 伐 崇。古者伐国,迁其重器。”《左传·昭公三年》“《谗鼎之铭》曰:‘昧旦丕显,后世犹怠’”唐 孔颖达 疏:“服虔 云:‘谗鼎,疾谗之鼎,《明堂位》所云崇鼎是也。’一云,谗,地名。禹 铸九鼎於 甘谗 之地,故曰谗鼎。二者并无案据,其名不可审知。”按,《左传》杨伯峻 注:“谗鼎本是 鲁 有,《韩非子·説林上》谓 齐 伐 鲁,索谗
- 3.
毚鼎释义:鼎名。即 春秋 时 鲁国 所铸谗鼎。
- 4.
贋鼎释义:《韩非子·说林下》:“齐 伐 鲁,索谗鼎,鲁 以其鴈往,齐 人曰:‘鴈也。’鲁 人曰:‘真也。’”后因以“贋鼎”指仿造或伪托之物。明 袁中道《<袁中郎先生全集>序》:“及其后也,剽窃雷同,如贋鼎伪觚,徒取形似,无关神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八回:“你那里是甚么金石家,竟是一个製造贋鼎的工匠!”陈春生《壬寅洪全福广州举义记》:“英 官以 粤 吏越境诱捕国事犯,加以谋杀,且又属贋鼎,大碍 香港 治安,向 粤 吏严重交涉。”
- 5.
馋鼎释义:“谗鼎”之形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