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法衣 法衣的意思

法衣

简体法衣
繁体
拼音fǎ yī
注音ㄈㄚˇ ㄧ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ǎ,(1) 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组词】:法办。法典。法官。法规。法律。法令。法定。法场。法理。法纪。法盲。法人(“自然人”的对称。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与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组织)。法制。法治。犯法。守法。合法。宪法(国家的根本大法)。政法。奉公守法。逍遥法外。(2) 处理事物的手段。【组词】:办法。设法。手法。写法。(3) 仿效。【组词】:效法。(4) 标准,规范,可仿效的。【组词】:法式。法帖。(5) 佛家的道理。【组词】:佛法。法号。法轮。法像。法门。(6) 道家佛家的所谓拿妖捉怪的技术。【组词】:法师。法器。法事。(7) 指“法国”。【组词】:法文。法式大菜。(8) 姓。

yī yì,(1) 人穿在身上用以蔽体的东西。【组词】:衣服。衣着(zhuó)。衣冠。衣架。衣锦还(huān)乡。(2) 披或包在物体外面的东西。【组词】:炮衣。糖衣。肠衣。(3) 姓。

基本含义

指佛教僧人的袈裟,比喻不可侵犯的权力、地位或特权。

法衣的意思

法衣 [fǎ yī]

1. 僧道穿的衣服。

法衣 引证解释

⒈ 僧道穿的衣服。

《法苑珠林》卷三五:“出家著法衣,威仪具足,捨离烦恼而復得一切种智入其身内”
《西游记》第六七回:“那道士,头戴金冠,身穿法衣。”
巴金 《家》三四:“他披头散发,穿了一件奇怪的法衣,手里拿着松香。”


国语词典

法衣 [fǎ yī]

⒈ 僧人所穿的袈裟。

《法镜经》:「或乏法衣者,当以给施之。」

袈裟 僧衣

⒉ 道士行道的法制衣服。

《西游记·第六十七回》:「那道士,头戴金冠,身穿法衣。令牌敲响符水施为。」

⒊ 司法人员和辩护律师执职务时所穿的制服。


法衣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袈裟释义:和尚披在外面的法衣,由许多长方形小块布片拼缀制成。[梵kaṣāya]
    • 2.
      僧衣释义:僧人穿的衣服,又名袈裟。

法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信衣释义:佛教禅宗师徒传法,以法衣为凭信,因称法衣为“信衣”。
    • 2.
      只衼释义:袈裟。 僧尼的法衣。
    • 3.
      垂袖释义:通常松垂在肩下的很长的宽袖,常用于法衣和长礼服上。
    • 4.
      律服释义:守小乘戒律的人所穿的法衣。
    • 5.
      戒衣释义:僧尼穿的法衣。
    • 6.
      法服释义:⒈古代根据礼法规定的不同等级的服饰。⒉僧、道所穿的法衣。
    • 7.
      玄流释义:玄流指披着缁衣(黑色法衣)之流派。
    • 8.
      素木牀释义:未加油漆雕饰的白木床。 《南史·梁纪中·武帝下》:“以 五明殿 为房,设素木牀、葛帐、土瓦器,乘小舆,私人执役。”亦省称“素牀”。《南史·梁纪中·武帝下》:“上释御服,披法衣,行浄大捨,以便省为房,素牀瓦器,乘小车,私人执役。”
    • 9.
      红教释义:也叫宁玛教派。藏传佛教中的一个教派。因喇嘛着红色法衣而得名。创立于8世纪,一度盛行。15世纪黄教出现后,势力渐衰。
    • 10.
      衣折释义:衣服的褶裥。明 郎瑛《七修类稿·辩证八·文公能画》:“昨见 绍熙 五年亲传己像,今刻 徽州,笔法衣摺,深得 道子 家数。”
    • 11.
      衹衼释义:袈裟。僧尼的法衣。《新唐书·李罕之传》:“初为浮屠,行丐市,穷日无得者,抵鉢褫衹衼去,聚众攻剽 五臺 下。”
    • 12.
      袈裟释义:和尚披在外面的法衣,由许多长方形小块布片拼缀制成。[梵kaṣāya]
    • 13.
      郁多罗僧释义:僧侣法衣中的上衣。 礼诵、听讲、说戒时穿。

法衣(fay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法衣是什么意思 法衣读音 怎么读 法衣,拼音是fǎ yī,法衣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法衣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