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围腰 围腰的意思
wéiyāo

围腰

简体围腰
繁体圍腰
拼音wéi yāo
注音ㄨㄟˊ 一ㄠ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wéi,(1) 环绕,四周拦挡起来。【组词】:围攻。围城。突围。解围。(2) 圈起来作拦阻或遮挡的东西。【组词】:围巾。围墙。围裙。(3) 四周。【组词】:外围。周围。(4) 量词(a.两手姆指和食指合拢的长度,如“腰大十围”;b.两两臂合拢的长度,如“树大五围”)。

yāo,(1) 胯上胁下的部分,在身体的中部。【组词】:腰板儿。腰杆子。腰背。腰身。腰肢。腰围。(2) 东西的中段,中间。【组词】:半山腰。(3) 中间狭小像腰部的地势。【组词】:土腰。海腰。(4) 裤、裙等围在腰上的部分。【组词】:裤腰。

基本含义

指对人或物的围绕保护,形容对某人或某物的关怀和保护。

围腰的意思

围腰 [wéi yāo]

1. 用来束腰或使腰部保暖的织物。也叫“围腰子”

[ waist warmer; lady's girdle; ]

2. 〈方〉:围裙。

[ apron; ]

围腰 引证解释

⒈ 腰围。

北周 庾信 《王昭君》诗:“围腰无一尺,垂泪有千行。緑衫承马汗,红袖拂秋霜。”

⒉ 即围裙。

《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围腰儿也不曾穿,中间儿还露着个雪白的大肚皮。”
艾芜 《人生哲学的一课》:“缠着洋面口袋改成围腰的伙计回答:‘一个铜板一个!’”


国语词典

围腰 [wéi yāo]

⒈ 妇女穿在腰上,用来束腰的东西。

《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围腰儿也不曾穿,中间还露著个雪白的大肚子。」

⒉ 腰围。

北周·庾信〈王昭君〉诗:「围腰无一尺,垂泪有千行。」

⒊ 古代一种系于腰间,遮于官服或礼服下裳前的服饰。


围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围腰释义:⒈用来束腰或使腰部保暖的织物。也叫围腰子。⒉〈方〉围裙。
    • 2.
      循带释义:围腰的衣带。
    • 3.
      桶裙释义:⒈西南地区仡佬、傣等少数民族的民族服装。明 田汝成《炎徼纪闻·犵狫》:“﹝犵狫﹞以布一幅横围腰间,旁无襞积,谓之桶裙。男女同制,花布者为花犵狫,红布者为红犵狫。”《新华日报》24:“街子上的摆夷男女,一个个穿着得整整齐齐,‘小菩萨’们(摆夷用来称呼青年姑娘们的)差不多一律是白色上衣,黑色桶裙。”⒉泛指圆桶状的裙子。
    • 4.
      横胖释义:意为一个人横向发展,身高胸围腰围臀围一比一比一比一。
    • 5.
      盘瑶盛装释义:盘瑶妇女盛装为典型的形制及装饰,服装的对襟、围腰、裤腿部位的装饰及图案较集中、细密,盘瑶衣襟图案由三种构成,一是“人公仔”,即人形纹样作直线排成一串;二是“十四节”,即以14针绣一小图形;三是“排到哭”,其意形容此类图案的难度,需要精湛的技艺和耐心挑出复杂的方形、菱形、条状等图案。
    • 6.
      镰刀煞释义:“镰刀煞”,风水学术语:是河流或道路形成的煞气,其形状实际和玉带围腰一样,只是受冲的位置不同。玉带围腰在弧形或弧形水这内侧,而镰刀煞则在其外围,亦即反弓处,形如镰刀,煞气相当凶,如镰刀般劈砍而来,道路就好像一把镰刀那样,割向家宅,故形成煞气。

围腰(weiy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围腰是什么意思 围腰读音 怎么读 围腰,拼音是wéi yāo,围腰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围腰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