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ǎi bó bò,(1) 常绿乔木,叶鳞片状,结球果,有“扁柏”、“侧柏”、“圆柏”、“罗汉柏”等多种。木质坚硬,纹理致密。可供建筑及制造器物之用。【组词】:柏露(柏树上的露水,据说用以洗眼,有明目的作用)。(2) 姓。(1) 〔柏林〕德国的首都。(1) 同“檗”。
liáng,(1) 架在墙上或柱子上支撑房顶的横木,泛指水平方向的长条形承重构件。【组词】:房梁。栋梁。梁上君子(指窃贼)。(2) 桥。【组词】:桥梁。津梁(渡口和桥梁,借指学习的门径)。(3) 器物、身体或其他物体上中间高起的部分。【组词】:鼻梁。山梁。车梁。(4) 中国战国时期国名,魏国于公元前361年迁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后,改称“梁”。(5) 中国朝代名(a.南朝之一;b.五代之一)。(6) 姓。
tǐ tī,(1) 〔体己〕❶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❷亲近的,如“体体话”,亦作“梯己”。
1. 七言古诗的一种。相传汉武帝在柏梁台上和群臣共赋七言诗,人各一句,每句用韵,后人谓此体为柏梁体。
⒈ 七言古诗的一种。相传 汉武帝 在 柏梁台 上和群臣共赋七言诗,人各一句,每句用韵,后人谓此体为柏梁体。参阅《古文苑·柏梁诗》。
引清 赵翼 《陔馀丛考·柏梁体》:“汉武 宴 柏梁臺 赋诗,人各一句,句皆用韵,后人遂以每句用韵者为柏梁体。然《柏梁》以前如 汉高 《大风歌》、 荆卿 《易水歌》……可见此体已久有之,不自《柏梁》始也。但联句之每句用韵者,乃为 柏梁 体耳。”
⒈ 诗体名。属七言诗体,采用联句方式,每人一句,每句用韵。传说汉武帝在柏梁台命群臣联句赋诗,后人称这种诗体为「柏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