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ù,(1) 捆住,系。【组词】:束缚。束装(整理行装)。束发(fà)。束之高阁。束手无策。(2) 量词,用于捆在一起的东西。【例句】:束修(十条干肉,原指学生送给老师的礼物,后指给老师的报酬)。(3) 聚集成一条的东西。【组词】:光束。电子束。(4) 控制,限制。【组词】:束身。无拘无束。(5) 事情的结末。【组词】:收束。结束。(6) 姓。
shǒu,(1) 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组词】:手心。棘手(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着(zhuó)手(开始做,动手)。手不释卷。(2) 拿着。【组词】:人手一册。(3) 亲自动手。【组词】:手稿。手迹。手令。手书(a.笔迹;b.亲笔书信)。(4) 技能、本领。【例句】:手法(技巧,方法)。手段。留一手。(5) 做某种事情或擅长某种技能的人。【组词】:国手。扒手。生产能手。(6) 小巧易拿的。【组词】:手枪。手册。
1. 捆住了手,比喻毫无办法。
例束手无策。
英[ have one's hands tied; helpless; ]
2. 指不抵抗;投降。
例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资治通鉴》
⒈ 捆绑双手。
引《史记·春申君列传》:“父子老弱係脰束手为羣虏者相及於路。”
《旧唐书·懿宗纪》:“便令押衙 李词 等各脱下衣甲,防虞官健束手被斩者八百餘人。”
⒉ 表示停止抵抗。
引《汉书·赵广汉传》:“﹝ 广汉 ﹞使 长安 丞 龚奢 叩堂户晓贼,曰:‘……释质,束手,得善相遇,幸逢赦令,或时解脱。’”
三国 魏 曹操 《与孙权书》:“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 刘琮 束手。”
宋 苏轼 《表忠观碑》:“兵至城下,力屈势穷,然后束手。”
⒊ 表示无计可施。
引唐 李白 《武昌宰韩君去思颂碑》:“未下车,人惧之;既下车,人悦之。惠如春风,三月大化。姦吏束手,豪宗侧目。”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元符 中皇子 邓王 生月餘,得癎疾,危甚,羣医束手。”
清 郑燮 《思归行》:“臣幼读书史,散漫无主张……所以遇烦剧,束手徒周章。”
唐弢 《琐记》:“一个政权到了对外屈服,对内束手,只知道杀人、放火、禁书、掳钱的时候,离末日也就不远了。”
⒋ 拱手。
引五代 崔道融 《羯鼓》诗:“华清宫 里打撩声,供奉丝簧束手听。”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董如彪》:“狐突至 如彪 马前,逡巡欲遁。 董(董恒 )急呼 如彪 射之。 如彪 但束手笑,狐遂逸去。”
⒈ 无计可施。
引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皇子邓王生月余,得痫疾,危甚,群医束手。」
《三国演义·第四三回》:「旄麾南指,刘琮束手;荆襄之民,望风归顺。」
⒉ 不再抵抗。
引《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您若会事之时,束手归降。」
《三国演义·第一〇回》:「曹兵既至,岂可束手待死!」
1.骑行途中车坏了,又没有工具,就连我心目中无所不能的爸爸也是束手无策。
2.部队没有后援,他们只得束手待毙。
3.在困难面前,他不是长吁短叹,束手等待,而是知难而进,奋力向前。
4.没有想到的是,他居然丧尽天良,草菅人命,在束手被擒之前伤害了整整十一条性命!
5.在众目睽睽之下,罪犯无处可逃,只得束手就擒。
6.日军大举入侵我国时,有的人投笔从戎,保家卫国,有的人却楚囚对泣,束手待毙。
7.像他这样冥顽不灵的学生,老师束手无策。
8.与其束手就擒,不如决一死战。
9.这事我已束手无策,你们另请高明吧!
10.这些人被当场查获吸食毒品,哑口无言,只好束手就擒。
11.警方已布下了天罗地网,歹徒只得束手就擒。
12.警方已布下了天罗地网,歹徒只有束手就擒。
13.单位发不了工资,他愁眉苦脸,束手无策。
14.在警察叔叔的包围下,这两个歹徒只能乖乖地束手就擒。
15.罪犯被我公安战士追得走投无路,只好束手就擒。
16.与其束手待毙,不如拼死一搏,也许还能闯出一条生路。
17.上半场甲队还作一些抵抗,下半场在乙队的强大攻势下,就只有束手就擒的份了。
18.敌军压境,我们要设法突围,不可束手待毙。
19.我们不能束手待毙,必须想个妥帖的办法脱离危险。
20.面对这突来的事件,大家面面相觑,束手无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