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吏职 吏职的意思
zhí

吏职

简体吏职
繁体吏職
拼音lì zhí
注音ㄌ一ˋ ㄓ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ì,(1) 旧时代的大小官员。【组词】:吏治。官吏。(2) 旧指小公务员。【组词】:吏员。胥吏(地方官府中办理文书的人)。

zhí,(1) 职务,分(fèn )内应做的事。【组词】:职业。职务。职守。职权。天职。尽职。(2) 职位,执行事务所处的一定地位。【组词】:职工。职位。职员。职称。以身殉职。(3) 旧时公文用语,下属对上司的自称。【组词】:卑职。职当奉命。(4) 掌管。【组词】:职掌。(5) 由于。【组词】:职此而已。

基本含义

指官员的职务,官员的工作岗位。

吏职的意思

吏职 [lì zhí]

1. 官吏的职责。

3. 指官职。

吏职 引证解释

⒈ 官吏的职责。

《汉书·薛宣传》:“性密静有思,思省吏职,求其便安。”
《宋书·良吏传序》:“高祖 起自匹庶,知民事艰难,及登庸作宰,留心吏职。”
《旧唐书·良吏传下·吕諲》:“諲 性谨守,勤於吏职,虽同僚追赏,而块然视事,不离案簿。”

⒉ 指官职。

《后汉书·马武传》:“有功,輒增邑赏,不任以吏职,故皆保其福禄,终无诛谴者。”


吏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刑书释义:⒈刑法的条文。 《书·吕刑》:“哀敬折狱,明启刑书胥占,咸庶中正。”《汉书·刑法志》:“子产 相 郑 而铸刑书。”清 恽敬《上座主戴莲士先生书》:“嘉庆 五年前之计议,如军籍之赏罚,计簿之裒益,刑书之轻重,吏职之进退,均有可意得其符验者。”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一编第四章第五节:“晋国 旧势力的代表人物 叔向,听到 子产‘铸刑书’,就去信攻击他背叛‘先王’的制度。”⒉刑部尚书的简称。清 褚人穫《坚瓠十集·兵刑侍郎谑》:“景泰 中,兵刑二部僚佐会坐,时 于谦 为兵书,俞士悦 为刑书。”⒊掌管文书的狱吏。清
    • 2.
      功绪释义:事功;功绩。 《周礼·天官·宫正》:“考其功绪。”郑玄 注:“功,吏职也;绪,其志业。”孙诒让 正义引 顾炎武 云:“已成者谓之功,未成者谓之绪。”唐 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功绪卓殊,氓獠循业。”《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天圣二年》:“推行新法,功绪已见。”清 曾国藩《李勇毅公神道碑铭》:“选用贤吏,安民垦田,功绪彰矣。詔授为钦差大臣。”
    • 3.
      市名释义:求取名声。唐 李翱《岭南节度使徐公行状》:“公自陈所为不足述,假令如百姓言,乃刺吏职宜如此,何足多者,不愿以小事市名。”明 沉德符《野获编·宗藩·郑王直谏》:“郑王 之疏即继之,气亦甚壮,但贡諛于先,而切諫于后,似乎市名钓奇。”清 钱谦益《吏部主事周顺昌授承德郎制》:“破藩篱厓岸之私,虚能鉴物;絶弓剑苞苴之问,廉非市名。”
    • 4.
      敍绩释义:按劳绩授予官职。《北史·李彪传》:“詔曰:彪 虽宿非清第,代闕华资,然识性严聪……兼优吏职,载宣朝美,若不赏庸敍绩,将何以劝奬勤能?特迁祕书令。”
    • 5.
      省减释义:犹减省,减少。 《汉书·宣帝纪》:“方今天下少事,繇役省减,兵革不动,而民多贫,盗贼不止,其咎安在?”《后汉书·光武帝纪下》:“今百姓遭难,户口耗少,而县官吏职所置尚繁。其令司隶、州牧各实所部,省减吏员。”《元典章·户部二·祇应》:“省减官钱,百姓也得济有。”清 蒋士铨《临川梦·改梦》:“更可虑者,郎官六品,俸钱四万,一马二隶,每年所用不下七万钱,兼之庆弔燕饮,入不敷出。南京 食用省减,都无大累。”
    • 6.
      秕蠹释义:害虫。 比喻坏人坏事。《宋书·王华传》:“宰莅之官,诚曰吏职,然监观民瘼,翼化宣风,则隐厚之求,急於刀笔,能事之功,接於德心,以此论才,行之年岁,岂惟政无秕蠹,民庇手足而已,将使公路日清,私请渐塞。”
    • 7.
      负筭释义:亦作“负算”。负欠的口钱(一种人口税)。后泛指负欠的租税。《后汉书·左雄传》:“乡部亲民之吏,皆用儒生清白任从政者,宽其负筭,增其秩禄,吏职满岁,宰府州郡乃得辟举。”李贤 注:“负,欠也。筭,口钱也。”《金史·田琢传》:“官司圉牧,势家兼并,亦籍其数而授之农民,宽其负算,省其徭役,使尽力南亩。”
    • 8.
      隐僞释义:不为人知的奸伪之事。《三国志·魏志·和洽传》:“古之大教,务在通人情而已。凡激诡之行,则容隐伪矣。”《北齐书·冯翊王润传》:“及长,廉慎方雅,习於吏职,至摘发隐伪,姦吏无所匿其情。”

吏职(liz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吏职是什么意思 吏职读音 怎么读 吏职,拼音是lì zhí,吏职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吏职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