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护 [tiáo hù]
1. 调理保护;调养护理。
英[care of a patient during convalescence; nurse;]
调护 引证解释
⒈ 调教辅佐。
引《史记·留侯世家》:“上曰:‘烦公幸卒调护太子。’”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调护犹营护也。”
《新唐书·裴炎传》:“高宗 幸 东都,留皇太子京师,以 炎 调护。”
⒉ 调养护理。
引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养生》:“调护气息,慎节起卧,均适寒暄,禁忌食饮。”
苏曼殊 《非梦记》:“第二日,人略清爽,復见女郎软步温香,捧药而进。自是殷勤调护,彼此默不一言。”
国语词典
调护 [tiáo hù]
⒈ 调养、护理。
引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养生》:「若其爱养神明,调护气息,慎节起卧,均适寒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鞍马秋风里,最难调护,最要扶持。」
⒉ 营救、保护。
引《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上曰:『烦公幸卒调护太子。』」
《宋史·卷三一九·欧阳修传》:「笃于朋友,生则振掖之,死则调护其家。」
调护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协济释义:⒈同心协力,互相支持。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十三:“更相调护,协济於朝。”宋 周密《齐东野语·端平襄州本末》:“且诸将不能协济,反自相忌嫉。”⒉友援;救济;接济。明 徐渭《贺兵侍江公擢户书启》:“转餉 关 中,伫待 萧何 之协济。”《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二六年》:“协济户十八万,自入籍至今十三年,止输半赋。”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欧人之中国观》:“而各省亦以款项协济中央。”⒊旧时地方政府按中央命令将所征税款协助其他地方政府的部分。清 顾炎武《郡县论七》:“若尽一县之入用之而犹不足,然后以他县
- 2.
宏奬释义:大力奖掖。南朝 梁 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之二:“‘鸣鸟’蔑闻,《子衿》不作,宏奬之路,斯既然矣。犹其寂寞,应有良规。”《南史·梁纪上·武帝上》:“且闻中间立格,甲族以二十登仕,后门以过立试吏,岂所以宏奬风流,希向后进。”清 赵翼《瓯北诗话·韩昌黎诗》:“昌黎 以主持风雅为己任,故调护气类,宏奬后进,往往不遗餘力。”清 吴敏树《与梅伯言书》:“毛君 下邑之俊才,为诗甚有古风。先生宏奬士类,并敢以闻。”
- 3.
小故释义:⒈《墨经》中的逻辑术语,即必要条件之一。同“大故”相对。《墨子·经说上》:“小故,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⒉小变故;小缘故。汉 贾谊《新书·铸钱》:“凡治不得,应天地。星辰有动,非小故也。”《三国志·吴志·孙皎传》:“尝以小故与 甘寧 忿争。”⒊小过失。《宋史·范仲淹传》:“仲淹 曰:‘太后受遗先帝,调护陛下者十餘年,宜掩其小故,以全后德。’”
- 4.
扶正固本释义:扶正固本,是中医治病的主要治则之一。扶正就是扶助正气,固本就是调护人体抗病之本。
- 5.
调护释义:调养护理:精心调护。
- 6.
调理释义:⒈调养;调护:病刚好,要注意调理。 ⒉照料;管理:调理伙食。调理牲口。⒊管教;训练。⒋戏弄。
- 7.
贵彊释义:⒈谓地位尊贵,性格刚强。 《史记·张丞相列传》:“尧 曰:‘陛下独宜为 赵王 置贵彊相,及 吕后、太子、羣臣素所敬惮乃可。’”《新唐书·酷吏传序》:“至叛胔臭达道路,冤血流离刀锯,忠鯁贵彊之臣,朝不保昏。”清 吴伟业《洛阳行》:“贵彊无取诸侯相,调护何关老大臣。”⒉位尊势大者。唐 权德舆《唐故朝散大夫守司农少卿李公墓志铭》序:“使罢,除 昭陵 臺令。贵强沓贪,奸冒法禁,公职在充奉,露章以闻。”元 虞集《上都留守贺公墓志铭》:“是以吏民不识贵彊之凌暴,承其教戒,仰之若神明焉。”
- 8.
进对释义:进谒并答对。 《公羊传·僖公二年》:“诸大夫有进对者曰:寝不安与?其诸侍御有不在侧者与?”《汉书·刘向传》:“更生 以通达能属文辞,与 王襃、张子侨 等并进对,献赋颂凡数十篇。”颜师古 注:“进对,谓进见而对詔命也。”宋 周密《齐东野语·绍熙内禅》:“既而 熹 进对,面陈 侂胄 之姦。”清 张伯行《<韩魏公文集>序》:“逮至两宫危疑,款曲调护,进对 慈寿 之语,同列皆为之寒心。”
- 9.
闲然释义:⒈亦作“间然”。 非议;异议。《论语·泰伯》:“子曰:‘禹,吾无閒然矣。’”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养生》:“若其爱养神明,调护气息,慎节起卧,均适寒暄,禁忌食饮,将饵药物,遂其所禀,不为夭折者,吾无间然。”清 吴汝纶《答严幼陵书》:“区区谬见,敢贡所妄测者以质高明;其他则皆倾心悦服,毫无间然也。”⒉彼此隔阂貌。唐 岑参《尚书念旧垂赐袍衣率题绝句献上以申感谢》:“富贵情还在,相逢岂间然。”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荐举不捷》:“璘 杖策而归,放旷於盃酒间,虽屠沽无间然矣。”《金史·后妃传下·世宗昭德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