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厉志 厉志的意思
zhì

厉志

简体厉志
繁体厲志
拼音lì zhì
注音ㄌ一ˋ ㄓ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ì,(1) 严格。【例句】:厉禁(➊列队警戒;➋严厉的禁令)。厉行(xíng )节约。(2) 严肃。【组词】:严厉。声色俱厉。(3) 凶猛。【组词】:厉害。雷厉风行。色厉内荏。(4) 磨,使锋利。【组词】:厉兵秣马。再接再厉。(5) 古同“疠”、“癞”,恶疮。(6) 姓。

zhì,(1) 意向。【组词】:志愿。志气。志趣(志向和兴趣)。志士(有坚决意志和高尚节操的人)。志学。(2) 记在心里。【组词】:志喜。志哀。永志不忘。(3) 记载的文字。【组词】:杂志。志怪(记载怪异的事)。(4) 记号。【组词】:标志。(5) 〈方〉称轻重,量长短、多少。【组词】:志子。用碗志志。(6) 姓。

基本含义

指志向坚定,意志坚强,决心坚定不移。

厉志的意思

厉志 [lì zhì]

1. 激励意志;磨练意志。

厉志 引证解释

⒈ 激励意志;磨练意志。

《汉书·梅福传》:“孝﹝武﹞皇帝 好忠諫,説至言,出爵不待廉茂,庆赐不须显功,是以天下布衣各厉志竭精以赴闕廷自衒鬻者不可胜数。”
《新唐书·吴兢传》:“﹝ 吴兢 ﹞少厉志,贯知经史,方直寡谐比。”
明 唐顺之 《与姜编修廷善》:“世人始入仕途便思肥家,吾友厉志清脩,非义不取。”
清 姚鼐 《宁化三贤象赞》:“闻三君子,厉志海滨。口诵 朱 训,志践以身。”


厉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交善释义:结交。《后汉书·桓彬传》:“﹝ 桓彬 ﹞厉志操,与左丞 刘歆、右丞 杜希 同好交善。”明 刘基《郁离子·省敌》:“秦王 与吾交善,而救 楚 是絶 秦 也。”清 侯方域《卢告》:“我之交善於 西旅氏 有年矣。”参见“交好”。
    • 2.
      厉志贞亮释义:厉志:激励心志。 志行坚贞,品德高尚。
    • 3.
      昃食释义:过午进膳。谓勤于政事。南朝 陈 徐陵《陈文皇帝哀册文》:“勤民听政,昃食宵衣。”《陈书·高祖纪上》:“公求衣昧旦,昃食高舂,兴构宫闈,具瞻遐邇。”《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四年》:“朕昃食厉志,庶几治古。”
    • 4.
      浇竞释义:⒈谓追名逐利的浮薄风气。 南朝 梁武帝《立选簿表》:“则是驱迫廉撝,奬成浇竞。”《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四年》:“朕昃食厉志,庶几治古。而承平之弊,浇竞相蒙,人务交游,家为激訐。”⒉谓浮薄争逐。《旧五代史·晋书·桑维翰传》:“然权位既重,而四方赂遗,咸凑其门,故仍岁之间,积货鉅万,由是浇竞辈得以兴谤。”
    • 5.
      清要释义:⒈清简得要。 《书·周官》“夏 商 官倍,亦克用乂”孔 传:“禹 汤 建官二百,亦能用治,言不及 唐 虞 之清要。”⒉谓高显重要的政务。《三国志·吴志·王蕃贺邵等传评》:“贺邵 厉志高洁,机理清要。”《初学记》卷十一引《宋泰始起居注》:“王言之职,总司清要。”⒊谓地位显贵、职司重要而政务不繁的官职。唐 韩愈《永贞行》:“郎官清要为世称,荒郡迫野嗟可矜。”宋 赵昇《朝野类要·清要》:“职慢位显谓之清,职紧位显谓之要;兼此二者,谓之清要。”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司文郎》:“今以怜才,拔充清要;宜洗心供职,勿
    • 6.
      濡首释义:⒈语出《易·未济》:“上九,有孚于饮酒,无咎。 濡其首,有孚失是。象曰:‘饮酒濡首,亦不知节也。’”后以“濡首”谓沉湎于酒而有失本性常态之意。汉 王粲《酒赋》:“昔在 公旦,极兹话言,濡首屡舞,谈易作难。”唐 元稹《饮致用神麴酒》诗:“琉璃惊太白,钟乳讶微青。詎敢辞濡首,并怜可鉴形。”明 郑若庸《玉玦记·阴判》:“达人厉志岂刻舟,狂夫任性终濡首。”⒉埋头;专心致志。
    • 7.
      致果释义:极其勇敢地杀敌立功。 《左传·宣公二年》:“杀敌为果,致果为毅。”孔颖达 疏:“能杀敌人,是名为果,言能果敢以除贼;致此果敢,乃名为毅言能强毅以立功。”《宋书·刘道产传》:“孤城弱众,厉志致果。”章炳麟《革命道德说》:“名利之念不忘,而欲其敌愾致果,舍命不渝,又可得乎?”
    • 8.
      髫发释义:小儿垂发。 引申为幼年。《后汉书·伏湛传》:“髫髮厉志,白首不衰。”唐 张说《府君墓志》:“閔余髫髮,遭家不造。”康有为《请禁妇女裹足折》:“女子体弱,尤宜爱护。乃乳哺甫离,髫髮未燥,筋肉未长,骨节未坚,而横縶弱足,严与裹缠。”

厉志(liz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厉志是什么意思 厉志读音 怎么读 厉志,拼音是lì zhì,厉志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厉志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