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ū,(1) 〔嘟囔〕自言自语,含抱怨的意思,如“别瞎嘟嘟了”(“囔”读轻声)。(2) 象声词。【例句】:喇叭嘟嘟响。
dū,(1) 〔嘟囔〕自言自语,含抱怨的意思,如“别瞎嘟嘟了”(“囔”读轻声)。(2) 象声词。【例句】:喇叭嘟嘟响。
1. 形容连续不断地说话。
3. 象声词。
⒈ 形容连续不断地说话。
引赵树理 《打倒汉奸》:“你象搬倒了尿罐,一开口就嘟嘟个不完,不能停一会再管!”
郭澄清 《大刀记》第十三章:“二愣娘 还在嘟嘟:‘多得活象鹰赶的!简直把人腻烦死了!’”
⒉ 象声词。
引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鸟兽呼音》:“﹝留都﹞呼犬曰啊啊……呼鸽曰嘟嘟。”
沈从文 《新湘行记》:“新来汽车在渡口嘟嘟叫着。”
骆宾基 《罪证》三:“他这时听到碾米机嘟嘟响了。”
⒈ 状声词。形容喇叭声、汽笛声。
例如:「汽笛嘟嘟作响,催促著旅客赶快上船。」
1.我的蛐蛐刚一放进去歪桃儿的“金翅”就嘟嘟地叫起来,客观存在要先来个下笔如有神。
2.小嘴唇鼓嘟嘟的,水蜜桃似的,仿佛一张嘴,会流出蜜汁来。
3.她那红嘟嘟地脸蛋闪着光亮,像九月里熟透地苹果一样。
4.秋天的果园是五彩缤纷的,像小灯笼一样的红苹果挂满枝头。黄澄澄的鸭梨挤在一起,活像个胖嘟嘟的小娃娃。
5.秋天的果园里,黄澄澄的鸭梨挤在一起,活像个胖嘟嘟的小娃娃。
6.胖嘟嘟的苹果儿在风儿的抚摸下涨红了脸。
7.公圆里的腊梅花就象天真孩童的笑脸,粉嘟嘟的招人喜爱。
8.汽车嘟嘟的喇叭声,自行车叮叮当当的铃声,霎时构成一组清晨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