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定令 定令的意思
dìnglìng

定令

简体定令
繁体
拼音dìng lìng
注音ㄉ一ㄥˋ ㄌ一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ìng,(1) 不动的,不变的。【组词】:定额。定价。定律。定论。定期。定型。定义。定都(dū)。定稿。定数(shù)(a.规定数额;b.指天命;c.规定的数额)。断定。规定。鉴定。(2) 使不变动。【组词】:定案。定罪。决定。确定。(3) 平安,平靖(多指局势)。【组词】:大局已定。(4) 镇静,安稳(多指情绪)。【组词】:心神不定。(5) 确凿,必然的。【组词】:必定。镇定。(6) 预先约妥。【组词】:定计。定情。定货。定做。(7) 姓。

lìng líng lǐng, ◎ 〔令狐〕a.古地名,在今山西省临猗县一带;b.复姓。 ◎ 量词,印刷用的原张平版纸五百张为一令。(1) 上级对下级的指示。【组词】:命令。法令。朝(zhāo)令夕改。(2) 古代官名。【组词】:县令。令尹。尚书令。(3) 使,使得。【组词】:令人兴奋。(4) 时节。【组词】:时令。节令。(5) 美好,善。【组词】:令名。令辰。令闻(好名声)。(6) 敬辞,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组词】:令尊。令堂。令岳。令郎。令爱。(7) 短的词调(diào ),散曲中不成套的曲(多用于词调、曲调名)。【组词】:小令。如梦令。

基本含义

指命令或决定已经确定,不可更改。

定令的意思

定令 [dìng lìng]

1. 制定法令。

3. 固定成文的法令。

定令 引证解释

⒈ 制定法令。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定令,令驃骑将军秩禄与大将军等。”
《文选·班固<公孙弘传赞>》:“定令则 赵禹、张汤,文章则 司马迁、相如。”
李善 注引《汉书》:“张汤 迁太中大夫与 赵禹 共定诸律令。”

⒉ 固定成文的法令。

《魏书·世祖纪》:“上无定令,民知何从?”
《新唐书·刘子玄传》:“皇太子将释奠国学,有司具仪:从臣著衣冠,乘马。太子从之,因著为定令。”
《宋史·职官志十》:“又有年及七十,耄昏不堪牧养而不肯自陈宫观者,復申明旧法,著为定令以律之。”


定令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枭释义:⒈古代博戏中的胜采名。 汉 焦赣《易林·豫之剥》:“野鳶山鹊,奕棋六博。三梟四散,主人胜客。”原注:“六博、三梟,皆古局戏名。”⒉北齐 税制名。《隋书·食货志》:“河 清 三年定令……垦租皆依贫富为三梟。其赋税常调,则少者直出上户,中者及中户,多者及下户。上梟输远处,中梟输次远,下梟输当州仓。三年一校焉。”
    • 2.
      六省释义:指 唐 代的尚书、门下、中书、秘书、殿中、内侍六省。《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七年》:“三月,初定令,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次尚书、门下、中书、祕书、殿中、内侍为六省。”
    • 3.
      定令释义:⒈制定法令。《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定令,令驃骑将军秩禄与大将军等。”《文选·班固<公孙弘传赞>》:“定令则 赵禹、张汤,文章则 司马迁、相如。”李善 注引《汉书》:“张汤 迁太中大夫与 赵禹 共定诸律令。”⒉固定成文的法令。《魏书·世祖纪》:“上无定令,民知何从?”《新唐书·刘子玄传》:“皇太子将释奠国学,有司具仪:从臣著衣冠,乘马。太子从之,因著为定令。”《宋史·职官志十》:“又有年及七十,耄昏不堪牧养而不肯自陈宫观者,復申明旧法,著为定令以律之。”
    • 4.
      日録释义:⒈史书记事的一种体例。记其事并记其时日。《公羊传·隐公元年》“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汉 何休 注:“於所闻之世……大夫卒,无罪者日録,有罪者不日,略之。”⒉指史官按日的记录。《宋史·周常传》:“陛下於灾暾可畏之候,暂停进对,亦人情之常;若著为定令,则必记於日録,传之史笔。”⒊犹日记。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四:“山谷 晚年作日録,题曰《家乘》。”阿英《敌后日记·<庙湾纪程>序》:“余自五月三十一日,离 泰州 前来军部……诸凡海陆河川,风雨晦暝,艰辛苦难,无不饱经。故抵达军本部 亭子港 以后,遂
    • 5.
      贼斗释义:残杀格斗。《汉书·刑法志》:“至 成帝 鸿嘉 元年,定令:‘年未满七岁,贼鬭杀人及犯殊死者,上请廷尉以闻,得减死。’”

定令(dingl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定令是什么意思 定令读音 怎么读 定令,拼音是dìng lìng,定令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定令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