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围 [jí wéi]
1. 指科举时代的考场。用荆棘圈成的场地。
棘围 引证解释
⒈ 指科举时代的考场。 唐、五代 试士,以棘围试院以防弊端,故称。参阅《通典·选举三》。
引宋 黄庭坚 《博士王扬休碾密云龙同事十三人饮之戏作》诗:“棘围深锁 武成宫,谈天进士雕虚空。”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将棘围守暖,把铁砚磨穿。”
清 钮琇 《觚賸·洪庙神梦》:“谓掇科第如拾芥,而久困棘围,年将四十,始举於乡。”
⒉ 用荆棘圈成的场地。
引《新唐书·柳子华传》:“﹝ 柳 ﹞为 昭应 令,检校金部郎中、脩宫使。设棘围於市,徇邑中曰:‘民有得 华清 瓦石材用,投围中,踰三日不还者死。’不终日,已上积矣。营办略足。”
《宋史·李仕衡传》:“前守捕群盗妻子寘棘围, 仕衡 至,悉纵罢之使去。”
国语词典
棘围 [jí wéi]
⒈ 用荆棘围成的场所。
引《新唐书·卷一六三·柳公绰传》:「检校金部郎中、修宫使,设棘围于市。」
⒉ 科举时代的考场。
引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将棘围守暖,把铁砚磨穿。」
棘围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棘围释义:⒈指科举时代的考场。唐、五代 试士,以棘围试院以防弊端,故称。宋 黄庭坚《博士王扬休碾密云龙同事十三人饮之戏作》诗:“棘围深锁 武成宫,谈天进士雕虚空。”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将棘围守暖,把铁砚磨穿。”清 钮琇《觚賸·洪庙神梦》:“谓掇科第如拾芥,而久困棘围,年将四十,始举於乡。”参阅《通典·选举三》。⒉用荆棘圈成的场地。《新唐书·柳子华传》:“﹝ 柳 ﹞为 昭应 令,检校金部郎中、脩宫使。设棘围於市,徇邑中曰:‘民有得 华清 瓦石材用,投围中,踰三日不还者死。’不终日,已上积矣。营办略足。
- 2.
棘塲释义:考场。清 昭槤《啸亭杂录·阿尔萨》:“朝廷奚必置棘塲,三载间取若干无用人,以为殃民误国之具?”参见“棘围”。
- 3.
棘篱释义:⒈用荆棘作成的篱笆。⒉犹棘围。指科举时代的试院。
- 4.
棘闱释义:⒈春秋 楚 棘邑 之门。 《左传·昭公十三年》:“﹝ 申亥 ﹞乃求王,遇诸 棘 闈以归。夏五月癸亥,王縊于芋尹 申亥氏。”杜预 注:“棘,里名。闈,门也。”元 岑安卿《予观近时诗人往往有以前代台名为赋者辄用效颦·章华台》诗:“棘 闈深闭魂魄飞,申亥 负尸理浅土。”⒉棘围。宋 洪迈《夷坚甲志·胡克己梦》:“吾梦棘闈晨启,它人未暇进,独先入坐堂上,今兹必首选。”明 汪廷讷《种玉记·登隽》:“昨日里对策棘闈,今日里策名天府。”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士阶条例》:“棘闈应试之人,天囯干城之选。”参见“棘围”
- 5.
棘院释义:科举时代的试院。 古代试士,用棘围试院,以防止弊端,故称。
- 6.
程试释义:⒈按规定的程式考试。 后多指科举铨叙考试。三国 吴 韦昭《博弈论》:“博选良才,旌简髦俊,设程试之科,垂金爵之赏。”宋 叶适《定山瓜步石跋三堡坞状》:“其间有强壮者,稍加劝募,给之弓弩,教以习射,时命程试,利以赏激。”《金史·选举志一》:“贞元 元年,定贡举程试条理格法。”⒉程试之文卷。唐 李绰《尚书故实》:“郭侍郎 尝寳惜法书一卷,每随身携往。初应举,就杂文试,写毕夜色犹早,以纸缄裹置於篋中。及纳试而误纳所寳书帖。却归铺,於烛笼下取书帖观览,则程试宛在篋中。遽惊嗟,计无所出。来往於棘围门外,见一老吏,询
- 7.
领乡荐释义:谓乡试中举。清 金农《怀甬东邢十九秋试》诗之二:“料尔今番领乡荐,三杯仙露换麻衣。”严复《救亡决论》:“又如是而领乡荐矣,则其效可以覬民社。”亦省作“领荐”。明 都穆《都公谭纂》卷下:“后一人果以父丧不得入试,一人果以是年领荐。”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司文郎》:“数日榜放,生竟领荐。”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棘围志异》:“汝祖宗有阴德,今科当领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