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消渴 消渴的意思
xiāo

消渴

简体消渴
繁体
拼音xiāo kě
注音ㄒㄧㄠ ㄎㄜ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iāo,(1) 溶化,散失。【组词】:烟消云散。消融(亦作“消溶”)。消失。消逝。消亡。消沉。消极。消化。(2) 灭掉,除去。【组词】:消除。消灭。消毒。消炎。(3) 把时间度过去。【组词】:消夜。消夏。消闲。消遣。消磨(mó)。(4) 减少,损失,耗费。【组词】:消耗。消损。消退。(5) 需要。【组词】:不消说。(6) 中医学病名。【组词】:消疾。消渴。

kě,(1) 口干想喝水。【组词】:口渴。解渴。(2) 喻迫切地。【组词】:渴望。渴盼。渴慕。渴求。

基本含义

解除渴望,满足欲望。

消渴的意思

消渴 [xiāo kě]

1. 中医学病名。口渴,善饥,尿多,消瘦。包括糖尿病、尿崩症等。

消渴 引证解释

⒈ 中医学病名。口渴,善饥,尿多,消瘦。包括糖尿病、尿崩症等。

《素问·奇病论》:“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 口吃而善著书,常有消渴疾。”
《梁书·王僧孺传》:“吾无昔人之才而有其病,癲眩屡动,消渴频增。”
清 沉初 《西清笔记·纪文献》:“李 素善公,谓其轻信庸医,致大病。自后消渴作,逾年竟不起。”


国语词典

消渴 [xiāo kě]

⒈ 中医上指口渴饮水多而小便多。即今之糖尿病。

《梁书·卷三三·王僧儒传》:「吾无昔人之才而有其病,癫眩屡动,消渴频增。」
《聊斋志异·卷二·阿宝》:「生忽病消渴,卒。」


消渴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消释义:中医病名。指消渴病中的上消、中消和下消。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主治一·消渴》:“消渴,上消少食,中消多食,下消小便如膏油。”《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消渴总括》:“试观年老多夜溺,休信三消尽热乾,饮多尿少浑赤热,饮少尿多清白寒。”注:“上消属肺,饮水多而小便如常;中消属胃,饮水多而小便短赤;下消属肾,饮水多而小便浑浊。三消皆燥热病也。”
    • 2.
      余肉释义:⒈剩馀的肉。《晋书·郭舒传》:“乡人盗食 舒 牛,事觉,来谢。舒 曰:‘卿飢,所以食牛耳,餘肉可共啖之。’”⒉《史记·陈丞相世家》:“里中社,平 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 之为宰!’平 曰:‘嗟乎,使 平 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后因以“餘肉”指祀社神后的肉。唐 刘言史《嘉兴社日》诗:“消渴天涯寄病身,临卭 知我是何人。今年社日分餘肉,不值 陈平 又不均。”⒊《汉书·霍去病传》:“少而侍中,贵不省士。其从军,上为遣太官齎数十乘,既还,重车餘弃粱肉,而士有飢者。”后用为典实。唐 柳宗元《岭
    • 3.
      厥阴释义:⒈中医学名词。 经脉名称之一。是阴气发展的最后阶段,开始重新向阳的方面转化的过程。包括手厥阴心包经和足厥阴肝经。参阅《素问·至真要大论》,又《阴阳离合论》。⒉中医学名词。经穴名。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背部,当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5寸处。主治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咳嗽胸闷等。参阅《铜人腧穴针灸图经》。⒊中医学名词。六经病之一。厥阴病为阴阳消长、邪正进退的重要关键,常出现寒热错杂的症候。上热下寒者,有消渴,胸脘部灼热疼痛,饥而不欲食,下利,吐蛔等证。厥热胜复者,可预测病情的进退,厥多热少为病进,厥少热多为病退。参
    • 4.
      寒石释义:⒈寒冷的岩石。 ⒉即卤碱。入中药,味苦,性寒。主治大热消渴等。
    • 5.
      恩假释义:⒈谓帝王所给的假期。《宋书·谢灵运传》:“久欲上陈,惧在触罝,蒙赐恩假,暂违禁省,消渴十年,常虑朝露,抱此愚志,昧死以闻。”⒉谓帝王所赐之福泽。假,通“嘏”。《宋书·后妃传·孝武文穆王皇后》:“如臣门分,世荷殊荣,足守前基,便预提拂,清官显宦,或由才升,一叨婚戚,咸成恩假,是以仰冒非宜,披露丹实。”《南史·王懿等传论》:“道豫 虽地居 丰 沛,荣非恩假,时歷四代,人焉不絶。”
    • 6.
      手太阳穴释义:经外奇穴名称,又名小指尖、盐哮,主治百日咳、哮喘、黄疸、消渴、疝气等。
    • 7.
      文园渴释义:同“文园病”。 明 李东阳《走笔次成国病中见寄韵》:“嗟予亦抱文园渴,漫倚高歌到夕阳。”亦作“文园消渴”。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文园消渴,俄夭天年。”
    • 8.
      文园病释义:汉 司马相如 曾任 孝文园 令,“常有消渴疾”。 因此称病闲居。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后遂以“文园病”指消渴病。宋 贺铸《罗敷歌》词之二:“河阳 官罢文园病,触绪萧然。”明 唐顺之《赠宜兴张医》诗之二:“独抱文园病,逢君试一谈。”清 曹寅《怀高澹人学士》诗:“易痼文园病,曾分萧寺灯。”亦作“文园病渴”、“文园渴病”。清 宋琬《书成伾岚年兄异梦卷》诗:“苕荣入梦事偏奇,萧瑟文园病渴时。”吴虞《谢素卿自灌县寄雪梨兼呈玉叔》诗之四:“甘芳也抵金茎露,解得文园渴病无?”
    • 9.
      消中释义:病名。 即消渴。
    • 10.
      消疾释义:⒈消渴病。 《后汉书·李通传》:“﹝ 通 ﹞素有消疾,自为宰相,谢病不视事。”李贤 注:“消,消中之疾也。”参见“消渴”。⒉消除疾病。南朝 梁 何逊《七召·肴馔》:“并抗吻以除烦,永咀牙而消疾。”北周 庾信《温汤碑》:“岂若醴泉消疾,闻乎 建武 之朝。”倪璠 注引《后汉书》:“光武 中元 元年夏,京师醴泉涌出,饮者固疾皆愈。”
    • 11.
      消症释义:即消渴病。
    • 12.
      渴病释义:即消渴病。
    • 13.
      猪脊汤释义:是一种药名,主治三消渴疾。
    • 14.
      病消释义:指患消渴之症。
    • 15.
      病渴释义:患消渴症。
    • 16.
      病痟释义:患消渴病。
    • 17.
      痟渴释义:同“消渴”。 指糖尿病、尿崩病等。南朝 宋 鲍照《侍郎满辞阁》:“既同 冯衍 负困之累,復抱 相如 痟渴之疾。”宋 欧阳修《亳州乞致仕第四札子》:“臣自 治平 二年已来,遽得痟渴,四肢瘦削,脚膝尤甚。”金 元好问《后芳华怨》诗:“长门 晓夕寿 相如,儘著千金买痟渴。”
    • 18.
      痟疾释义:⒈消渴病。⒉头痛病。
    • 19.
      相如渴释义:指患消渴病。
    • 20.
      相如病渴释义:病渴:有消渴的病。司马相如借口有消渴病,不去作官。比喻对作官没有兴趣。

消渴(xiaok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消渴是什么意思 消渴读音 怎么读 消渴,拼音是xiāo kě,消渴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消渴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