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不直释义:⒈不正;不公。《史记·淮南衡山列传》:“王使人上书告内史,内史治,言王不直。”《新唐书·严郢传》:“天下以 郢 挟宰相报仇为不直。”《资治通鉴·后周太祖广顺二年》:“辛亥,敕:民有诉讼,必先歷县州及观使处决,不直,乃听讼於臺省。”《初刻拍案惊奇》卷六:“我自身也理不直,冤仇何时而报?”⒉不以之为是;不信任。《汉书·韩延寿传》:“上由是不直 延寿,各令穷竟所考。”清 严有禧《漱华随笔·庄廷鑨》:“之荣 告诸大吏,大吏右 庄氏,不直 之荣。”林纾《与姚叔节书》:“既而足下南归,不居大学,有人言校长不直足下,寻
- 2.
不翅释义:⒈不展开翅膀。《韩非子·喻老》:“有鸟止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飞不鸣。”⒉不啻。翅,通“啻”。不仅;不止。《庄子·大宗师》:“阴阳於人,不翅父母。”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殷仲堪 精覈玄论,人谓莫不研究,殷 乃叹曰:‘使我解《四本》,谈不翅尔。’”宋 王安石《上田正言书》之一:“今言之而不从,亦当不翅三矣。”林纾《示儿书》:“十九岁尔祖父见背,苦更不翅。”⒊不啻。翅,通“啻”。无异于。《新唐书·陆贽传》:“关东 百物阜殷,士忲温饱,比诸边隅,不翅天地。”《金史·海陵诸子传赞》:“海陵 睨人
- 3.
中春释义:⒈指农历二月十五日。这天是春季的正中,故称。唐 徐凝《二月望日》诗:“长短一年相似夜,中秋未必胜中春。”⒉指春季的第二个月。《周礼·天官·内宰》:“中春,詔后帅外内命妇,始蚕于北郊。”《史记·秦始皇本纪》:“时在中春,阳和方起。”张守节 正义:“中音仲。古者帝王巡狩,常以中月。”唐 杜牧《怀钟陵旧游》诗之二:“滕阁 中春綺席开,柘枝蛮鼓殷晴雷。”林纾《记水乐洞》:“中春草木敷緑,弥望蓬蓬。”
- 4.
举鼎絶膑释义:双手举起鼎而折断膝盖骨。《史记·秦本纪》:“武王 有力,好戲。力士 任鄙、烏獲、孟説 皆至大官。王與 孟説 舉鼎,绝臏。”张守节 正义:“絶,斷也。臏,脛骨也。”后以喻力小不胜重任。清 钱谦益《答山阴徐伯调书》:“乃欲上下馳騁,追扳古人於行墨之間,斯足下所云舉鼎絶臏者乎?”林纾《桐城派古文说》:“若 譚友夏 者,則千力萬氣,無所不學,而往往舉鼎絶臏。”亦作“舉鼎絶脰”。梁启超《中国国债史》:“今日我輩對於此國債問題當何如?將一惟政府所指派而唯唯負擔,莫敢辭乎?舉鼎絶脰之患,恐遂不免也。”
- 5.
制局释义:⒈南朝 齐 梁 时设置的职掌内府器杖兵役的机构。《南史·梁吴平侯景传》:“ 宋 孝建 以来,制局用事,与领军分权,典事以上皆得呈奏,领军垂拱而已。”《南史·恩倖传论》:“制局小司,专典兵力。”⒉安排篇章结构。 林纾 《译<孝女耐儿传>序》:“叙人间富贵,感人情盛衰,用笔縝密,著色繁丽,製局精严,观止矣!”
- 6.
哀弦释义:⒈亦作“哀絃”。悲凉的弦乐声。三国 魏 曹丕《善哉行》:“哀弦微妙,清气含芳。”唐 杜甫《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诗:“哀絃绕白雪,未与俗人操。”宋 张先《惜双双·溪桥寄意》词:“断梦归云经日去,无计使哀絃寄语。”郑振铎《屈原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影响》:“﹝有良心的作家们﹞不由得不同情 屈原 ……而发出同样的哀弦促节的歌声来。”⒉喻指可怜的妻子。林纾《祭高梧州文》:“君出逾年,我搆家难,大丧甫除,哀絃中断。”
- 7.
大丧释义:⒈指帝王、皇后、世子之丧。 《周礼·天官·宰夫》:“大丧小丧,掌小官之戒令,帅执事而治之。”郑玄 注:“大丧,王、后、世子之丧也。”⒉父母的丧事。《公羊传·宣公元年》:“古者臣有大丧,则君三年不呼其门。”《国语·晋语二》:“父母死为大丧。”宋 王谠《唐语林·补遗二》:“其人遂下,乃衣縗服者,曰:‘家有大丧,贫甚,不办葬礼。伏知相公推心济物,所以卜夜而来。’”林纾《祭高梧州文》:“君出逾年,我搆家难,大丧甫除,哀絃立断。”
- 8.
大老释义:⒈德高望重的老人。《孟子·离娄上》:“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二老指 伯夷、太公。⒉指在某一方面负有盛誉的人。林纾《<撒克逊劫后英雄略>序》:“西国文章大老,在 法 吾知 仲马 父子,在 英 吾知 司各德、哈葛德 两先生。”⒊称资深望重的大官。明 沉德符《野获编·刑部·乙卯闯宫》:“此皆比时大老及两衙门无学无识,以致张皇如此。”《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庄徵君 悄悄写了十几封书子,打发人进京去遍託朝里大老。”邹韬奋《政府广播革命种子》:“贵人大老们深居简出,民间已经普遍的愤懑痛恨也许无从知道。”⒋称父。
- 9.
开爽释义:⒈豁达爽朗。《晋书·祖逖传》:“逖 少孤,兄弟六人。兄 该 纳 等并开爽有才干。”宋 欧阳修《国子博士薛君墓志铭》:“君为人开爽明秀,幼为 简肃公 所爱,若己子。”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胡氏》:“直隶 有巨家,欲延师。忽一秀才,踵门自荐。主人延入。词语开爽,遂相知悦。”⒉舒畅;爽快。明 李贽《与杨定见书》:“精神復完,胸次復旧开爽。”《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九:“﹝ 蒋生 ﹞叫店家烧了一锅水,悄地放下一束草,煎成药汤。是夜将来自洗一番,果然神气开爽。”⒊开明;开通。林纾《闽中新乐府·村先生》:“儿童智慧须开
- 10.
弊俗释义:⒈鄙陋的习俗。 晋 葛洪《抱朴子·疾谬》:“诚宜正色矫而呵之,何谓同其波流,长此弊俗哉!”林纾《译<块肉馀生述>序》:“英伦 半开化时民间弊俗亦皎然揭诸眉睫之下。”⒉指不良的习尚。《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二年》:“刺史 赵元楷 课父老服黄纱单衣迎车驾,盛饰廨舍楼观,又饲羊百餘头,鱼数百头以馈贵戚。上数之曰:‘……卿所为乃亡 隋 之弊俗也。’”⒊指风气败坏的社会。《陈书·何之元传》:“﹝ 梁高祖 ﹞生自布衣,长於弊俗,知风教之臧否,识民黎之情伪。”宋 秦观《医者》诗:“时迁圣徂遂幽昏,弊俗窃以资利源。”
- 11.
支厉释义:犹言支离破碎。林纾《译<孝女耐儿传>序》:“从未有刻划市井卑污齷齪之事,至於二三十万言之多,不重复,不支厉……见者如凭阑之观鱼鱉虾蟹焉。”
- 12.
洞中释义:命中,切中。《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祐四年》:“弩发輒洞中,贼势稍屈。”清 夏燮《中西纪事·海疆殉难记上》:“关提军 善识砲性,凡高下远近,发皆洞中。”林纾《枕岱轩记》:“﹝君﹞与余论吏治,洞中民隐。”
- 13.
湛溺释义:⒈淹没。 《汉书·沟洫志》:“大水时至漂没,则更起隄防以自救,稍去其城郭,排水泽而居之,湛溺自其宜也。”颜师古 注:“湛读曰沉。”⒉指遮没。《汉书·李寻传》:“若此之徒,皆嫉善憎忠,坏天文,败地理,涌趯邪阴,湛溺太阳。”⒊沉溺,沉迷。《汉书·谷永传》:“抗湛溺之意,解偏駮之爱。”颜师古 注:“湛读曰沉。”《汉书·霍光金日磾传赞》:“然 光 不学亡术,闇於大理,阴妻邪谋,立女为后,湛溺盈溢之欲,以增颠覆之祸,死财三年,宗族诛夷,哀哉!”林纾《原谤》:“彼湛溺于利禄者,固不属心于君子之事。”⒋陷入。《汉书
- 14.
潝潝訿訿释义:谓众口附和,诋毁诽谤。 《诗·小雅·小旻》:“潝潝訿訿,亦孔之哀。”毛 传:“潝潝然患其上,訿訿然思不称乎上。”孔颖达 疏:“潝潝为小人之势,是作威福也;訾訾者,自营之状,是求私利也。”亦省作“潝訿”。明 沉德符《野获编·吏部二·考察胁免》:“谓年来潝訿成风,乃有市井憸邪、千人所指如 马某 者,亦得借建言之名。”林纾《感秋赋》:“嗟皇父之孔圣兮,日潝訿以自恣。”
- 15.
灵子释义:⒈巫。 《楚辞·九歌·云中君》“灵连蜷兮既留”汉 王逸 注:“灵,巫也。楚 人名为灵子。”⒉古代车窗中的竖木。《左传·定公九年》“载葱灵,寝於其中而逃”唐 孔颖达 疏:“贾逵 云:‘葱灵,衣车也。有葱有灵。’然则此车前后有蔽,两旁开葱,可以观望,葱中竖木谓之灵。今人犹名葱木为灵子。”⒊指感觉敏锐的人。林纾《感秋赋》:“岂灵子之先觉兮,直瘹星之昏瞢。”
- 16.
爽垲释义:⒈高爽干燥。 《左传·昭公三年》:“子之宅近市,湫隘嚣尘,不可以居,请更诸爽塏者。”杜预 注:“爽,明;塏,燥。”南朝 梁 江淹《哀千里赋》:“虽 河 北之爽塏,犹橘柚之不迁。”《明史·梁庄王瞻垍传》:“正统 元年言府卑湿,乞更爽塏地。”⒉指高燥之地。林纾《苍霞精舍后轩记》:“余家洲之北,湫溢苦水,乃谋适爽塏。”
- 17.
矜奇立异释义:犹言标新立异。林纾《<慎宜轩文集>序》:“﹝ 叔節 ﹞所著《慎宜軒文》若干篇,氣專而寂,澹宕而有致,不矜奇立異,而言皆衷於名理。”《大马扁》第一回:“康有爲 要擺自己架子,不免矜奇立異。”郭沫若《今昔集·论古代文学》:“我现在说这个话,或许有人以为矜奇立异。”
- 18.
神笔释义:⒈神妙的文笔。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魏 朝封 晋文王 为公,备礼九锡,文王 固让不受。公卿将校当诣府敦喻,司空 郑冲 驰遣信就 阮籍 求文。籍 时在 袁孝尼 家,宿醉扶起,书札为之,无所点定,乃写付使,时人以为神笔。”钱锺书《林纾的翻译》:“塞万提斯 的生气勃勃、浩翰流走的原文和 林纾 的死气沉沉、支离纠绕的译文,孟德斯鸠 的‘神笔’和 林纾 的钝笔,成为残酷的对照。”⒉对帝王亲笔文字的尊称。《宋书·谢庄传》:“于时 世祖 出行,夜还,敕开门,庄 居守,以棨信或虚,执不奉旨,须墨詔乃开…
- 19.
程法释义:程式;法则。 宋 叶适《潼川府修城记》:“城尽甃巨石,创瓮城县门,敌牕蔽膝,并应程法。”《宋史·理宗纪五》:“﹝ 景定 二年﹞宰臣奏:‘太子语臣等言:“近奉圣训……平日所讲修身齐家之道,当真履实践,勿为口耳之学。”请宣付史馆,永为世程法。’”林纾《书<黄生札记>后》:“综而言之,古人程法如此,欲极力避之,亦无可避。”
- 20.
穅核释义:指粗劣的食粮。覈,糠中的粗屑。《史记·陈丞相世家》:“人或谓 陈平 曰:‘贫何食而肥若是?’其嫂嫉 平 之不视家生产,曰:‘亦食穅覈耳。’”林纾《折廉》:“矧若人者,吾又安知其不外穅覈而内粱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