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奇 [zǐ qí]
1. 相传为春秋时齐国人。十八岁治阿县,阿大治。后用以称年少有才华的人。
子奇 引证解释
⒈ 相传为 春秋 时 齐国 人。十八岁治 阿县,阿 大治。后用以称年少有才华的人。按,今本 汉 刘向 《新序》无此文。
引《后汉书·顺帝纪》:“﹝ 阳嘉 元年冬十一月﹞辛卯,初令郡国举孝廉……其有茂才异行,若 颜渊 子奇,不拘年齿。”
李贤 注:“《新序》曰:‘ 子奇 年十八, 齐 君使之化 阿。至 阿,铸其库兵以为耕器,出仓廩以賑贫穷, 阿县 大化。’”
子奇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道释义:⒈君上之道。 《易·节》:“六四:安节,亨。《象》曰:安节之亨,承上道也。”高亨 注:“六四为阴爻,为柔;九五为阳爻,为刚。六四居九五之下,是为柔从刚。象臣民遵从君上之道。”⒉玄妙之道。马王堆 汉 墓帛书《道原》:“上道高而不可察也,深而不可则(测)也。”南朝 梁 陶弘景《真诰》卷四:“遂开上道,允得妙门。”《云笈七籤》卷九:“此三洞经符,上道之纲纪,太虚之玄宗,上真之首经矣,岂中仙之所闻哉。”⒊指太阳近北极的轨道。《隋书·礼仪志一》:“自 开皇 以来,日近北极,行於上道,晷度延长。”明 叶子奇《草木子
- 2.
充选释义:犹入选。 《后汉书·左雄传》:“有 广陵 孝廉 徐淑,年未及举,臺郎疑而詰之。对曰:詔书曰‘有如 颜回 子奇,不拘年齿’,是故本郡以臣充选。”明 沉鲸《双珠记·姑妇相逢》:“朝廷要宫女,本州将你小姑充选去了。”康有为《大同书》乙部第三章:“﹝公政府﹞但立议长,於派遣各员中公举为之,以举者多数充选。”
- 3.
单父释义:⒈春秋 鲁国 邑名。 故址在今 山东省 单县 南。孔子 弟子 宓子贱 为 单父 宰,甚得民心,孔子 美之。见《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后因以喻有治绩的郡县或官员。晋 潘尼《赠河阳》诗:“密生 化 单父,子奇 莅 东阿;桐乡 建遗烈,武城 播弦歌。”唐 刘得仁《送河池李明府之任》诗:“想得询民瘼,方称 单父 心。”⒉复姓。《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有 单父圣。
- 4.
子奇释义:相传为 春秋 时 齐国 人。十八岁治 阿县,阿 大治。后用以称年少有才华的人。《后汉书·顺帝纪》:“﹝ 阳嘉 元年冬十一月﹞辛卯,初令郡国举孝廉……其有茂才异行,若 颜渊 子奇,不拘年齿。”李贤 注:“《新序》曰:‘子奇 年十八,齐 君使之化 阿。至 阿,铸其库兵以为耕器,出仓廩以賑贫穷,阿县 大化。’”按,今本 汉 刘向《新序》无此文。
- 5.
子奇治阿释义: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
- 6.
常例钱释义:按惯例送的钱。 旧时官员、吏役向人勒索的名目之一。《水浒传》第三七回:“新到配军,如何不送常例钱来与我!”明 叶子奇《草木子·杂俎》:“元 朝末年,官贪吏污,始因 蒙古 色目 人罔然不知廉耻之为何物。其问人讨钱各有名目:所属始参曰拜见钱……管事而索曰常例钱。”
- 7.
异行释义:⒈优异的品行。《后汉书·顺帝纪》:“其有茂才异行,若 颜渊、子奇,不拘年齿。”唐 苏鹗《苏氏演义》卷上:“后汉 尚书令 左雄 欲限年四十已上方可举察,胡广 駮之:茂才异行者,不拘年限。”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四:“然予旌者什一二……盖奇节异行,事近矫饰,未可为天下恒典也。”⒉指有优异品行的人。宋 秦观《任臣上》:“奇材异行实为时辈所见推者。”⒊谓素质不同。《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阳阴殊性,男女异行……男以彊为贵,女以弱为美。”⒋异端或怪异的行为。宋 曾巩《<新序>目录序》:“当是之时,异行
- 8.
张睢阳齿释义:安禄山 叛乱时,唐 睢阳 守 张巡 誓死守城,每战大呼,眥裂血流,齿牙皆碎。及城陷,贼将 尹子奇 谓 巡 曰:“闻君每战眥裂,嚼齿皆碎,何至此耶?”巡 曰:“吾欲气吞逆贼,但力不遂耳!”子奇 以大刀剔 巡 口,视其齿,存者不过三数。见《旧唐书·张巡传》。后因以为忠义的典型。
- 9.
拜见钱释义:⒈向初次来参见的下属所索取的钱财。 元 代官吏勒索钱财的一种名目。明 叶子奇《草木子·杂俎》:“元 朝末年官贪吏污……其问人讨钱,各有名目:所属始参曰‘拜见钱’,无事白要曰‘撒花钱’,逢节曰‘追节钱’,生辰曰‘生日钱’。”⒉初次见面时尊长给卑幼者的钱物。《金瓶梅词话》第二十回:“俺们都拿着拜见钱在这里,不白教他出来见。”
- 10.
操存释义:⒈执持心志,不使丧失。语出《孟子·告子上》:“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朱子全书》卷三:“为学之要,只在着实操存,密切体认自己身心上理会。”宋李光《赠赵璚夫》诗:“操存有约要真见,记问夸多只謏闻。”明叶子奇《草木子·原道》:“丹经言鼎鑪是安身立命也,採药是收敛精神也,火候是操存之意也,沐浴是日新之功也,抽添是勤怠之节也。”明彭时《彭文宪公笔记》:“先生平昔涉歷艰险,操存有素,故祸福不足以动心。”⒉指操守、心志。
- 11.
木酪释义:荒年用木头、树皮之类煮成的糊状物。事见《汉书·食货志上》:“北边及 青 徐 地人相食…… 莽 遣三公将军开东方诸仓振贷穷乏,又分遣大夫謁者教民煮木为酪;酪不可食,重为烦扰。”宋 程琳《子奇赋》:“鳧茨已竭,木酪徒剉。糴已关而停炊,囷无麰而阁磨。”
- 12.
浑脱释义:原指北方民族中流行的用整张剥下的动物的皮制成的革囊或皮袋。 可用作渡河的浮囊,亦可作为盛放水浆饮料的容器。宋 苏辙《请户部复三司诸案札子》:“访闻 河北道 顷岁为羊浑脱,动以千计。浑脱之用,必军行乏水,过渡无船,然后须之。”《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四年》:“其济渡之备,军中自有过索、浑脱之类。”元 贡师泰《和胡士恭滦阳纳钵即事韵》之二:“髯奴醉起倾浑脱,马湩香甜奈乐何!”《元史·石抹按只传》:“叙州 守将横截江津,军不得渡,按只 聚军中牛皮,作浑脱及皮船,乘之与战。”明 叶子奇《草木子·杂俎》:“北人杀小
- 13.
淹延释义:⒈长久。唐 黄滔《祭陈侍御峤》:“莫不 汉 帷驻策,薛 石留牋,从容渥泽,宠异淹延。”元 郝经《老马》诗:“岁月淹延官路杳,风尘荏苒塞垣深。”⒉拖延。《金史·佞幸传·李通》:“太师 梁王 连年南伐,淹延岁月。”明 叶子奇《草木子·克谨》:“其能淹延数岁,直至戊申而后失国,亦云幸矣。”⒊指疾病缠绵。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八:“不幸染尘疾,风散难医治,淹延近一岁。”《西游记》第六八回:“近因国事不祥,沉疴伏枕,淹延日久难痊。”
- 14.
甘奇释义:甘罗、子奇 的并称。《后汉书·胡广传》:“甘 奇 显用,年乖彊仕。”李贤 注:“《史记》曰:秦 欲与 燕 共伐 赵 以广 河间 之地。甘罗 年十二使於 赵,説 赵王 立割五城,以广 河间。秦 乃封 罗 为上卿。《説苑》曰:子奇 年十八,齐君 使主 东阿。东阿 大化。”
- 15.
稚齿释义:亦作“穉齿”。亦作“稺齿”。年少;少年;儿童。《列子·杨朱》:“穆 之后庭,比房数十,皆择稚齿婑媠者以盈之。”《后汉书·郎顗传》:“子奇 稺齿,化 阿 有声。”李贤 注引《说苑》:“子奇,齐 人,年十八为 阿 邑宰,出仓廩以振贫乏,邑内大化。”《北史·隋纪下·炀帝》:“回面内向,各怀性命之图;黄髮稚齿,咸兴酷毒之叹。”唐 元稹《杨子华画》诗之二:“故人断絃心,稚齿从禽乐。”宋 梅尧臣《除夕与家人饮》诗:“穉齿喜成人,白头嗟更老。”王闿运《邓太夫人锺氏墓志铭》:“于时赠通奉府君讳 友煊,方在穉齿,相有厚福。
- 16.
肩担释义:肩负,担负。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这每取经后不肯随 三藏,肩担着扫箒藤杖,簇捧着箇杀人和尚。”明 叶子奇《草木子·谈薮》:“明首座,东南行脚僧也。有母八十餘,尝肩担而行。”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一篇五:“苏 字的不用中锋,连真带草,正合于这种生活方式,所以它也就肩担了流行的命运。”
- 17.
胜残去杀释义:实行仁政,使残暴的人化而为善,因而可以废除刑杀。 《论语·子路》:“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何晏 集解:“王 曰:‘胜残,残暴之人使不为恶也;去杀,不用刑杀也。’”《汉书·礼乐志》:“故 汉 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能胜残去杀者,失之当更化而不能更化也。”明 叶子奇《草木子·杂制》:“故七八十年之中,老稚不曾覩斩戮,及见一死人头,輒相惊骇。可谓胜残去杀,黎元在海涵春育之中矣。”
- 18.
费隐释义:谓政治主张不同则隐居不仕。语本《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费而隐。”郑玄 注:“言可隐之节也。费犹佹也,道不费则仕。”孔颖达 疏:“言君子之人,遭值乱世,道德违费,则隐而不仕;若道之不费,则当仕也。”明 叶子奇《草木子·原道》:“中和以性情言之,中庸以德行言之,费隐又以人物兼观之,此理之无乎不在,信手拈来,头头皆是,吁,其妙矣乎!”清 魏源《<曾子章句>序》:“不越户庭,明天察地,体用,费隐贯於一、不遗不御也。”
- 19.
辩道释义:⒈阐明事理。隋 王通 《中说·事君》:“ 房玄龄 问史,子曰:‘古之史也辩道,今之史也耀文。’” 阮逸 注:“辩道,约理明变。”⒉巧伪之道。 明 叶子奇 《草木子·原道》:“‘人之为道而远人。’ 子思 言此之时,佛氏之教未入中国,已虑其絶人伦、去人事,始谓之辩道矣;其虑可不谓远已乎?”
- 20.
追节钱释义:指旧时官员逢节向下属索贿。明 叶子奇《草木子·杂俎》:“元 朝末年,官贪吏污,始因 蒙古 色目人罔然不知廉耻之为何物。其问人讨钱,各有名目:所属始参曰拜见钱,无事白要曰撒花钱,逢节曰追节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