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末科 末科的意思

末科

简体末科
繁体
拼音mò kē
注音ㄇㄛˋ ㄎㄜ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ò,(1) 尖端,梢。【组词】:末梢。末端。秋毫之末(毫毛尖端)。(2) 最后,终了。【例句】:末了(liǎo )。末尾。末日。末代。穷途末路。(3) 非根本的,次要的,差一等的。【组词】:末业。末技。舍本逐末。(4) 碎屑。【组词】:末子。碎末。(5) 传统戏剧角色名,一般扮演中年以上男子。【组词】:正末。副末。外末。末本(以男角主唱的杂剧)。

kē,(1) 动植物的分类单位。【例句】:狮子属于猫科。槐树是豆科。(2) 机关内部组织的划分。【组词】:科室。财务科。(3) 学术或专业的类别。【组词】:科目。学科。文科。外科。(4) 古代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组词】:科举。科甲。科第。登科。(5) 判定(刑罚)。【例句】:科处(chù)。科罚。(6) 古典戏剧本中指示角色表演动作时的用语。【组词】:笑科。科白。(7) 古同“棵”。

基本含义

指最后一科或最后一门学问,也泛指最后一点希望或最后一次机会。

末科的意思

末科 [mò kē]

1. 谓科举考试及第的最下等。

末科 引证解释

⒈ 谓科举考试及第的最下等。

《宋史·选举志三》:“神宗 朝,始立教养、选举宗子之法。保义至秉义,锁试则与京秩,在末科则升甲,取应不过量试注官,所以宠异同姓,不与寒畯等也。”


末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封弥释义:科举时代,为防止考试舞弊,将试卷中的姓名、籍贯等用纸糊封,编号并加钤印,称为“封弥”。 此法始于 唐 武后 时,至 宋 景德 祥符 间已成定制,沿用到 清 末科举废除之时。《宋史·选举志一》:“景德 四年,命有司详定考校进士程式……试卷内臣收之,付编排官去其卷首乡贯、状别,以字号第之,付封弥官誊写校勘,用御书院印,付考官定等毕,復封弥送覆考官再定等。”宋 苏轼《议学校贡举状》:“今议者所欲变改,不过数端,或曰乡举德行而略文章;或曰专取策论而罢诗赋;或欲举 唐室 故事,兼採誉望而罢封弥;或欲罢经生朴学,不用
    • 2.
      量试释义:⒈犹试验。《后汉书·献帝纪》:“帝使侍御史 侯汶 出 太仓 米豆,为飢人作糜粥,经日而死者无降。帝疑赋卹有虚,乃亲於御坐前量试作糜,乃知非实,使侍中 刘艾 出让有司。”⒉测试性的考试。宋 代于科举之外为宗室弟子入仕的一种考试方法。《宋史·选举志三》:“﹝ 乾道 ﹞六年,臣僚上言:‘神宗 朝,始立教养,选举宗子之法。保义至秉义。锁试则与京秩,在末科则升甲,取应不过量试注官,所以宠异同姓,不与寒畯等也。’”《宋史·选举志三》:“孝宗 登极……﹝宗子﹞略通文墨者,量试推恩。习经人本经义二道,习赋人诗赋各一首,试
    • 3.
      隘园释义:清代末科榜眼朱汝珍的故居,在今清城南门街左四巷内,原为占地约140平方米的砖木结构三间二廊式传统民居。
    • 4.
      麽那释义:疑问词。元 本 高明《琵琶记·伯喈弹琴诉怨》:“怎地害风么那?我却知道你会操琴,只管这般卖弄怎地?”元 无名氏《村乐堂》第四折:“[同知见正末科云:]父亲,这几日怎生不见你来家吃茶?[正末云:]我可是敢来么那?”

末科(mok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末科是什么意思 末科读音 怎么读 末科,拼音是mò kē,末科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末科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