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萧疏 萧疏的意思
xiāoshū

萧疏

简体萧疏
繁体蕭疏
拼音xiāo shū
注音ㄒㄧㄠ ㄕㄨ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iāo,(1) 即“艾蒿”。(2) 冷落,没有生气的样子。【组词】:萧然。萧瑟。萧索。萧飒。萧森。萧骚。萧疏。萧条。(3) 〔萧萧〕①象声词,形容马叫声或风声,如“风萧萧兮易水寒”;②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如“华发萧萧老遂良,一身萍挂海中央”。(4) 〔萧墙〕照壁,喻内部,如“祸起萧萧”。(5) 姓,如南朝梁有萧统。

shū,(1) 去掉阻塞使通畅。【组词】:疏导。疏通。疏浚。疏解(jiě)。(2) 分散。【组词】:疏散。仗义疏财。(3) 事物间距离大,空隙大,与“密”相对。【组词】:疏密。疏松。疏朗。疏旷。疏阔。疏落(luò)。稀疏。天网恢恢,疏而不漏。(4) 不亲密,关系远的。【组词】:亲疏。疏远。(5) 不细密,忽略。【组词】:疏忽。(6) 空虚。【组词】:志大才疏。(7) 不熟悉。【组词】:生疏。(8) 粗劣。【组词】:疏食。疏粝。(9) 古同“蔬”,蔬菜。(10) 分条说明的文字。【例句】:上疏(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的意见书)。奏疏。注疏(对古书的注解和对注解的注释)。(11) 僧道拜忏时所焚化的祝告文。(12) 姓。

基本含义

形容人或事物稀疏、冷落、荒凉。

萧疏的意思

萧疏 [xiāo shū]

1. 凄凉的,孤寂的。

白云飞雨过南山,碧落萧疏春色闲。——《封神演义》

[ desolate; be sparse but graceful; be thinly scattered; ]

2. 清冷疏散;稀稀落落的。

瓠叶转萧疏。——杜甫《除架》

[ thinly scattered; ]

萧疏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萧疎”。

⒉ 稀疏;稀少。

唐 唐彦谦 《秋霁夜吟寄友人》:“槐柳萧疏溽暑收,金商频伏火西流。”
元 张可久 《折桂令·读史有感》曲之一:“説到知音,自古无多,白髮萧疎,青灯寂寞,老子婆娑。”
清 黄遵宪 《人境庐杂诗》之八:“杨 梁 诸子好,踪跡亦萧疏。”
艾芜 《荣归》:“枯藤缠绕的篱落间,黄叶萧疏的林木下,都有二三野犬,在争扯残馀的尸体。”

⒊ 寂寞;凄凉。

唐 杜牧 《八六子》词:“辞恩久归 长信,凤帐萧疏,椒殿閒扃。”
宋 张孝祥 《鹊桥仙·戏赠吴伯承侍儿》词:“野堂 从此不萧疏,问何日,尊前唤客。”
元 宋方壶 《斗鹌鹑·送别》套曲:“欢笑地不堪举目,回首处景物萧疎。”
《红楼梦》第八一回:“宝玉 走到 沁芳亭,但见萧疏景象,人去房空。”
毛泽东 《送瘟神》诗之一:“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⒋ 萧条;不景气。

宋 陆游 《行在春晚有怀故隐》诗:“旧人零落北音少,市肆萧疏民力殫。”
明 吾丘瑞 《运甓记·翦发延宾》:“英雄困尘土,奈生计萧疎,功名艰阻,忠谋未吐。”

⒌ 洒脱;自然不拘束。

明 刘崧 《题余仲扬画山水图为余自安赋》诗:“金华 山人 余仲扬,笔墨萧疏开老苍。”
清 李渔 《凰求凤·媒间》:“仪容细观今胜初,喜风韵萧疎。”
柳亚子 《<燕子龛遗诗>序》:“﹝ 苏曼殊 ﹞又善画,萧疏淡远,似不食人间烟火物。”

⒍ 清丽。

唐 吴融 《书怀》诗:“傍巖依树结簷楹,夏物萧疎景更清。”
宋 司马光 《夏日过陈秀才园林》诗:“槿花篱落围丛竹,风日萧疎满园緑。”
清 方文 《石臼湖访邢孟贞》诗之二:“风俗既淳美,山川亦萧疎。”

⒎ 空虚。

元 汤式 《天香引·中秋戏题》曲:“今年旅邸中秋,囊篋萧疎,典却 吴 钩。”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九:“身为名将,手握重兵,一旦弃去之,缾鉢萧疏,野衲不若。”


国语词典

萧疏 [xiāo shū]

⒈ 冷落稀疏。

《红楼梦·第八一回》:「一时走到沁芳亭,但见萧疏景象,人去房空。」

荒凉 疏落

⒉ 错落有致。

如:「瓶中插著两枝梅花,花萼萧疏,极为清雅。」

繁密


萧疏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疏落释义:稀稀拉拉:疏落的晨星。
    • 2.
      稀少释义:事物存在或出现得少:街上行人稀少。雨量稀少。这种古钱币已很稀少了。
    • 3.
      荒凉释义:人烟少;冷清:一片荒凉。
    • 4.
      荒芜释义:(田地)因无人管理而长满野草:田园荒芜。
    • 5.
      萧条释义:⒈寂寞冷落,毫无生气:百业萧条。荒山老树,景象十分萧条。⒉资本主义社会中紧接着周期性经济危机之后的一个阶段,其特征是工业生产处于停滞状态,物价低落,商业萎缩。

萧疏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繁密释义:多而密:人口繁密。繁密的树林。繁密的鞭炮声。

萧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凄零释义:萧疏,稀稀落落。宋 洪迈《夷坚丁志·田三姑》:“明年春,将祔于 刘 塋,张 与 廖 送葬,宿其冢次,方寒雨凄零,松风答响,皆起怖悸意。”
    • 2.
      抱膝吟释义:《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 躬耕垄亩,好为《梁父吟》”裴松之 注 三国 魏 鱼豢《魏略》:“每晨夕从容,常抱膝长啸。”后以“抱膝吟”指高人志士的吟咏抒怀。宋 朱熹《伏读二刘公瑞岩留题感事兴怀》诗:“谁将健笔写崖阴,想见当年抱膝吟。”《红楼梦》第三八回:“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清 黄遵宪《上海喜晤陈伯严》诗:“横流何处安身好,从子商量抱膝吟。”
    • 3.
      搜寥释义:萧疏寥落。
    • 4.
      林寒洞肃释义:寒:寒冷;肃:肃杀。 形容秋冬时林木萧疏,溪涧浅落的景象。
    • 5.
      林寒涧肃释义:指秋冬间林木萧疏、涧水浅落的景象。《水经注·江水二》:“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 6.
      疏简释义:⒈亦作“疎简”。散漫,随便。⒉疏远简慢。⒊粗疏简略。⒋萧疏挺拔。
    • 7.
      草木萧疏释义:萧疏:冷落,稀稀落落。花草树木都已枯萎凋谢。形容深秋景象。
    • 8.
      萧疏释义:⒈萧条荒凉:满目疮痍,万户萧疏。 ⒉稀疏;稀稀落落:黄叶萧疏。白发萧疏。
    • 9.
      黄菊节释义:指重阳节。唐 贾岛《答王参》诗:“相期黄菊节,别约红桃径。”清 姚鼐《癸丑重九无樽酒之会往问袁香亭同年亦独居寂然乃邀登雨花台临眺至暮香亭有诗和之》之一:“故垒萧疏黄菊节,旅怀摇落白头年。”

萧疏(xiaosh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萧疏是什么意思 萧疏读音 怎么读 萧疏,拼音是xiāo shū,萧疏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萧疏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