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镜记 [gǔ jìng jì]
1. 传奇小说。唐代王度作。叙述作者从汾阴侯生处得一宝镜。持镜周游各地,除灭狐妖蛇精,又为民消灾除疫。后其弟fde5(绩)亦持此镜出游,亦无不逢凶化吉。后镜匣中发出悲鸣,古镜亡去。文中透露出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对现实的感喟。行文有藻彩又不失之繁缛。
古镜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宝气释义:⒈珍物、财宝等所显现的光气。唐 王度《古镜记》:“贫道受明録秘术,颇识宝气。檀越宅上每日常有碧光连日,絳气属月,此宝镜气也。”宋 梅尧臣《夏日晚霁与崔子登周襄故城》诗:“宝气无人发,阴虫入夜鸣。”清 魏源《寰海十章》诗:“鼓角岂真天上降?琛珠合向海王倾。全凭宝气销兵气,此夕蛟宫万丈明。”《中国民间故事选·百鸟床》:“百鸟床不单好看,还有‘宝气’呢。瞎了眼睛的人到宝床上睡一睡,眼睛就明亮了。”如:珠光宝气。⒉喻才气。清 唐孙华《喜吕无党及第》诗:“宝气昔年曾闇识,好音入耳亦欣然。”
- 2.
恍恍释义:⒈矇眬不清貌。《老子》“是谓惚恍”汉 河上公 注:“一忽忽恍恍者,若存若亡,不可见之也。”南朝 齐 王琰《冥祥记》:“向来恍恍不知道路,请人示津。”⒉亦作“恍怳”。心神不定貌。唐 王度《古镜记》:“勣 梦中许之。及晓,独居思之,恍恍发悸,即时西首 秦 路。”宋 洪迈《夷坚丁志·淳安民》:“踰三年,方君 为 鄂州 蒲圻 宰。白昼恍恍,於厅事对群吏震悸言曰:‘固知翁必来。’”王闿运《愁霖赋》:“倚高轩而恍怳,竟旦夕而忘言。”⒊晃荡。宋 文莹《玉壶清话》卷五:“吕正惠公 端 使 高丽,遇风涛恍恍,摧檣折舵,舟
- 3.
月望释义:望月,满月。月满之时,通常在月半,故亦用以指旧历每月十五日。《吕氏春秋·精通》:“月也者,羣阴之本也。月望则蚌蛤实,羣阴盈。”高诱 注:“月,十五日盈满,在西方与日相望也。”唐 王度《古镜记》:“是后每至月望,则出镜於暗室,光尝照数丈。”《资治通鉴·晋简文帝咸安元年》:“詰朝月望,文武并会,吾将讨焉。”胡三省 注:“至十五日,日月相望,谓之月望。”清 袁枚《续新齐谐·鳖精》:“女掩耳曰:‘腐气迂儒之谈,勿污吾耳。’因口吐白金一锭,细珠数粒示观察云:‘此緑袍人聘我礼也,约月望来取。’”参见“月相”。
- 4.
长往释义:⒈一去不返。 唐 冯贽《云仙杂记·冰山》:“﹝ 张彖 ﹞后登第为 华阴 尉,叹曰:‘丈夫有凌云盖世之志,拘于下位,若立身于矮屋中,使人抬头不得。’遂拂衣长往。”《西湖二集·洒雪堂巧结良缘》:“兄途中谨慎,早早到家,有便再来,勿为长往。”⒉指避世隐居。晋 潘岳《西征赋》:“悟山潜之逸士,卓长往而不反。”唐 王度《古镜记》:“又将遍游山水,以为长往之策。”明 何景明《与何粹夫书》:“先生乃復欲愤世自遂,长往之情得矣!”⒊死亡的婉词。南朝 宋 颜延之《吊张茂度书》:“岂谓中年,奄为长往!”宋 沉括《梦溪笔谈·
- 5.
风雨晦暝释义:谓风雨交加,天色昏暗犹如黑夜。唐 王度《古镜记》:“遂起视之,则风雨晦暝,缠绕此树,电光晃耀,忽上忽下。”亦作“风雨晦冥”。《元史·世祖纪一》:“乙巳迟明,至 江 岸,风雨晦冥,诸将皆以为未可渡,帝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