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承认 承认的意思
chéngrèn

承认

简体承认
繁体承認
拼音chéng rèn
注音ㄔㄥˊ ㄖㄣˋ
结构AB式
词性动词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héng,(1) 在下面接受,托着。【组词】:承重。承受。(2) 担当,应允。【组词】:承担。承当。承包。承做。承认。(3) 受到,蒙受。【组词】:承蒙。承恩(蒙受恩泽)。(4) 继续,接连。【组词】:继承。承平(指社会比较持久安定的局面)。承前启后。(5) 顺从,迎合。【组词】:奉承。承颜候色(顺着别人颜色办事)。(6) 姓。

rèn,(1) 分辨,识别。【组词】:认生。认得。辨认。(2) 表示同意。【组词】:认可。认账。(3) 与本来无关系的人建立某种关系。【组词】:认亲。(4) 认吃亏。【例句】:这事没办成,我认了。

基本含义

承认指的是在事实确凿的情况下,公开或私下地接受或认可某个事物或某种情况。

承认的意思

承认 [chéng rèn]

1. 对既成的事实表示认可。

承认错误。
当局承认他的重要贡献。
承认新国家。

[admit; acknowlege; concede; confess;]

承认 引证解释

⒈ 表示肯定、同意、认可。

柳青 《铜墙铁壁》第二章:“﹝ 曹区长 ﹞承认他在上次区委会上说的话过火了一点。”
唐弢 《琐忆》:“我笑了笑,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冯骥才 《雕花烟斗》:“然而,艺术家需要的不是家庭承认,而是社会承认。”

⒉ 指一国肯定另一新国家为主权国家或肯定另一国新政府为该国合法政府的表示。


国语词典

承认 [chéng rèn]

⒈ 供认、招认。

《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为前生欠他债负,若不当时承认,又恐他人受苦。」
《红楼梦·第六一回》:「我只说是我悄悄的偷的,吓你们顽,如今闹出事来,我原该承认。」

供认 招供 认可

否认 抵赖 狡赖

⒉ 承担、负责。

元·高文秀《渑池会·第二折》:「你怎敢发大言,独自保主公去?倘或主公有些差失,谁人承认?」

⒊ 对既成事实表示认可。如新国家成立,必经列国承认,始能取得国际地位。


承认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供认释义:受审讯者承认所做的事情:供认不讳。
    • 2.
      招供释义:(犯罪嫌疑人)供出犯罪事实。
    • 3.
      招认释义:(犯罪嫌疑人)承认犯罪事实。
    • 4.
      认可释义:许可;承认:点头认可。这个方案被双方认可。

承认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否认释义:不承认:矢口否认。否认事实。
    • 2.
      抵赖释义:用谎言和狡辩否认所犯过失或罪行:铁证如山,不容抵赖。
    • 3.
      狡赖释义:狡辩抵赖:百般狡赖。

承认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赖到底释义:一赖到底就是始终不承认自己的错误或责任,或者是抵赖到底的意思。
    • 2.
      三家分晋释义:春秋晚期,晋国各世卿为夺取晋国政权相互兼并,至公元前453年,赵、韩、魏三家三分晋地,晋君成为附庸。前403年,周天子正式承认三家为诸侯。
    • 3.
      不可否认释义:承认某件事情。
    • 4.
      不思悔改释义:对自己所犯的错误甚至罪行不承认,不后悔,不改正。
    • 5.
      丐辞释义:一种在论理学上,把尚待证明的结论包含在前提中,使人只要承认了前提便不能不承其结论的论证方式。
    • 6.
      世界语释义:指波兰人柴门霍夫(1859—1917)1887年公布的人造国际辅助语。世界语以印欧语为基础,语法规则16条,书写采用拉丁字母,有字母28个。拼写与读音一一对应。简单易学,得到广泛承认。
    • 7.
      中美建交联合公报释义: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1978年12月16日,两国同时发表。公报宣布:两国自1979年1月1日起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将从台湾撤出全部军事人员。中国政府重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台湾回归祖国,完成国家统一是中国的大政方针。双方还表示将加强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和其他方面的联系。
    • 8.
      主观唯心主义释义: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之一。颠倒了思维同存在、精神同物质的关系,把人的主观意识看作世界的本原,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看作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最后导致只承认“我”存在的“唯我论”。
    • 9.
      买帐释义:亦作“买账”。 承认对方的长处或力量而表示敬佩或服从。多和否定副词“不”连用。
    • 10.
      买账释义:承认对方的长处或力量而表示佩服或服从(多用于否定式):不知道他这次买账不买账。不买他的账。
    • 11.
      争其必然释义:是指我有必然之理才可以去坚持,也就是说可以使我争论坚持的唯有真理。不要去强辩,不要无理争三分。为人应堂堂正正,有理则维护,无理则承认,虚心听取道理。
    • 12.
      事功之学释义:南宋 时期反理学的思想。 主要代表人物有 叶适 陈亮 等人。他们承认“道”存在于事物之中,为学注重实际功用和效果,反对理学家讳言功利和空谈心性命理。这种思想。
    • 13.
      二十一条释义:日本妄图独占 中国的秘密条款。1915年1月由日本向袁世凯政府提出。共分五号,二十一条。主要内容是:承认日本继 承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并加以扩大;旅顺、大连的租借期限及南满、安奉两铁路期限延长到九十九年,并承认日本在“南满”及内蒙古东部的特权;汉冶萍公司改为中日合办,附近矿山不准公司以外的人开 采;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给他国;中国须聘用日人为政治、军事、财政顾问,警政及兵 工厂由中日合办;给日本建造湖北、江西、广东之间的铁路权和在福建投资、筑路、开矿优先权。袁世 凯除对第五号条款声明“容日后协商
    • 14.
      五藴释义:梵语意译。佛教语。指色、受、想、行、识五者假合而成的身心。色为物质现象,其余四者为心理现象。佛教不承认灵魂实体,以为身心虽由五蕴假合而不无烦恼、轮迴。又名“五阴”、“五众”。
    • 15.
      交战团体释义:指一个国家内从事武装斗争,控制部分地区,并得到外国承认的集团。交战团体享有与交战国同等的权利,承担同等的义务。
    • 16.
      伏状释义:⒈承认罪状。⒉承认罪状的书面供词。
    • 17.
      伏罪释义:也作服罪。承认自 己的罪过。
    • 18.
      低头认罪释义:低下头承认自己的罪行。
    • 19.
      作准释义:⒈作数;算数儿。⒉准许;承认。
    • 20.
      供认不讳释义:供认:受审讯者承认所做的事情。 不讳:不忌讳;无所避讳。对所做的事无所避讳全部承认。

承认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赖到底释义:一赖到底就是始终不承认自己的错误或责任,或者是抵赖到底的意思。
    • 2.
      三家分晋释义:春秋晚期,晋国各世卿为夺取晋国政权相互兼并,至公元前453年,赵、韩、魏三家三分晋地,晋君成为附庸。前403年,周天子正式承认三家为诸侯。
    • 3.
      不可否认释义:承认某件事情。
    • 4.
      不思悔改释义:对自己所犯的错误甚至罪行不承认,不后悔,不改正。
    • 5.
      丐辞释义:一种在论理学上,把尚待证明的结论包含在前提中,使人只要承认了前提便不能不承其结论的论证方式。
    • 6.
      世界语释义:指波兰人柴门霍夫(1859—1917)1887年公布的人造国际辅助语。世界语以印欧语为基础,语法规则16条,书写采用拉丁字母,有字母28个。拼写与读音一一对应。简单易学,得到广泛承认。
    • 7.
      中美建交联合公报释义: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1978年12月16日,两国同时发表。公报宣布:两国自1979年1月1日起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将从台湾撤出全部军事人员。中国政府重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台湾回归祖国,完成国家统一是中国的大政方针。双方还表示将加强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和其他方面的联系。
    • 8.
      主观唯心主义释义: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之一。颠倒了思维同存在、精神同物质的关系,把人的主观意识看作世界的本原,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看作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最后导致只承认“我”存在的“唯我论”。
    • 9.
      买帐释义:亦作“买账”。 承认对方的长处或力量而表示敬佩或服从。多和否定副词“不”连用。
    • 10.
      买账释义:承认对方的长处或力量而表示佩服或服从(多用于否定式):不知道他这次买账不买账。不买他的账。
    • 11.
      争其必然释义:是指我有必然之理才可以去坚持,也就是说可以使我争论坚持的唯有真理。不要去强辩,不要无理争三分。为人应堂堂正正,有理则维护,无理则承认,虚心听取道理。
    • 12.
      事功之学释义:南宋 时期反理学的思想。 主要代表人物有 叶适 陈亮 等人。他们承认“道”存在于事物之中,为学注重实际功用和效果,反对理学家讳言功利和空谈心性命理。这种思想。
    • 13.
      二十一条释义:日本妄图独占 中国的秘密条款。1915年1月由日本向袁世凯政府提出。共分五号,二十一条。主要内容是:承认日本继 承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并加以扩大;旅顺、大连的租借期限及南满、安奉两铁路期限延长到九十九年,并承认日本在“南满”及内蒙古东部的特权;汉冶萍公司改为中日合办,附近矿山不准公司以外的人开 采;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给他国;中国须聘用日人为政治、军事、财政顾问,警政及兵 工厂由中日合办;给日本建造湖北、江西、广东之间的铁路权和在福建投资、筑路、开矿优先权。袁世 凯除对第五号条款声明“容日后协商
    • 14.
      五藴释义:梵语意译。佛教语。指色、受、想、行、识五者假合而成的身心。色为物质现象,其余四者为心理现象。佛教不承认灵魂实体,以为身心虽由五蕴假合而不无烦恼、轮迴。又名“五阴”、“五众”。
    • 15.
      交战团体释义:指一个国家内从事武装斗争,控制部分地区,并得到外国承认的集团。交战团体享有与交战国同等的权利,承担同等的义务。
    • 16.
      伏状释义:⒈承认罪状。⒉承认罪状的书面供词。
    • 17.
      伏罪释义:也作服罪。承认自 己的罪过。
    • 18.
      低头认罪释义:低下头承认自己的罪行。
    • 19.
      作准释义:⒈作数;算数儿。⒉准许;承认。
    • 20.
      供认不讳释义:供认:受审讯者承认所做的事情。 不讳:不忌讳;无所避讳。对所做的事无所避讳全部承认。

承认造句

1.既然他已经承认了错误,我们就可以不咎既往了。

2.他的努力付之东流,没有得到大家的承认

3.他父亲对他的批评教育,使他大梦初醒,他认识到有错不承认是非常错误的。

4.他俩各自承认了错误,握手言和了。

5.与其欲壑难填,倒不如自己先承认了。

6.必须承认,他福星高照,在通往荣华的道路上一帆风顺。

7.赵爷爷一番和风细雨的话才让小明承认了错误。

8.由于人证、物证俱在,他只有哑口无言,承认犯行。

9.同时也不得不承认在中欧的政治局势的差强人意。

10.承认政制发展须要三方面推进,一切最后都徒劳无功。

11.一些资深的政治家承认英国的移民政策是得不偿失的。

12.他不但不承认,反而支吾其词。

13.大丈夫敢作敢为,既然做了这种事,就应该站出来承认

14.我们做错事要勇敢地承认,不应该文过饰非。

15.既然他已承认并改正了错误,我们就可以既往不咎了。

16.这件事你不承认不行,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是赖不掉的。

17.直到现在,以日本首相为首的日本人还不肯承认历史,承认自己给其他邻国造成的伤害,他们这样只会玩火自焚。

18.在老师的教育下,他痛哭流涕地承认了错误。

19.她不承认世界有这些罪恶昭彰的过错。

20.他不承认自己在草菅人命方面的那份罪责。

承认(chengre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承认是什么意思 承认读音 怎么读 承认,拼音是chéng rèn,承认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承认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