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肆志 肆志的意思
zhì

肆志

简体肆志
繁体
拼音sì zhì
注音ㄙˋ ㄓ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ì,(1) 放纵,任意行事。【组词】:肆口。肆虐。肆意。放肆。肆无忌惮。(2) 尽,极。【例句】:肆力(尽力)。肆目。肆勤。(3) 陈列,陈设。【组词】:肆筵。(4) 古代指人处死刑后暴尸示众。【组词】:肆诸市朝。(5) 店铺。【组词】:市肆。茶坊酒肆。(6) “四”的大写。

zhì,(1) 意向。【组词】:志愿。志气。志趣(志向和兴趣)。志士(有坚决意志和高尚节操的人)。志学。(2) 记在心里。【组词】:志喜。志哀。永志不忘。(3) 记载的文字。【组词】:杂志。志怪(记载怪异的事)。(4) 记号。【组词】:标志。(5) 〈方〉称轻重,量长短、多少。【组词】:志子。用碗志志。(6) 姓。

基本含义

形容放纵自己的欲望,毫不顾及他人感受,任意妄为。

肆志的意思

肆志 [sì zhì]

1. 快意;随心;纵情。

肆志 引证解释

⒈ 快意;随心;纵情。

《庄子·缮性》:“故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其乐彼与此同,故无忧而已矣。”
《后汉书·冯衍传下》:“正身直行,恬然肆志。”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是故復之而不足,则吟咏以肆志;吟咏之不足,则寄言以广意。”
《南史·傅縡传》:“循 颇好士,广集坟籍, 縡 肆志寻閲,因博通羣书。”
宋 苏辙 《历代论三·孙仲谋》:“恪(诸葛恪 )乘其用兵劳民之后,继起大役,兵折於外,既归而不能自克,将復肆志於僚友。”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五:“酒酣耳热,临风浩歌,亦人生肆志之一端也。”


国语词典

肆志 [sì zhì]

⒈ 任意。也作「肆意」。

《史记·卷八三·鲁仲连邹阳传》:「吾与富贵而诎于人,宁贫贱而轻世肆志焉。」
《文选·嵇康·琴赋序》:「是故复之而不足,则吟咏以肆志,吟咏之不足,则寄言以广意。」


肆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丐取释义:犹强取,勒索。唐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邠 人偷嗜暴恶者,卒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吏不得问。日羣行丐取於市,不嗛,輒奋击折人手足。”
    • 2.
      暴恶释义:⒈残暴凶恶。《汉书·西域传上·莎车国》:“万年 初立,暴恶,国人不説。”唐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郭晞 ﹞领行营节度使,寓军 邠州,纵士卒无赖。邠 人偷嗜暴恶者,卒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吏不得问。”⒉指残暴凶恶的人或行为。《汉书·刑法志》:“凡制刑之本,将以禁暴恶,且惩其未也。”
    • 3.
      草窃释义:⒈掠夺;盗窃。《书·微子》:“殷 罔不小大,好草窃姦宄。”孔 传:“草野窃盗又为姦宄於内外。”《三国志·魏志·袁绍传》“出长子 谭 为 青州”裴松之 注引 晋 司马彪《九州春秋》:“﹝袁谭﹞肆志奢淫……使妇弟领兵在内,至令草窃,市井而外,虏掠田野。”《旧唐书·西戎传·吐谷浑》:“莫顾藩臣之礼,曾无事上之节,草窃疆埸,虐割兆庶,积恶既稔,天亡有徵。”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乔女》:“孟 故无戚党,死后,村中无赖悉凭陵之,家具携取一空,方谋瓜分其田产。家人亦各草窃以去,惟一嫗抱儿哭帷中。”⒉草寇。《梁书·昭明太
    • 4.
      诡説释义:⒈辩说之辞。 《史记·太史公自序》:“能设诡説解患於围城,轻爵禄,乐肆志。作《鲁仲连邹阳列传》。”⒉虚妄之辞。宋 苏舜钦《上集贤文相书》:“始者,御史府与 杜少师、范南阳 有语言之隙,其势相轧,内不自平,遂煽造诡説,上惑天听。”《清史稿·选举志三》:“时文徒空言,不适於用,墨卷房行,辗转抄袭,肤词诡説,蔓衍支离,苟可以取科第而止。”⒊谎骗;假说。《后汉书·逸民传·井丹》:“信阳侯 阴就,光烈皇后 弟也,以外戚贵盛,乃诡説五王,求钱千万,约能致 丹,而别使人要劫之。”《新唐书·藩镇传·朱滔》:“戍还,乃谋
    • 5.
      逞欲释义:⒈见“逞欲”。⒉亦作“逞慾”。犹纵欲;极欲。《左传·桓公六年》:“今民馁而君逞欲,祝史矫举以祭,臣不知其可也。”杜预 注:“逞,快也。”《晋书·外戚传论》:“凭宠灵而逞慾,恃势位而骄陵。”唐 刘肃《大唐新语·郊禅》:“东邻杀牛,亳社 用人,肆忍逞欲,祸不旋踵。”清 周亮工《书影》卷二:“史称其(严武)累年在 蜀,肆志逞欲,恣行猛政,穷极奢靡,赏赐无度。”
    • 6.
      阙陷释义:⒈犹凹陷。《朱子语类》卷六五:“地则便有闕陷分裂处否?”⒉不完满;欠缺。明 谢肇淛《五杂俎·事部一》:“伯元 嗜书,至忘寝食,而苦贫不能致,至餬口之资尽捐以市坟素。家中四壁,堆积充栋,然常奔走四方,不得肆志繙閲,亦闕陷事也。”清 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二七二:“未济终焉心縹緲,百事翻从闕陷好。”⒊指缺点;毛病。清 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论语·公冶长篇三》:“若区区於‘三’‘四’两字上较全缺,则人之不善者,岂必千不仁、万不知之可指数;而夫子云‘君子之道四’,‘君子道者三’,亦为闕陷之词耶?”
    • 7.
      顺理释义:⒈遵循道理。 《管子·君臣上》:“是故别交正分之谓理,顺理而不失之谓道。”《韩诗外传》卷七:“正直者顺道而行,顺理而言,公平无私,不为安肆志,不为危激行。”晋 张华《鹪鹩四赋》:“委命顺理,与物无患。”《朱子语类》卷八:“‘虚心顺理’,学者当守此四字。”⒉有条理,不紊乱。南朝 宋 朱昭之《难顾道士夷夏论》:“二贤推盪往反解材之势,纵復得解,非顺理之作,顺理析之,岂得推盪。”《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君臣唱和,雅合顺理之仪。”《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那老头儿把那将及二尺长的白鬍子……收拾得十分洁浄光彩,

肆志(siz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肆志是什么意思 肆志读音 怎么读 肆志,拼音是sì zhì,肆志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肆志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