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方夷 方夷的意思
fāng

方夷

简体方夷
繁体
拼音fāng yí
注音ㄈㄤ ㄧ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āng,(1) 四个角都是90度直角的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方形的立体;正方形.长方形(2) 数学上指某数自乘的积。【组词】:方根。平方。开方。(3) 人的品行端正。【组词】:方正。方直。(4) 一边或一面。【组词】:方向。方面。(5) 地区,地域。【组词】:地方。方志。方言。方物。方圆。方隅(边疆)。方舆(指领域,亦指大地)。(6) 办法,做法,技巧。【组词】:方式。方法。教导有方。贻笑大方。(7) 种,类。【组词】:变幻无方。仪态万方。(8) 为治疗某种疾病而组合起来的若干种药物的名称、剂量和用法。【组词】:药方。(9) 违背。【组词】:方命。(10) 正在,正当。【组词】:方今盛世。方兴未艾。(11) 才,刚刚。【组词】:方才。如梦方醒。(12) 量词,多指一立方米。【组词】:土石方。(13) 量词,用于方形的东西。【组词】:几方石章。(14) 姓。

yí,(1) 中国古代称东部的民族。【组词】:东夷。九夷(古时称东夷有九种)。(2) 中国旧时指外国或外国的。【例句】:华夷杂处(chǔ ㄔㄨˇ)。(3) 平,平坦,平安。【组词】:化险为夷。(4) 弄平。【组词】:夷为平地。(5) 消灭。【组词】:夷灭。族夷(诛杀犯罪者家族)。(6) 等辈。【例句】:“诸将皆陛下故等夷”。(7) 古代的锄类工具。(8) 同“怡”,喜悦。(9) 同“痍”,创伤。(10) 姓。

基本含义

指外国人或外邦人。

方夷的意思

方夷 [fāng yí]

1. 我国古时少数民族之一。

方夷 引证解释

⒈ 我国古时少数民族之一。

《竹书纪年》卷上:“二年, 方夷 来宾。”
《后汉书·东夷传序》:“夷有九种,曰 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


方夷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玄夷释义:⒈我国古代东夷九种之一。《后汉书·东夷传》:“夷有九种,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⒉指东夷的君长。唐 宋之问《谒禹庙》诗:“玄夷 届瑶席,玉女侍清都。”明 刘基《会稽》诗:“玄夷 此日归何处,玉简他年岂再逢。”⒊谓与道同而无形。晋 郗超《奉法要》:“虽復福踰山河,贵极三界,倚伏旋还,终坠罪苦,岂获寧神大造,泊然玄夷哉!”
    • 2.
      玉历释义:⒈见“玉历”。 ⒉见“玉沥”。⒊亦作“玉歷”。原指正朔,引申为历数、国运。汉 焦赣《易林·屯之蒙》:“山崩谷絶,大福尽竭。涇渭 失纪,玉歷尽已。”南朝 梁 江淹《建平王庆改号启》:“窃以皇衢永謐,则玉历惟禎;国庆方夷,则绳泽式茂。”明 夏完淳《大哀赋》:“三百年玉历昼尽,十六世金铺夜烬。”⒋历书。唐 白居易《郡中春宴因赠诸客》诗:“是时岁二月,玉历布春分。”宋 陆游《添字浣溪沙》词:“玉历今朝推戊已,住啣泥。”明 宋讷《壬子秋过故宫》诗:“朝会宝灯沉转漏,授时玉历罢班春。”⒌玉膏。传说中的仙药。北周
    • 3.
      白夷释义:⒈东夷之一种。 《后汉书·东夷传》:“夷 有九种,曰 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⒉清 代称 西欧 人。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四:“咸丰 十年八月初六日内阁奉上諭……有斩白夷首一级者,赏银一百两。”
    • 4.
      管叔释义:姬姓,名鲜。 周武王之弟,周武王灭商后,曾封纣王之子武庚为诸侯。同时,封鲜于管(即河南郑州),让管叔和蔡叔、霍叔共同监督武庚,史称三监。武王死后,成王年少,由周公摄政,他与蔡叔不满,遂伙同武庚纠合东方夷族作乱。结果,为周公东征所平定,管叔兵败被杀。
    • 5.
      蹶角受化释义:蹶角:叩头;受化:接受文化。 原指四方夷族和外国人来中国朝贡,接受教化。
    • 6.
      阳夷释义:古代东方九 夷 之一。《后汉书·东夷传》:“夷 有九种,曰 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故 孔子 欲居九 夷 也。”李贤 注:“《竹书纪年》曰:‘后泄 二十一年,命 畎夷,白夷,赤夷,风夷,阳夷。后相 即位二年,征 黄夷。七年,于夷 来宾,后 少康 即位,方夷 来宾’也。”

方夷(fangy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方夷是什么意思 方夷读音 怎么读 方夷,拼音是fāng yí,方夷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方夷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