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户口簿 户口簿的意思
kǒu

户口簿

简体户口簿
繁体戶口簿
拼音hù kǒu bù
注音ㄏㄨˋ ㄎㄡˇ ㄅㄨˋ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hù,(1) 一扇门,门。【组词】:门户。窗户。户枢不蠹。夜不闭户。(2) 人家。【组词】:户口。户主。门户之见(亦指派别上的成见)。(3) 会计部门称账册上有业务关系的团体或个人。【组词】:户头。开户。(4) 门第。【组词】:门当户对。(5) 姓。

kǒu,(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组词】:口腔。口才。口齿。口若悬河。(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组词】:瓶子口。(3) 出入通过的地方。【组词】:门口。港口。(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组词】:古北口。喜峰口。(5) 破裂的地方。【组词】:口子。

簿

bù bó,(1) 本子,册籍。【组词】:簿册。簿记。簿籍。簿录。(2) 古代称公文、案卷。【组词】:对簿公堂。(3) 古代的仪仗侍从。【组词】:簿伍。卤簿(古代帝王、后妃、王公大臣外出时的仪仗队。次序排列严格并明文著之于簿籍)。(4) 笏。(1) 同“箔”,养蚕席。

基本含义

指用于登记人口的册子,也比喻人们的身份证明。

户口簿的意思

户口簿 [hù kǒu bù]

1. 登记住户人员姓名、籍贯、出生年月日等内容的薄册。

[household register;]

户口簿 引证解释

⒈ 见“户口册”。


户口簿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丁册释义:旧时的户口簿。
    • 2.
      户口册释义:亦作“户口簿”。记载住户人口(户主和成员)、姓名、籍贯、年龄、职业等内容的簿册。《柳南续笔·太湖渔户》引 清 吴友篁《太湖渔风》:“渔家日住湖中,自无不肌粗面黑。间有生女莹白者,名曰‘白囡’,以誌其异。渔人户口册中两见之。”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文坛三户》:“但仔细一看,却是属于别一本户口册上的。”周立波《盖满爹》:“楠木乡 的八个联组,五百来户,他人人熟悉,家家清楚。他的脑壳就是一本活的户口册。”祖慰《被礁石划破的水流·江涵笑第四次录音》:“曾蔷玖 曾拿户口簿和定期存单在银行里办过一个过户手续。”
    • 3.
      户口本儿释义:户口簿。
    • 4.
      民籍释义:居民的户籍。亦指有户籍的居民。《南齐书·郁林王纪》:“宜从荡宥,许以自新,可一同放遣,还復民籍。”宋 孔平仲《孔氏杂说》卷二:“东汉 之定民籍,颇若劳扰,今之造户口簿,却不如此也。”《宋史·尹洙传》:“今边鄙虽有乡兵之制,然止极塞数郡,民籍寡少,不足备敌。”《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天禧四年》:“所至视民籍差等,有不如式者,惩革之。”清 代将不属军、商、灶籍的各色人编入民籍。《清史稿·食货志一》:“凡民之著籍,其别有四:曰民籍;曰军籍,亦称卫籍;曰商籍;曰灶籍。”
    • 5.
      烟户册释义:即户口簿。
    • 6.
      门户册释义:方言。即户口簿。
    • 7.
      黄籍释义:晋 代和 南朝 的户籍册,用黄纸书写。后亦泛称户籍。《太平御览》卷六○六引《晋令》:“郡国诸户口黄籍,籍皆用一尺二寸札,已在官役者载名。”《南齐书·虞玩之传》:“黄籍,民之大纪,国之治端。”《资治通鉴·齐高帝建元二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曰:“杜佑 曰:‘黄籍者,户口版籍也。’”明 归有光《策问》之十二:“今天下编户不具,黄籍无稽,流冗与土著杂处。”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五章第二节:“齐高帝 新建 齐 朝,想整顿黄籍。黄籍是普通民众的户口簿,是朝廷征取租税徭役的根据。”
户口簿是什么意思 户口簿读音 怎么读 户口簿,拼音是hù kǒu bù,户口簿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户口簿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