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格物 格物的意思

格物

简体格物
繁体
拼音gé wù
注音ㄍㄜˊ 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é gē,(1) 划分成的空栏和框子。【组词】:格子纸。方格儿布。(2) 法式,标准。【组词】:格局。格律。格式。格言。合格。资格。(3) 表现出来的品质。【组词】:格调。风格。人格。国格。性格。(4) 阻碍,隔阂。【组词】:格格不入。(5) 击,打。【组词】:格斗。格杀。(6) 推究。【组词】:格致。(7) 树的长枝。(8) 至,来。【组词】:格于上下。(9) 感通。【组词】:格于皇天。(10) 变革,纠正。【组词】:格非。(11) 某些语言中的语法范畴。

wù,(1) 人以外的具体的东西。【组词】:事物。生物。物体。货物。礼物。文物。物价。物质。地大物博。物极必反。(2) 内容,实质。【组词】:言之有物。(3) 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例句】:物议(群众的批评)。待人接物。物望所归(众望所归)。

基本含义

通过观察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来认识和理解世界。

格物的意思

格物 [gé wù]

1. 穷究事物的道理。

格物致知。

[ study the phenomena of nature; ]

2. 纠正人的行为。

[ correct; ]

格物 引证解释

⒈ 推究事物之理。

《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宋 苏轼 《谢兼侍读表》:“恭惟皇帝陛下圣神格物, 文 武 宪邦。”
明 王鏊 《震泽长语·经传》:“盖知物之本末始终,而造能得之地,是格物之义也。”
鲁迅 《伪自由书·透底》:“于是要知道地球是圆的,人人都要自己去环游地球一周;要制造汽机的,也要先坐在开水壶前格物。”

⒉ 犹正人。纠正人的行为。

《三国志·魏志·和洽传》:“俭素过中,自以处身则可,以此节格物,所失或多。”
唐 刘禹锡 《天平军节度使厅壁记》:“示菲约以裕人,信赏罚以格物。”

⒊ 清 末称西洋自然科学为“格物”。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旋据总教习 丁韙良 申称:‘单内(俄文书籍图説)天算、地理、格物、医学等书,或六十年前或百餘年前所载,不如新书之详备。’”
严复 《原强》:“二百年来,西洋自测算格物之学大行,製作之精,实为亘古所未有。”


国语词典

格物 [gé wù]

⒈ 穷究事物的道理。

《礼记·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宋·苏轼〈谢兼侍读表〉:「恭惟皇帝陛下,圣神格物,文武宪邦。」

⒉ 纠正人的行为。

《三国志·卷二三·魏书·和洽传》:「俭素过中,自以处身则可,以此节格物,所失或多。」
唐·刘禹锡〈天平军节度使厅壁记〉:「示菲约以裕人,信赏罚以格物。」


格物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理释义:⒈同一准则。《吕氏春秋·审分》:“夫治身与治国,一理之术也。”高诱 注:“身治则国治,故曰一理之术也。”《文选·陆机<五等诸侯论>》:“然则八代之制,几可以一理贯。”刘良 注:“一理谓合典则也。”《二程遗书》卷十八:“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一物须有一理。”明 胡居仁《居业录·心性》:“天地人物,分虽不同,同此一理。”⒉一个道理。南朝 梁 刘孝标《辨命论》:“非可以一理徵,非可以一途验。”宋 真德秀《问格物致知》:“万物各具一理,万理同出一原。”《宣和遗事》前集:“看破治乱两途,不出阴阳一理。”⒊
    • 2.
      七十二候释义:古代以五日为一候,一月六候,三候为一节气。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共七十二候。它是根据动物、植物或其他自然现象变化的征候,说明节气变化,作为农事活动的依据。《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七十二候纵説万类不齐,那礼家记事者,何以就敢毅然断为‘爵入大水为蛤’哉?此格物之所以难也。”按,七十二候之说,最初见于《逸周书》、《吕氏春秋》十二纪,汉 儒列于《礼记·月令》,又见于《淮南子·时则训》,《魏书》始入《律历志》。但各书所举月令物候互有出入,即 唐 王冰 注《素问》所引《吕氏春秋》七十二候,亦与今本《吕氏春秋》及历中所载
    • 3.
      中体西用释义: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略语。是19世纪60年代以后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中学”指以三纲八目即明德、新民、止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指近代传入中国的自然科学和商务、教育、外贸、万国公法等社会科学。它主张在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上,采用西方造船炮、修铁路、开矿山、架电线等自然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具体办法来挽救统治危机。
    • 4.
      咎征释义:过失的报应;灾祸应验。《书·洪范》:“曰咎徵:曰狂,恒雨若;曰僭,恒暘若。”蔡沉 集传:“某事失,则某咎徵应。”晋 袁宏《后汉纪·顺帝纪下》:“惧羣臣奢泰,昬迷典式,自下逼上,用速咎徵。”唐 李邕《赠歙州刺史叶公神道碑》:“入自卧内,问以咎徵。”严复《<原富>按语》:“閲今而考古,格物而致知,必求真实而后已者……夫非妖祥咎徵之谓也。”
    • 5.
      四句教释义:亦即明朝哲学家王阳明(王守仁)晚年所述的“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四句,一般视此四句为王对其大半生学术思想的概括性论述。
    • 6.
      心诚则灵释义:心诚则灵,指用心专一,恭敬于事,则能获得灵验。其如《礼记》中所讲的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一样,只要虔心诚意,就能产生灵验;只要有坚定的信念,正确的心态,愿望就会实现,这就是心诚则灵。到目前为止,佛教中的礼佛者更是以“心诚则灵”来形容拜佛求签者的心意。
    • 7.
      攘夷释义:抗拒异族入侵。元 刘壎《隐居通议·文章八》:“荐绅先生方且雍雍然,峩峩然,交诵致知格物之微言,深赞攘夷復土之伟画。”陈去病《哭梦逋老友》诗:“同甫 当年负盛名,挥毫惊起攘夷声。”
    • 8.
      格术释义:格物之术。研究自然现象的学问。
    • 9.
      格物释义:推究事物的道理:格物致知。
    • 10.
      格物致理释义: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致理:达到明白事理并加以运用的程度。 格物致理指推究事物的道理,达到明白并加以运用的程度。
    • 11.
      格物致知释义:中国古代哲学的认识论命题。《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朱熹承认接触事物(格物)是获得知识(致知)的方法,但又认为心被人欲所蒙蔽,所以知识不够完备。只要通过格物的功夫,去掉人欲,对于天地万物之理就无所不知了。颜元把格物解释为“犯手(动手)实做其事”,认为“手格其物而后知至”,肯定行先于知,这是朴素的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
    • 12.
      格物论释义:“格物”指“格物穷理”。
    • 13.
      格竹释义:指 明 王守仁 就竹子推究事物原理之事。明 钱德洪《王文成公年谱》:“二十一岁在 越 ……是年为 宋 儒格物之学,先生始侍 龙山公 于京师徧求 考亭 遗书读之。一日,思先儒谓众物必有表里精麄,一草一木皆涵至理。官署中多竹,即取竹格之,沉思其理不得,遂遇疾。先生自委圣贤有分,乃随世就辞章之学。”清 魏源《王文成公赞》:“朱子 格物何曾教人格竹,此亦《语録》之一病。”严复《救亡决论》:“前 明 姚江 王伯安,儒者之最有功业者也,格窗前一竿竹,七日病生。”
    • 14.
      格致释义:⒈格物致知的略语。⒉清末讲西学的人对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统称。
    • 15.
      格量释义:⒈品格器量。 《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玄 格量弘济,临斩东市,颜色不变,举动自若。”晋 袁宏《后汉纪·灵帝纪中》:“然其愷悌玄澹,格量高俊,含弘博恕,忠粹篤诚;非今之人,三代士也。”⒉推究、衡量。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献四·穆文简论格物》:“考之内典,隋 智顗《法华经文句》解《分别功德品》云:格量功德。又云:格量多少。其一篇内,格量字甚多。”
    • 16.
      消兵释义:⒈销兵。 销熔兵器。唐 顾况《乐府》:“《国风》新正乐,农器近消兵。”⒉销兵。销毁兵器。表示偃武修文。宋 苏轼《郊祀庆成诗》:“无心斯格物,克己自消兵。”一本作“销兵”。⒊减少兵员。唐穆宗 时,萧俛 与 段文昌 当国,谓四方无虞,劝帝密诏天下镇兵,每年百人之中,限八人逃死,谓之“消兵”。见《旧唐书·萧俛传》。《新唐书》则谓每十人岁限一人逃死不补,谓之“销兵”。
    • 17.
      统括释义:总括。《魏书·封轨传》:“封 生之於经义,非但章句可奇,其标明纲格,统括大归,吾所弗如者多矣。”明 王守仁《传习录》卷中:“凡某之所谓格物,其於 朱子 九条之説,皆包罗统括於其中。”冯自由《兴中会时期之革命同志》:“故从甲午冬至乙巳六月之十年间,可以统括称之曰兴中会革命时期。”
    • 18.
      致知释义:儒家哲学用语。 语出《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历代儒家学者对此有不同解释。
    • 19.
      酽醋释义:浓醋。 宋 苏轼《格物粗谈·韵藉》:“金笺及扇面误字,以釅醋或酱油用新笔蘸洗,或灯心揩之即去。”宋 朱弁《曲洧旧闻》卷四:“峻极上院 尝於其院东凿井,经年纔深丈许……法当积薪其中然之,乘热沃以釅醋,然后施工。”清 赵翼《两臂风痹复发》诗:“酸疑釅醋淬,痛甚顽石擣。”
    • 20.
      鬼雀释义:乌鸦之一种。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禽鸟上·乌鸦》:“《格物总论》:鸦之种类亦繁,有大喙,乃白颈,而不能反哺者,南人谓之鬼雀,鸣则凶咎。”

格物(gew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格物是什么意思 格物读音 怎么读 格物,拼音是gé wù,格物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格物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