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轻典 轻典的意思
qīngdiǎn

轻典

简体轻典
繁体輕典
拼音qīng diǎn
注音ㄑㄧㄥ ㄉㄧㄢ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qīng,(1) 分量小,与“重(zhòng )”相对。【组词】:轻重。轻型。轻便(biàn )。轻于鸿毛。轻尘栖弱草(喻人生渺小短暂)。(2) 程度浅,数量少。【组词】:年轻。工作轻。(3) 用力小。【组词】:轻放。轻声。轻闲。轻描淡写。(4) 负载少,装备简省。【组词】:轻装。轻骑。轻锐(轻装的精锐部队)。(5) 认为容易,不以为重要。【组词】:轻视。轻蔑。轻生。(6) 随便,不庄重。【例句】:轻率(shuài)。轻佻。轻浮。

diǎn,(1) 可以作为标准的书籍。【组词】:典籍。字典。词典。经典。引经据典。(2) 标准,法则。【组词】:典章。典制。典故( ➊ 典制和掌故; ➋ 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典范。典雅。典礼。典型。(3) 指典礼。【组词】:盛典。大典。(4) 主持,主管。【例句】:典试(主持科举考试之事)。典狱。(5) 活买活卖,到期可以赎。【组词】:典卖。典押。典契。(6) 姓。

基本含义

指文辞或音乐作品轻松、简洁、明快、活泼。

轻典的意思

轻典 [qīng diǎn]

1. 指条文简约、处罚从宽的法律。

轻典 引证解释

⒈ 指条文简约、处罚从宽的法律。

《周礼·秋官·大司寇》:“一曰刑新国用轻典,二曰刑平国用中典,三曰刑乱国用重典。”
孙诒让 正义:“此言国既新定,其民素未习於教令,不可骤相督禁,故用轻法,以使之渐化也。”
《北史·苏威传》:“至是,奏减赋役,务从轻典,帝悉从之。”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刑部·冤狱》:“而 张国维 终於论戍,一时以为纵,或谓 张 弁有大力结强援,得丽轻典云。”


轻典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平国释义:⒈承平守成之国。 《周礼·秋官·大司寇》:“刑平国,用中典。”郑玄 注:“平国,承平守成之国也。”孙诒让 正义:“注云平国,承平守成之国也者,谓立国日久,承平无事者也。”唐 王维《魏郡太守河北采访处置使上党苗公德政碑》:“副至仁之纳隍,用轻典於平国。”⒉治国。《公羊传·隐公元年》:“公将平国,而反之 桓。”何休 注:“平,治也。”
    • 2.
      时措释义:《礼记·中庸》:“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故时措之宜也。”郑玄 注:“时措,言得其时而用也。”孔颖达 疏:“措犹用也。言至诚者成万物之性,合天地之道,故得时而用之,则无往而不宜”。后以“时措”谓因时制宜。《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十八年》:“大抵治狱以宽厚为本,而刑新国则宜用轻典,若执而不变,非时措之道也。”
    • 3.
      胁息释义:⒈亦作“脇息”。敛缩气息。《墨子·兼爱中》:“昔者 楚灵王 好细要,灵王 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脇息然后带,扶墻然后起。”后多表示恐惧。《文选·宋玉<高唐赋>》:“股战胁息,安敢妄挚。”李善 注:“胁息,犹翕息也。”《汉书·严延年传》:“豪彊胁息,野无行盗。”颜师古 注:“胁,敛也,屏气而息。”《魏书·匈奴等传序》:“偷名窃位,胁息一隅。”《新唐书·王方翼传》:“诛灭大姓,姦豪胁息。”宋 苏轼《东坡志林·赵高李斯》:“自 商鞅 变法,以殊死为轻典,以参夷为常法,人臣狼顾胁息,以得死为幸,何暇復请?”⒉表示悲伤
    • 4.
      轻刑释义:⒈减省刑罚。《韩诗外传》卷三:“省事轻刑,则痿不作。”《宋书·沉攸之传》:“今皇上圣明,将相仁厚,约法三章,轻刑缓赋,年登岁阜,家给人足。”⒉犹轻典。《后汉书·崔寔传》:“右趾者既殞其命,笞挞者往往至死,虽有轻刑之名,其实杀也。”唐 杜甫《题郑十八著作丈故居》诗:“可念此翁怀直道,也沾新国用轻刑。”宋 王安石《汉文帝》诗:“轻刑死人众,丧短生者偷。仁孝自此薄,哀哉不能谋。”参见“轻典”。⒊轻罪。《文选·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未尝鞠人於轻刑,錮人於重议。”吕向 注:“言人有轻刑者,宽而不问。”
    • 5.
      轻法释义:⒈谓法令所定的赏和罚都很轻微。⒉犹轻典。

轻典(qingdi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轻典是什么意思 轻典读音 怎么读 轻典,拼音是qīng diǎn,轻典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轻典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