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胞衣 胞衣的意思
bāo

胞衣

简体胞衣
繁体
拼音bāo yī
注音ㄅㄠ ㄧ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āo,(1) 〔细胞〕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主要由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等构成,有运动、营养和繁殖等机能。(2) 同一父母所生的。【组词】:胞兄。胞妹。同胞(❶同父母所生的;❷同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人)。胞波(缅语同胞和亲戚的意思,缅甸人习惯用来称呼中国人,以表示亲切)。

yī yì,(1) 人穿在身上用以蔽体的东西。【组词】:衣服。衣着(zhuó)。衣冠。衣架。衣锦还(huān)乡。(2) 披或包在物体外面的东西。【组词】:炮衣。糖衣。肠衣。(3) 姓。

基本含义

指兄弟姐妹之间的亲情关系。

胞衣的意思

胞衣 [bāo yī]

1. 胎盘;包于胎儿体表的一层膜。也叫“衣胞”或“胎衣”,中医入药。

[after birth;]

胞衣 引证解释

⒈ 人或哺乳动物的胎衣。

《南齐书·王敬则传》:“母为女巫,生 敬则 而胞衣紫色。”
《朱子语类》卷八七:“是时诸公皆争以为本朝当用土德,改正 五代 之序,而去其一以承 周。至引 太祖 初生时胞衣如菡萏,遍体如真金色,以为此真土德之瑞。”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人一·人胞》:“人胞,包人如衣,故曰胞衣。”
周立波 《牛》:“牛的身子微微地在动,出来了一点点灰色透明的东西,那是胞衣。”


国语词典

胞衣 [bāo yī]

⒈ 胎儿出生时包裹在外的一层膜。也作「胎衣」、「衣胞」。

《南史·卷四五·王敬则传》:「母为女巫,常谓人云:『敬则生时胞衣紫色,应得鸣鼓角。』」

⒉ 中医上指胎盘和胎膜。可治疗虚弱、劳伤等病症。


胞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人胞释义:人的胞衣。可用作中药,又有紫河车、混沌衣等别名。
    • 2.
      佛袈裟释义:胞衣的别名。 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人部·人胞》。
    • 3.
      子衣释义:⒈古代天子对诸侯臣下赐服,以明封爵等。 后称天子所赐衣服为“子衣”。⒉即胞衣。也叫胎衣或衣胞。
    • 4.
      水衣释义:中医把胎盘和胎膜统称为胞衣,也叫衣胞或胎衣。
    • 5.
      産媪释义:产婆。宋 庄季裕《鸡肋编》卷上:“米芾 元章,或云其母本产媪。”清 周亮工《书影》卷四:“﹝胞衣﹞往往为产媪携去。”
    • 6.
      紫河车释义:也叫人胞、胞衣。 中医指胎盘。用于助长发育、补肾强身、延年益寿。
    • 7.
      羊膜释义:人和大多数哺乳动物胞衣最内层的薄膜。呈囊状,里面充满羊水,胎儿悬浮其中。因这种膜在羊胎中特别显著,故名。
    • 8.
      胎胞释义:胎儿的胞衣。
    • 9.
      胞络释义:胞衣。宋 叶适《王太孺人唐氏墓志铭》:“后十六年,棐生 生时难,贾夫人 亲为猒胜,胞络乃得下。”《宋史·律历志三》:“太祖 生於 洛邑,而胞络惟黄。”
    • 10.
      胞胎释义:⒈犹胞衣。常指娘胎。《参同契》卷下:“若男生而伏,女偃其躯,禀乎胞胎,受气元初。”晋 葛洪《抱朴子·释滞》:“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嘘吸,如在胞胎之中,则道成矣。”元 关汉卿《玉镜台》第一折:“傅説 呵在版筑处生,伊尹 呵从稼穡中长,他两个也不是出胞胎便显扬。”《红楼梦》第二回:“不想隔了十几年,又生了一位公子,説来更奇:一落胞胎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还有许多字跡。”⒉孕育。晋 葛洪《抱朴子·明本》:“道也者,所以陶冶百氏,范铸二仪,胞胎万类,醖酿彝伦者也。”
    • 11.
      胞衣地释义:埋胞衣的地方。犹言出生地。《花城》1981年第6期:“这座王爷府,是我出生的胞衣地。”
    • 12.
      胞衣释义:中医把胎盘和胎膜统称为胞衣。也叫胎衣、衣胞。
    • 13.
      胞裹释义:胞衣。
    • 14.
      胞褢释义:胞衣。褢,“怀”的古字。
    • 15.
      衣胞释义:胞衣。

胞衣(baoy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胞衣是什么意思 胞衣读音 怎么读 胞衣,拼音是bāo yī,胞衣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胞衣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