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公称 公称的意思
gōngchēng

公称

简体公称
繁体公稱
拼音gōng chēng
注音ㄍㄨㄥ ㄔㄥ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ōng,(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组词】:公正。公心。大公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组词】:公理。公式。公海。公制。(3) 国家,社会,大众。【组词】:公共。公安(社会整体的治安)。公众。公民。公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组词】:公开。公报。公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例句】:三公(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公子。公主。(6) 敬辞,尊称男子。【组词】:海公。包公。诸公(各位)。(7) 雄性的。【组词】:公母。公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组词】:公公。外公(外祖父)。(9) 姓。

chēng chèn chèng, ◎ 同“秤”。

基本含义

公开宣称或称呼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或身份。

公称的意思

公称 [gōng chēng]

1. 机器性能、图样尺寸等的规格或标准。

[nominal;]


国语词典

公称 [gōng chēng]

⒈ 机械的性能、图纸尺寸等的规格或标准。


公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世室释义:⒈即明堂。《礼记·明堂位》唐 孔颖达 题解:“蔡邕《明堂月令章句》:‘明堂者,天子大庙,所以祭祀。夏后氏 世室,殷 人重屋,周 人明堂。’饗功养老,教学选士,皆在其中。”⒉指宗庙。《周礼·考工记·匠人》:“夏后氏 世室,堂脩二七,广四脩一。”郑玄 注:“世室者,宗庙也。”《公羊传·文公十三年》:“世室者何?鲁公 之庙也。周公 称大庙,鲁公 称世室,羣公称宫。此 鲁公 之庙也,曷为谓之世室?世室,犹世室也,世世不毁也。”宋 文莹《湘山野录》卷上:“皇祐 中明堂大享,时世室亚献,无宫僚,惟 杜祁公 衍 以太子
    • 2.
      大国释义:⒈古指大诸侯国。 《诗·商颂·长发》:“玄王 桓拨,受小国是达,受大国是达。”《公羊传·隐公五年》:“诸侯者何?天子三公称公,其餘大国称侯。”何休 注:“大国谓百里也。”《后汉书·樊宏传》:“宏 顿首自陈:‘无功享食大国,诚恐子孙不能保全厚恩,令臣魂神慙负黄泉,愿还 寿张,食小乡亭。’”⒉泛指大的国家。郭沫若《牧羊哀话》三:“大国的客人,那是我们 闵家 佩荑小姐 呢!”⒊比喻具有独立性的事物。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诠赋》:“于是 荀况《礼》、《智》,宋玉《风》、《钓》,爰锡名号,与《诗》画境,六义附
    • 3.
      管仲释义:(?—前645)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 名夷吾。齐桓公任用他整顿国政。他按土地好坏分等征税,用官府力量发展盐铁业,铸钱调剂物价,改革军事制度,把县、乡、邑等行政机构和军事组织统一起来,为齐桓公称霸打下基础。后人将其言论收入《管子》。
    • 4.
      诸公释义:⒈众公卿。《公羊传·隐公五年》:“天子八佾,诸公六,诸侯四。诸公者何?诸侯者何?天子三公称公,王者之后称公,其餘大国称侯。”汉 班固《白虎通·礼乐》:“诸公六六为行,诸侯四四为行。”⒉诸多年老长者。《史记·田叔列传》:“叔 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张守节 正义:“诸公谓丈人行也。”⒊泛称各位人士。唐 杜甫《醉时歌》:“诸公衮衮登臺省,广文先生官独冷。”元 贡师泰《送江西傅与砺赴广州教授》诗:“买得 吴 船便欲东,更骑羸马别诸公。”《儒林外史》第十七回:“三位先生,小弟有个疑难在此,诸公大家参一参。”

公称(gongche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公称是什么意思 公称读音 怎么读 公称,拼音是gōng chēng,公称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公称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