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曲 [huán qǔ]
1. 弯曲,曲折。
环曲 引证解释
⒈ 弯曲,曲折。
引唐 韩偓 《海山记》:“﹝ 隋煬帝 ﹞製湖上曲《望江南》八闋云:‘……环曲岸,阴覆画桥低。’”
元 韦居安 《美人对镜歌》:“玉奩脱覆光烁人,洞房环曲惊晓春。”
明 王秀楚 《扬州十日记》:“由田陌至深巷一箭地,环曲以出大街。”
环曲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日曲水释义:指三月三日聚集在环曲水渠之旁进行的流觞宴饮活动。
- 2.
回塘释义:⒈环曲的水池。 ⒉亦作“廻塘”。曲折的堤岸。⒊回曲的水池。
- 3.
曲水释义:古代风俗,于农历三月上巳日(上旬的巳日,魏 晋 以后始固定为三月三日)就水滨宴饮,认为可祓除不祥,后人因引水环曲成渠,流觞取饮,相与为乐,称为曲水。
- 4.
泛酒释义:⒈亦作“泛酒”。古代风俗。每逢三月三日,宴饮于环曲的水渠旁,浮酒杯于水上,任其飘流,停则取饮,相与为乐,谓之“汎酒”。⒉古人用于重阳或端午宴饮的酒,多以菖蒲或菊花等浸泡,因称“汎酒”。
- 5.
流觞曲水释义:古代习俗,每逢夏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三国 魏 以后定为夏历三月初三日),人们于水边相聚宴饮,认为可祓除不祥。后人仿行,于环曲的水流旁宴集,在水的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饮,称为“流觞曲水”。晋 王羲之《兰亭集序》:“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觴曲水。”宋 苏轼《和王胜之》之二:“流觴曲水无多日,更作新诗继永和。”冰心《寄小读者》二三:“流觞曲水,不但仿古人馀韵,而且有趣。”亦作“流杯曲水”。南朝 梁 宗懔《荆楚岁时记》:“三月三日,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杯曲水之饮。”亦省作
- 6.
浮觞释义:⒈古人每逢三月上旬的巳日在环曲的水渠旁集会,在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饮,称“浮觴”。 ⒉指饮酒。
- 7.
环杖释义:犹藜杖。 隐士所持的手杖,杖柄环曲,故名。
- 8.
盘折释义:⒈盘折:回环曲折。⒉盤摺:犹佶屈。曲折而不通畅。
- 9.
胶戾释义:⒈回环曲折。⒉乖戾。
- 10.
蟠屈释义:⒈盘旋屈曲;回环曲折。⒉抑郁纠结。
- 11.
行杯释义:⒈流觞,流杯。古代风俗,每逢三月上旬巳日,于环曲的水渠边高会,置酒杯于水的上流,杯流行停于谁前,谁便取饮。⒉指传杯饮酒。
- 12.
轘曲释义:回环曲折。
- 13.
轘辕释义:⒈形势险要的道路。⒉即轘辕山,在河南省偃师县东南,巩县西南,登封县西北,山路环曲夺险,古称轘辕道。⒊关名,在河南轘辕山。⒋轘辕之险,滥车之水。--《集韵》
- 14.
驾鹊释义:传说 牛郎、织女 分居天河两岸,每年七夕,喜鹊飞临天河,汇聚成桥,使之相会。事见《岁华纪丽·七夕》注引 汉 应劭《风俗通》。后因以“驾鹊”为七夕的典实。宋 吴儆《虞美人·七夕》词:“飞桥驾鹊天津阔,云驭看看发。”明 张煌言《七夕微雨》诗:“天上何常须驾鹊,人间那得似牵牛。”亦作“驾乌鹊”。清 洪昇《金环曲》:“至性由来动彼苍,一夜银河驾乌鹊。”
- 15.
骈集释义:凑集;聚会。《坛经·忏悔品》:“时大师见 广 韶 洎四方之庶,駢集山中听法。”宋 秦观《清和先生传》:“所居冠盖駢集,宾客号呶。”明 蒋一葵《长安客话·潞河》:“自 潞河 南至 长店 四十里,水势环曲,官船客舫,漕运舟航,駢集於此。”黄远庸《北京之新年》:“京中向例新年于 香厂 中设市场,为游人士女骈集之地,百货林立,诸戏杂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