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严 [shēn yán]
1. 深邃严密。
2. 指深沉庄严。
4. 谓极为严格。
深严 引证解释
⒈ 深邃严密。
引唐 李绰 《尚书故实》:“自柜而入,则别有幽房邃阁,詰曲深严。”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九:“贾黄中 ‘青纶辉映轻前古,丹地深严隔世尘’……灿然有贵气。”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二:“观此情形,必非内庭深严邃密之地。”
⒉ 指深沉庄严。
引宋 苏轼 《策略五》:“及至后世,坏先王之法,安於逸乐而恶闻其过,是以养尊而自高,务为深严,使天下拱手,以貌相承而心不服。”
⒊ 谓极为严格。
引《金史·文艺传下·王庭筠》:“﹝ 庭筠 ﹞为文能道所欲言,暮年诗律深严,七言长篇尤工险韵。”
深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加剧释义:加深严重程度:病势加剧。矛盾加剧。
- 2.
审重释义:慎重;审慎持重。宋 岳飞《奏乞本军进讨刘豫札子》:“陛下审重此举,累年於兹,虽尝分命将臣,鼎峙 江 汉,而皆仅令自守以待敌,不敢远攻而求胜。”《续资治通鉴·宋太祖乾德元年》:“帝谓宰相曰:‘北门深严,当择审重士处之。’”
- 3.
柏府释义:亦作“栢府”。御史府的别称。明 陈琏《骢马赋》:“柏府深严,兰臺清閟。”明 唐顺之《赠陈佥事约之生日》诗:“官迁栢府多推望,经絶韦编不待年。”清 钮琇《觚賸·姜郎》:“蓬池月鹿,以青狐之裘至;柏府云鸥,以紫貂之冠至。”参见“柏臺”。
- 4.
深严释义:⒈深邃严密。唐 李绰《尚书故实》:“自柜而入,则别有幽房邃阁,詰曲深严。”宋 陈鹄《耆旧续闻》卷九:“贾黄中‘青纶辉映轻前古,丹地深严隔世尘’……灿然有贵气。”清 阮葵生《茶馀客话》卷二:“观此情形,必非内庭深严邃密之地。”⒉指深沉庄严。宋 苏轼《策略五》:“及至后世,坏先王之法,安於逸乐而恶闻其过,是以养尊而自高,务为深严,使天下拱手,以貌相承而心不服。”⒊谓极为严格。《金史·文艺传下·王庭筠》:“﹝ 庭筠 ﹞为文能道所欲言,暮年诗律深严,七言长篇尤工险韵。”
- 5.
火繖释义:同“火伞”。 宋 刘克庄《卜算子·茉莉》词:“相对炎官火繖中,便有清凉意。”宋 杨万里《夏夜月下独酌》诗:“明朝火繖上,别作一经营。”清 赵翼《苦热》诗:“火繖当空气益炎,避炎何处觅深严。”
- 6.
煦育释义:抚育;养育。唐 方干《除夜》诗:“煦育诚非远,阳和又欲昇。”唐 司空图《成均赋》:“非简节繁文之制,不用於明庭;非崇严煦育之姿,不传於委巷。”宋 曾巩《代皇子免延安郡王第二表》:“若臣者夙依煦育,生处深严。”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人心之固,斯诚列祖列宗及我皇上深仁厚泽,涵濡煦育数百年而得此。”
- 7.
符竹释义:《汉书·文帝纪》:“﹝二年﹞九月,初与郡守为铜虎符、竹使符。”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铜虎符第一至第五,国家当发兵遣使者,至郡合符,符合乃听受之。竹使符皆以竹箭五枚,长五寸,鐫刻篆书,第一至第五。”后因以“符竹”指郡守职权。唐 刘禹锡《苏州谢上表》:“优詔忽临,又委之符竹。”宋 王禹偁《谢除翰林学士启》:“止期卜兆於松楸,再请効官於符竹,岂意未谐私愿,俄辱殊恩,翻令朽退之身,亦预深严之地。”明 张居正《工科左给事中邱岳并妻敕命一道》:“夫古人不慕专城之柄,符竹之荣,而愿出入禁闥者,为其身依清近,而雅言易
- 8.
西省释义:⒈汉 永乐宫 之司署,掌管宫内罪罚。 《后汉书·皇后纪下·孝仁董皇后》:“﹝ 夏惲、封諝 ﹞等交通州郡,辜较在所珍宝货赂,悉入西省。”⒉中书省的别称。《南史·王韶之传》:“晋帝 自 孝武(司马炎)以来,常居内殿,武官主书於中通呈,以省官一人管詔誥,住西省,因谓之西省郎。”宋 苏轼《再次韵答完夫穆父》:“岂知西省深严地,也著 东坡 病瘦身。”⒊陕西省 西安市 的俗称。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二八章:“一心一意种庄稼呀?再不到 西省 去收破烂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