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历象 历象的意思
xiàng

历象

简体历象
繁体曆象
拼音lì xiàng
注音ㄌ一ˋ ㄒ一ㄤ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ì,(1) 经过。【组词】:经历。来历。阅历。历尽甘苦。(2) 经过了的。【组词】:历程。历代。历史。历来。(3) 遍、完全。【组词】:历览。历数(shǔ)。(4) 推算年、月、日和节气的方法。【组词】:历法。

xiàng,(1) 哺乳动物,是目前地球陆地上最大的哺乳类动物,多产在印度、非洲等热带地区,门牙极长,可用于雕刻成器皿或艺术品。【组词】:象牙。象牙宝塔(喻脱离群众和生活的文学家、艺术家的小天地)。(2) 形状,样子。【组词】:形象。景象。气象。现象。想象。象征。万象更新。象声。象形。

基本含义

指历史上的事实和事件。

历象的意思

历象 [lì xiàng]

1. 参见:历象,历象。

历象 引证解释

⒈ 推算观测天体的运行。历,一本作“厤”。参见“歷象”。

《汉书·律历志上》:“《书》曰:‘乃命 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

⒉ 历法,天文星象。参见“歷象”。亦作“厤象”。

《后汉书·律历志中》:“祖 尧 岱宗,同律度量,考在璣衡,以正历象,庶乎有益。”
唐玄宗 《春晚宴两相及礼官丽正殿学士》诗:“阴阳调历象,礼乐报玄穹。”

⒊ 推算观测天体的运行。

《书·尧典》:“乃命 羲和,钦若昊天,厤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省事》:“歷象之要,可以晷景测之。”

⒋ 历法;天文星象。

《后汉书·方术传上·谢夷吾》:“宜当拔擢,使登鼎司,上令三辰顺轨於歷象,下使五品咸训于嘉时。”
宋 陈善 《扪虱新话·易数》:“大抵《易》之为书,无所不有,或以歷象,或以卜筮,盖不但性命之説也。”


国语词典

历象 [lì xiàng]

⒈ 日、月、星辰运行的天象。

唐·玄宗〈春晚宴两相及礼官丽正殿学士探得风字〉诗:「阴阳调历象,礼乐报玄穹。」

⒉ 以历数、天象为对象来推算和观测。

《书经·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


历象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二史释义:⒈左史与右史。 汉 荀悦《申鉴·时事》:“朝有二史:左史记言,右史记动。”⒉太史与国史。自 东汉,史官与历官始分为二职,以后历代相沿,惟 辽 设国史馆,合二职为一。《辽史·历象志下》:“古者太史掌正岁年以敍事,国史以事繫日,以日、月、时繫年。时月不正,则敍事不一,故二史合为一官。”
    • 2.
      历家释义:⒈历数家。研究历法的人。⒉专门观测推算历象的人。
    • 3.
      古今图书集成释义:大型类书。 原名《古 今图书汇编》。清康熙时陈梦雷等原辑,雍正时命蒋廷锡等重新编校,改为此名。一万卷,目录四十卷,分历象、方舆、明伦、博物、理学、经济六编,下分三十二典,六千一百零九部。每部先汇考,次总 论,有图表、列传、艺文、纪事、杂录、外编等项目。内容广泛,资料丰富。
    • 4.
      应律释义:⒈应合乐律。 ⒉应合历象。
    • 5.
      瑞历释义:历象。天体运行的现象。
    • 6.
      祥历释义:祥瑞的历象。
    • 7.
      算历释义:⒈见“算历”。⒉亦作“算歷”。算法与历象。
    • 8.
      议历所释义:宋 代掌管天文历象的官署名。
    • 9.
      酺醵释义:聚会饮食。出钱为醵,出食为酺。汉 刘向《列女传·鲁之师母》:“妾恐其酺醵醉饱,人情所有也。”唐 吕渭《皇帝移晦日为中和节》诗:“历象千年正,酺醵四海多。”清 吴伟业《哭志衍》诗:“三军赐酺醵,賨旅给犀渠。”

历象(lixi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历象是什么意思 历象读音 怎么读 历象,拼音是lì xiàng,历象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历象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