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涂 [wáng tú]
1. 亦作“王途”。
2. 犹王道,王政。
4. 指天子殿陛。借喻仕途。
王涂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王途”。
⒉ 犹王道,王政。
引汉 班固 《答宾戏》:“曩者王涂芜秽, 周 失其驭。”
南朝 齐 王俭 《褚渊碑文》:“是时天步初夷,王途尚阻。”
宋 强至 《贺枢密富相公加户部尚书状》:“器包民极,勋济王涂。”
⒊ 指天子殿陛。借喻仕途。
引《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若趣欲共登王涂,期於相致,一旦迫之,必发其狂疾。”
李周翰 注:“王涂,天子殿陛也。”
《世说新语·任诞》“既发,定将去”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引《竹林七贤论》:“﹝ 阮咸 ﹞自 魏 末沉沦閭巷,逮 晋 咸寧 中始登王途。”
王涂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侯伯释义:⒈侯爵与伯爵。《周礼·春官·典命》:“侯伯七命,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七为节。子男五命。”⒉泛指诸侯。汉 班固《答宾戏》:“曩者王涂芜秽,周 失其驭,侯伯方轨,战国横騖。”《周礼·文闵明武宣诸子传论》:“且夫列封疆,建侯伯,择贤能,置牧守,循名虽曰异轨,责实抑亦同归。”⒊诸侯之长。《书·周官》:“内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孔 传:“外置州牧十二及五国之长。”《国语·周语下》:“祚四岳国,命以侯伯,赐姓曰‘姜’、氏曰‘有吕’。”韦昭 注:“尧 以四岳佐 禹 有功,封之於 吕,命为侯伯,使长诸侯也。
- 2.
党信释义:亲近信任。 《三国志·蜀志·许靖传》“文休 倜儻瑰瑋,有当世之具,足下当以为指南”裴松之 注引 晋 陈寿《益州耆旧传》:“是时王涂隔絶,州之牧伯犹七国之诸侯也,而 璋 懦弱多疑,不能党信大臣。”
- 3.
多违释义:⒈多违背,多背谬。《左传·襄公八年》:“谋之多族,民之多违,事滋无成。”晋 陆机《吊魏武帝文》:“接皇 汉 之末绪,值王涂之多违。”刘盼遂 等注:“违:背谬,不正。”唐 李商隐《春雨》诗:“悵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⒉谓久别。唐 王勃《送卢主簿》诗:“开襟方未已,分袂忽多违。”
- 4.
崩沦释义:⒈塌毁。 《后汉书·五行志四》:“女主盛,臣制命,则地动坼,畔震起,山崩沦。”⒉衰落。唐 李白《古风》之三五:“《大雅》思 文王,颂声久崩沦。”清 顾炎武《元日》诗:“伏念五年来,王涂正崩沦。”
- 5.
王途释义:见“王涂”。
- 6.
虓阚释义:虎暴怒哮吼的样子。引申为勇猛强悍。语本《诗·大雅·常武》:“闞如虓虎。”《汉书·叙传上》:“曩者王涂芜秽,周 失其御,侯伯方轨,战国横騖,於是七雄虓闞,分裂诸夏,龙战而虎争。”《后汉书·董卓传论》:“董卓 初以虓闞为情,因遭崩剥之埶,故得蹈藉彝伦,毁裂畿服。”晋 潘岳《马汧督诔》:“齐万虓闞,震惊台司。”明 吾丘瑞《运甓记·觖望招兵》:“当此天下汹汹,人情思乱,岂无鹰扬将佐藏形草泽之中,虓闞英雄伏跡戍囚之列,可与共图大业。”
- 7.
霸略释义:称雄图霸的谋略。语出《史记·孟尝君列传》:“折 秦 之谋,而絶其霸彊之略。”唐 骆宾王《四月八日题七级》诗:“霸略今何在,王宫尚岿然。”宋 司马光《太行》诗:“在昔王涂塞,尝闻霸略恢。”明 张煌言《见友人咏怀诗有感依韵和之》之二:“漫从 季野 定阳秋,霸略谁堪 孙仲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