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品德 品德的意思
pǐn

品德

简体品德
繁体
拼音pǐn dé
注音ㄆ一ㄣˇ ㄉㄜ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pǐn,(1) 物件。【组词】:物品。产品。赠品。战利品。(2) 等级,种类。【组词】:品名。品类。品色。品位。(3) 性质。【组词】:品质。品行(xíng )。品节(指人的品行节操)。人品。(4) 体察出好坏、优劣等。【组词】:品评。品第(品评优劣而定其等级)。品味(品尝)。(5) 指吹弄乐器。【组词】:品箫。(6) 姓。

dé,(1) 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组词】:美德。品德。公德。德行。道德。德性。德育(以一定的社会要求,进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德才兼备。度德量力。德高望重。(2) 心意,信念。【组词】:一心一德。(3) 恩惠。【组词】:德施。德泽(德化和恩惠)。德惠。感恩戴德。(4) 姓。

基本含义

[释义]
(名)品质道德,侧重指道德。
[构成]
并列式:品+德
[例句]
人民教师要有高尚的品德。(作宾语)
[同义]
品行、品质

品德的意思

品德 [pǐn dé]

1. 品格德行。

被一种个人的品德所激励。

[moral character;]

品德 引证解释

⒈ 品质道德。

老舍 《四世同堂》三六:“和平与刚毅揉到一起才是最好的品德。”
叶圣陶 《给少年儿童写东西》:“一定要使少年儿童喜欢看,看了能懂,能得到好处,无论在品德方面,知识方面,还是娱乐方面。”


国语词典

品德 [pǐn dé]

⒈ 品性道德。

如:「好的品德,要自己培养。」

品格 品行 品性 德性 行止 人品 人格


品德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道德释义:社会意识形态之 一。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人与人之间及个人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主要通过教育和社会 舆论的力量,使人们逐渐形成一定的信念、习惯、传统而发生作用。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 之服务。
    • 2.
      人格释义:⒈个人的道德品质:人格高尚。⒉人的气质、能力、性格等特征的总和:健全的人格。⒊按照法律、道德或其他社会准则应享有的权利或资格:尊重人格。
    • 3.
      人品释义:⒈人的品质:人品高尚。⒉人的仪表:人品出众。
    • 4.
      品格释义:⒈品性;品行:品格高尚。 ⒉指文学、艺术作品的质量和风格:他近期和早期的绘画品格迥异。
    • 5.
      德行释义:⒈道德和品行:先生的文章、德行都为世人所推重。⒉讥讽人的话,表示看不起他的仪容、举止、行为、作风等:看他那德行,不会有什么出息。也作德性。
    • 6.
      品行释义:有关道德的品质和行为:品行端正。
    • 7.
      德性释义:同“德行”。
    • 8.
      品性释义:品质性格:品性敦厚。
    • 9.
      行止释义:⒈行踪:行止无定。⒉举动行为:行止不检。

品德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万古长存释义:万古:千秋万代。指某种好的精神或品德永远存在。
    • 2.
      万古长新释义:万古:千秋万代,永远。永远是新的。指某种好的精神或品德永远存在。
    • 3.
      万年长存释义:指精神或品德永世长存。
    • 4.
      三从四德释义:封建社会为妇女制定的道德行为准则和规范。 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意思是妇女的思想品德、言语举止、仪容态度以至家务劳动,都要严格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
    • 5.
      三德释义:⒈三种品德。随文而异。⒉即三老。⒊指狐的三种特性。
    • 6.
      下臣释义:⒈臣对君的谦称。《仪礼·士相见礼》:“凡自称於君,士大夫则曰下臣。”《左传·文公十二年》:“使下臣致执事,以为瑞节,要结好命。”汉 韦孟《讽谏》诗:“既藐下臣,追欲纵逸。”金 宇文虚中《上乌林天使》诗之三:“幸有故人知底藴,下臣获考敢谋安。”⒉品德卑劣的臣子。《荀子·大略》:“下臣事君以货,中臣事君以身,上臣事君以人。”
    • 7.
      不同流俗释义:流俗:流行的习俗。与世俗习气不同。形容品德高尚。
    • 8.
      与世长存释义:和世界一起永远存在。多用于赞颂人的功绩和不朽的精神品德。
    • 9.
      业尚释义:⒈谓尊崇,崇尚。⒉学业和品德。
    • 10.
      丛兰释义:丛生的兰草。比喻品德高尚的人。
    • 11.
      举善荐贤释义:贤:有才能,有道德的。 保举推荐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 12.
      乐德释义:指古代音乐教育中的中、和等六种品德。
    • 13.
      乡贤释义:品德,才学为乡人推崇敬重的人。
    • 14.
      书香家庭释义:泛指有知识、有品德、有修养的传统家庭,且家庭成员喜爱阅读,阅读学习氛围浓厚的家庭。
    • 15.
      事变知人心释义:在事情发生的变化中,才能考察出一个人的真实思想和品德。
    • 16.
      五德释义:⒈古代阴阳家把金、木、水、火、土五行看成五德,认为历代王朝各代表一德,按照五行相克或相生的顺序,交互更替,周而复始。⒉指人的五种品德。谓温、良、恭、俭、让。⒊指人的五种品德。谓智、信、仁、勇、严。⒋比喻物的五种特征。古谓玉有仁、智、义、礼、信五德。⒌比喻物的五种特征。古谓鸡有文、武、勇、仁、信五德。⒍比喻物的五种特征。古谓蝉有文、清、廉、俭、信五德。⒎东、西、南、北、中五方种的五色谷物。
    • 17.
      人才释义:⒈也作人材。 ⒉有品德有才能的人;有某种特长的人:人才辈出。⒊指容貌:一表人才。他人才出众。
    • 18.
      人格美释义:人的品格、品德的美。心灵美的重要方面。标志着人在自我修养和自我完善方面达到的高度。体现出一个人良好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行为习惯。
    • 19.
      人格高尚释义:形容人的品德或行为崇高、伟大。
    • 20.
      令则释义:指美好而合于礼法规范的品德。

品德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万古长存释义:万古:千秋万代。指某种好的精神或品德永远存在。
    • 2.
      万古长新释义:万古:千秋万代,永远。永远是新的。指某种好的精神或品德永远存在。
    • 3.
      万年长存释义:指精神或品德永世长存。
    • 4.
      三从四德释义:封建社会为妇女制定的道德行为准则和规范。 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意思是妇女的思想品德、言语举止、仪容态度以至家务劳动,都要严格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
    • 5.
      三德释义:⒈三种品德。随文而异。⒉即三老。⒊指狐的三种特性。
    • 6.
      下臣释义:⒈臣对君的谦称。《仪礼·士相见礼》:“凡自称於君,士大夫则曰下臣。”《左传·文公十二年》:“使下臣致执事,以为瑞节,要结好命。”汉 韦孟《讽谏》诗:“既藐下臣,追欲纵逸。”金 宇文虚中《上乌林天使》诗之三:“幸有故人知底藴,下臣获考敢谋安。”⒉品德卑劣的臣子。《荀子·大略》:“下臣事君以货,中臣事君以身,上臣事君以人。”
    • 7.
      不同流俗释义:流俗:流行的习俗。与世俗习气不同。形容品德高尚。
    • 8.
      与世长存释义:和世界一起永远存在。多用于赞颂人的功绩和不朽的精神品德。
    • 9.
      业尚释义:⒈谓尊崇,崇尚。⒉学业和品德。
    • 10.
      丛兰释义:丛生的兰草。比喻品德高尚的人。
    • 11.
      举善荐贤释义:贤:有才能,有道德的。 保举推荐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 12.
      乐德释义:指古代音乐教育中的中、和等六种品德。
    • 13.
      乡贤释义:品德,才学为乡人推崇敬重的人。
    • 14.
      书香家庭释义:泛指有知识、有品德、有修养的传统家庭,且家庭成员喜爱阅读,阅读学习氛围浓厚的家庭。
    • 15.
      事变知人心释义:在事情发生的变化中,才能考察出一个人的真实思想和品德。
    • 16.
      五德释义:⒈古代阴阳家把金、木、水、火、土五行看成五德,认为历代王朝各代表一德,按照五行相克或相生的顺序,交互更替,周而复始。⒉指人的五种品德。谓温、良、恭、俭、让。⒊指人的五种品德。谓智、信、仁、勇、严。⒋比喻物的五种特征。古谓玉有仁、智、义、礼、信五德。⒌比喻物的五种特征。古谓鸡有文、武、勇、仁、信五德。⒍比喻物的五种特征。古谓蝉有文、清、廉、俭、信五德。⒎东、西、南、北、中五方种的五色谷物。
    • 17.
      人才释义:⒈也作人材。 ⒉有品德有才能的人;有某种特长的人:人才辈出。⒊指容貌:一表人才。他人才出众。
    • 18.
      人格美释义:人的品格、品德的美。心灵美的重要方面。标志着人在自我修养和自我完善方面达到的高度。体现出一个人良好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行为习惯。
    • 19.
      人格高尚释义:形容人的品德或行为崇高、伟大。
    • 20.
      令则释义:指美好而合于礼法规范的品德。

品德造句

1.以小见大,我们通过这件小事,就可以看出他的品德

2.人的思想品德表现在各个方面,君子之交淡如水,便是革命者的崇高品德在交友往来中的具体体现。

3.那些市井小人,虽讲不出什么大道理,但在关键时刻,他们往往能表现出崇高的品德来。

4.我们从小就应当培养自己具有舍己为公的好品德

5.这样,儿童就可以从小通过耳濡目染不知不觉地受到成人良好思想品德的影响,为形成良好的性格打下基础。

6.以小见大,通过这件小事,我们就可以看出他的品德不好。

7.我们在评价一个人时要看他的品德不应以貌取人。

8.克己奉公,忠于职守是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品德

9.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品德高尚、语言出口成章的文明好学生。

10.大家都要学习她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11.我们要学习松树那种坚韧不拔、不怕困难的崇高品德

12.尊老爱幼,尊师重教,互相帮助,这些优良的品德在我们中华民族的言行准则里可是根深叶茂。

13.李老先生的品德学问山高水长,令人景仰。

14.品德的塑造是可以从任何年龄段开始的,关键是要学会如何内省,然后由内而外,推己及人。

15.我们要求师范学校的每个学生努力学习,提高品德修养,以免将来误人子弟。

16.一个人为人处世应该养成谦虚谨慎的好品德

17.实干是态度,苦干是品德,巧干是水平。

18.爱心是一种高尚的品德;爱心是一种责任;爱心是一种美德;爱心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19.自强是我们锻炼毅力的表现,使我们在千百次的跌到中再一次站立起来;自强是我们对父母和老师的回报,使我们学会感恩、回报社会。我们自强自立,展现了当代青年积极进取的人生追求和高尚的思想品德

20.师德是一种修养;师德是一种品德;师德师一种优良传统;师德师教师的根本。

品德(pind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品德是什么意思 品德读音 怎么读 品德,拼音是pǐn dé,品德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品德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