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童 [qīng tóng]
1. 神话传说中的仙童。
2. 引申为修炼有素的道士。
3. 即青童君。
5. 指少年。
青童 引证解释
⒈ 神话传说中的仙童。
引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 洞庭山 ﹞昔有 青童 秉烛飇飞轮之车至此,其迹存焉。”
《太平广记》卷十一引 宋 曾慥 《集仙传·大茅君》:“汉 元寿 二年,八月己酉, 南岳真人赤君、西城王君 及诸 青童 并从 王母 降於 盈 室。”
⒉ 引申为修炼有素的道士。
引唐 李白 《访道安陵遇盖寰为予造真箓临别留赠》诗:“清水见白石,仙人识青童。”
⒊ 即 青童君。参见“青童君”。
引唐 顾况 《短歌行》之六:“轩辕 弓箭无人识, 东海 青童 寄消息。”
唐 李白 《至陵阳山登天柱石酬韩侍御见招隐黄山》:“步网绕碧落,倚树招 青童。”
王琦 注:“《真灵位业图》:‘ 龚仲阳、幼阳 兄弟二人,受道於 青童君。’”
宋 苏轼 《行琼儋间肩舆坐睡梦中得句戏作此数句》诗:“喜我归有期,举酒属 青童。”
王十朋 注引 赵次公 曰:“青童,神仙 青童君 也。”
陈三立 《榘林五十生日赋赠》之三:“神丹受得 青童 祕,散落人间只等閒。”
⒋ 指少年。
引唐 于鹄 《古挽歌》:“青童抱何物,明月与香囊。”
清 郑燮 《止足》诗:“闺中少妇,好乐无猜;花下青童,慧黠适怀。”
续范亭 《总部观平剧》诗:“丰衣足食好榜样,两个青童四百磅。”
青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孤介释义:耿直方正,不随流俗。晋 陶潜《戊申岁六月中遇火》诗:“总髮抱孤介,奄出四十年。”介,一本作“念”。《隋书·薛道衡传》:“孺 清贞孤介,不交流俗。”宋 罗烨《醉翁谈录·赵旭得青童君为妻》:“天水 赵旭,字 子明,少孤介好学,有姿貌,好清谈。”《红楼梦》第七五回:“这是他向来的脾气,孤介太过,我们再扭不过他的。”
- 2.
步纲释义:同“步罡”。 《云笈七籤》卷六一:“诸步纲起於三步九跡,是谓 禹 步,其来甚远,而 夏禹 得之,因而传世……其法先举左,一跬一步,一前一后,一阴一阳,初与终同步,置脚横直互相承如丁字形,亦象阴阳之会也。”唐 李白《至陵阳山登天柱石》诗:“步纲绕碧落,倚树招青童。”宋 林逋《寄玉梁施道士》诗:“氲氲顥气朝胎息,熠熠辰辉夜步纲。”
- 3.
积世释义:⒈累代,世代。《后汉书·苏竟传》:“且火德承 尧,虽昧必亮,承积世之祚,握无穷之符,王氏 虽乘閒偷篡,而终婴大戮。”唐 孟郊《右方诸青童君》诗:“栖景若林柯,九絃空中弹。遗我积世忧,释此千载款。”⒉谓老于世故。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是俺失所算,谩摧挫,被这个积世的老虔婆瞒过我。”李劼人《天魔舞》第十二章:“不相信以他这个毫无前途的穷教习,会被一个积世老婆婆和一个能干的中年妇人真个看得上眼。”
- 4.
蹑虚释义:⒈谓得道成仙后可腾空而行。 晋 孙绰《游天台山赋》:“王乔 控鹤以冲天,应真 飞锡以躡虚。”唐 柳宗元《送文畅上人登五台遂游河朔序》:“﹝ 释文畅 ﹞服道 江 表,盖三十年。谓王城雄都,宜有大士,遂躡虚而西,驱锡逾纪,而 秦 人蒙利者益众。”清 乐钧《耳食录·疯道人》:“仙人周身洞朗,躡虚而至。”⒉凌空。宋 洪迈《夷坚乙志·青童神君》:“楼施楯槛,槛外飞阁繚绕,躡虚而成,四望极目。”
- 5.
青童释义:⒈神话传说中的仙童。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 洞庭山 ﹞昔有 青童 秉烛飇飞轮之车至此,其迹存焉。”《太平广记》卷十一引 宋 曾慥 《集仙传·大茅君》:“ 汉 元寿 二年,八月己酉, 南岳真人赤君 、 西城王君 及诸 青童 并从 王母 降於 盈 室。”⒉引申为修炼有素的道士。 唐 李白 《访道安陵遇盖寰为予造真箓临别留赠》诗:“清水见白石,仙人识青童。”⒊即 青童君 。 唐 顾况 《短歌行》之六:“ 轩辕 弓箭无人识, 东海 青童 寄消息。” 唐 李白 《至陵阳山登天柱石酬韩侍御见招隐黄山
- 6.
青童君释义:亦称“青童大君”。我国神话传说中的仙人。居 东海。
- 7.
青童大君释义:见“青童君”。
- 8.
鹤冲天释义:⒈见“鹤冲天”。 ⒉亦作“鹤冲天”。晋 陶潜《搜神后记》卷一:“丁令威,本 辽东 人,学道于 灵虚山。后化鹤归 辽,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 丁令威,去家千岁今来归,城郭如是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遂高上冲天。今 辽东 诸 丁 云其先世有升仙者。”后世遂以“鹤冲天”谓羽化登仙。宋 罗烨《醉翁谈录·赵旭得青童君为妻》:“与君宿世有奇缘,衾枕交欢岂偶然。十载为期君记取,洞明山 上鹤冲天。”⒊飞鹤直上云天。比喻科举登第。前蜀 韦庄《喜迁莺》词:“鶯已迁,龙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