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刀 [fēi dāo]
1. 横向固定在车床刀轴上并随刀轴转动的切削工具,它作用在向其圆形轨道上进给的工件。
英[fly cutter;]
飞刀 引证解释
⒈ 迅疾地挥刀。
引《魏书·奚康生传》:“因风放火,烧其船舰,依烟直进,飞刀乱斫,投河溺死者甚众。”
⒉ 一种短刀。用以投掷杀伤对手。亦指凌空掷出的匕首。
引《秦併六国平话》卷上:“跨千里追风马,左右弓掛两鞬,身背飞刀。”
国语词典
飞刀 [fēi dāo]
⒈ 可用来抛射目标物的小刀。
引《孤本元明杂剧·飞刀对箭·楔子》:「五口飞刀,对了我三口,留著两口防身。」
⒉ 快刀。形容运刀迅捷如飞。
引《北史·卷三七·奚康生传》:「飞刀乱斫,投河溺死者甚众。」
飞刀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催趱释义:⒈亦作“催儹”。催赶,督促。元 无名氏《飞刀对箭》第一折:“我今亲身直至 絳州,催趲军马,走一遭去。”《水浒传》第四七回:“比及杀到 独龙冈 上,是黄昏时分,宋江 催趲前军打庄。”《儒林外史》第八回:“适值 江西 寧王 反乱,各路戒严,朝廷就把他推陞了 南赣道,催趲军需。”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钱穀·催徵》:“平时催儹,逢限稽查。”⒉谓德业修养上努力前进。宋 朱熹《答王子合书》之十七:“后来自觉如此含胡,恐误朋友,方着力催儹功夫。”⒊清 代漕运,沿途地方官皆有督同催运责任,谓之趲重催空,省称催趲。《清会
- 2.
卜儿释义:⒈元 代戏曲里老娘或老妇人的俗称。宋 元 时“娘”字俗写成左“女”右“卜”,进而省作“卜”。元 无名氏《飞刀对箭》第一折:“卜儿云:‘孩儿也,便好道父母在堂,不可远游也。’”元 无名氏《玩江亭》第一折:“卜儿上云:‘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老身无甚事,且回后堂中去也。’”清 焦循《剧说》一:“末、旦、浄、丑之外,又有孤、倈儿、孛老、邦老、卜儿等目……《金线池》,搽旦扮卜儿;《秋胡戏妻》、《王粲登楼》,并老旦扮卜儿;《合汗衫》,浄扮卜儿;是扮卜儿者,无一定也……卜儿者,妇人之老者也。”⒉妓母的俗称。卜儿当
- 3.
惊急里释义:同“惊急力”。元 无名氏《飞刀对箭》第三折:“人着箭踉蹌身歪,马中鎗惊急里脚失。”
- 4.
烧鍊释义:⒈谓道教徒烧炉炼丹。唐 李翱《疏屏奸佞》:“凡自古奸佞之人可辨也……主好神仙,则通烧鍊变化之术。”清 赵翼《瓯北诗话·白香山诗》:“元和 中,方士烧鍊之术盛行,士大夫多有信之者。”鍊,一本作“炼”。孙中山《建国方略·以七事为证》:“然为化学之元祖者,即道家之烧炼术也。古人欲得不死之药,於是方士创烧炼之术以求之。”⒉冶炼。《再生缘》第二五回:“军师既会飞刀,何不早些烧炼?”
- 5.
牌手释义:持盾牌的兵卒。《水浒传》第九五回:“那两个牌手,直抢入怀里来,手舞蛮牌,飞刀出鞘,早剁倒 元兴。”《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绍定五年》:“教习牌手,申严军律。”
- 6.
飞刃释义:犹飞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