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屋 [qiáng wū]
1. 房屋。
3. 指墙和屋顶等建筑物的外表部分。
墙屋 引证解释
⒈ 房屋。
引《诗·小雅·十月之交》:“彻我墙屋,田卒污莱。”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叔孙 所馆者,虽一日必葺其墙屋,去之如始至。”
《孟子·离娄下》:“脩我墙屋,我将反。”
唐 白居易 《湓浦竹》诗:“剖劈青瑯玕,家家盖墙屋。”
⒉ 指墙和屋顶等建筑物的外表部分。
引《国语·晋语六》:“人之有冠,犹宫室之有墙屋也,粪除而已,又何加焉。”
墙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日必葺释义:谓虽暂时居住亦必修补墙、屋。《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叔孙 ( 叔孙婼 )所舘者,虽一日,必葺其墙屋,去之如始至。” 明 丘濬 《大学衍义补·备规制·宫阙之居》:“ 宋太祖 开宝 二年,詔曰:‘一日必葺,昔贤之能事。’”
- 2.
墙屋释义:⒈房屋。《诗·小雅·十月之交》:“彻我墙屋,田卒污莱。”《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叔孙 所馆者,虽一日必葺其墙屋,去之如始至。”《孟子·离娄下》:“脩我墙屋,我将反。”唐 白居易《湓浦竹》诗:“剖劈青瑯玕,家家盖墙屋。”⒉指墙和屋顶等建筑物的外表部分。《国语·晋语六》:“人之有冠,犹宫室之有墙屋也,粪除而已,又何加焉。”
- 3.
槐市释义:汉 代 长安 读书人聚会、贸易之市。 因其地多槐而得名。后借指学宫,学舍。据《三辅黄图》载:“仓之北,为槐市,列槐树数百行为队,无墙屋,诸生塑望会此市,各持其郡所出货物及经传书记、笙磬乐器相与买卖。”南朝 梁元帝《皇太子讲学碑》:“转金路而下辟雍,晬玉裕而经槐市。”唐 武元衡《酬谈校书长安秋夜对月寄诸故旧》诗:“蓬山高价传新韵,槐市芳年挹盛名。”宋 苏轼《次韵徐积》:“但见中年隐槐市,岂知平日赋兰臺。”
- 4.
蜃炭释义:即蜃灰。一说,蜃灰与木炭。《周礼·秋官·赤犮氏》:“掌除墙屋,以蜃炭攻之。”郑玄 注:“除墙屋者,除虫豸藏逃其中者。蜃,大蛤也,捣其炭以坋之则走。”孙诒让 正义:“《掌蜃》注谓蜃炭可以御湿,盖兼可以杀虫,故擣其炭为灰,以被墙屋而攻之,则虫豸畏其气而走避也。”《左传·成公二年》:“宋文公 卒,始厚葬,用蜃炭。”杜预 注:“烧蛤为炭以瘞壙,多埋车马,用人从葬。”杨伯峻 注:“蜃即用蜃烧成之灰,炭乃木炭,此二物置于墓穴,用以吸收潮湿。”《三国志·魏志·常林传》“旹 弟 静 绍封”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魏
- 5.
除墙屋释义:指清除墙屋中的虫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