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天邑 天邑的意思
tiān

天邑

简体天邑
繁体
拼音tiān yì
注音ㄊ一ㄢ 一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iān,(1)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组词】:天空。天际。天罡(北斗星)。天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天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2) 在上面。【例句】:天头(书页上面的空白)。(3) 气候。【组词】:天气。天冷。(4) 季节,时节。【组词】:冬天。(5) 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组词】:今天。(6) 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组词】:天上。天宫。(7) 自然界。【组词】:天堑。天时。天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8) 〔天干(gān)〕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两类,天干共十字。【例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十干”。(9) 自然的、生成的。【组词】:天然。天性。天职(应尽的职责)。天才(①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突出的聪明智慧;②有这种才能的人)。天伦之乐。

yì,(1) 城市,都城。【组词】:城邑。都邑。(2) 旧指县。【例句】:邑人(同乡的人)。邑庠(明清时称县学)。邑宰。(3) 古代诸侯分给大夫的封地。【组词】:采邑。(4) 古同“悒”,愁闷不安。

基本含义

指天空中的星辰宇宙,也引申为广阔无垠的世界。

天邑的意思

天邑 [tiān yì]

1. 谓帝王之都。指京都。

天邑 引证解释

⒈ 谓帝王之都。指京都。

《书·多士》:“予一人惟听用德,肆予敢求尔于天邑 商。”
《文选·班固<典引>》:“至于参五 华夏,京迁 镐 亳,遂自北面,虎螭其师,革灭天邑。”
蔡邕 注:“天邑,天子邑也。”
唐 王勃 《梓州玄武县福会寺碑》:“既而拂衣华族,入天邑而观光。”
明 唐顺之 《游龙门》诗:“水同 瀍 涧 縈天邑,山接 崤 函 锁帝臺。”
清 侯方域 《定鼎说》:“稽 汉 都 渭 涘,定以天邑。”


国语词典

天邑 [tiān yì]

⒈ 上天所建立的国家。比喻天子所在的京都。

《晋书·卷六五·王导传·史臣曰》:「于是王敦内侮,凭天邑而狼顾。」
《文选·张衡·西京赋》:「天启其心,人綦之谋,及帝图时,意亦有虑乎神祇,宜其可定以为天邑。」


天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凶族释义:原指与 尧 舜 部族敌对的四个部落。后亦泛称敌对的民族或恶人。《左传·文公十八年》:“舜 臣 尧,宾于四门,流四凶族,浑敦、穷奇、檮杌、饕餮,投诸四裔,以御螭魅。”汉 徐干《中论·智行》:“若非 尧,则裔土多凶族,兆民长愁苦矣。”晋 陆机《五等诸侯论》:“在 周 之衰,难兴王室,放命者七臣,干位者三子,嗣王委其九鼎,凶族据其天邑。”《北齐书·幼主纪论》:“武平 在御,弥见沦胥,罕接朝士,不亲政事,一日万机,委诸凶族。”
    • 2.
      听用释义:⒈听从并予采用或任用。《书·多士》:“予一人惟听用德,肆予敢求尔于天邑 商。”孔 传:“言我 周 亦法 殷 家,惟听用有德。”《诗·大雅·抑》:“於乎小子,告尔旧止,听用我谋,庶无大悔。”《史记·商君列传》:“王即不听用 鞅,必杀之,无令出境。”宋 周煇《清波杂志》卷五:“高宗 临朝,尝曰:‘朕即位听用非人,至今痛恨之。’”⒉听候使用或任用。明 罗贯中《风云会》第二折:“某一向就在军门听用。”《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奉圣旨:权 某准回籍调理,病痊赴京听用。”京剧《杨门女将·灵堂》:“太君,此番出征,老朽虽
    • 3.
      大邑释义:⒈犹大邦。殷 周 时尊称上国之词。亦用以自称。《书·武成》:“天休震动,用附我大邑 周。”《孟子·滕文公下》:“惟臣附于大邑 周。”杨伯峻 注:“甲文中有‘大邑 商’‘天邑 周’之辞。金文中亦有‘大邑 周’之辞,不仅别人尊之如此称呼,自称亦如此(‘大邑’即‘天邑’)。”⒉古称王畿、侯国、大夫采地曰邑;尊大之,称“大邑”。《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⒊大的都邑或都会。《书·多士》:“今朕作大邑于兹 洛。”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建天京于金陵论》:“通都大邑,无非名胜之区;建极
    • 4.
      朝化释义:朝廷的政教和风化。 《三国志·蜀志·马超传》:“其明宣朝化,怀保远邇,肃慎赏罚,以篤 汉 祜,以对于天下。”《晋书·四夷传序》:“既而 惠皇 失德,中宗 迁播,凶徒分据,天邑倾沦,朝化所覃,江 外而已。”《北史·韩禽传》:“申国威於万里,宣朝化於一隅,使东南之人俱出汤火,数百年贼旬日廓清,专是公之功也。”

天邑(tiany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天邑是什么意思 天邑读音 怎么读 天邑,拼音是tiān yì,天邑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天邑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