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嫡长子 嫡长子的意思
zhǎng

嫡长子

简体嫡长子
繁体嫡長子
拼音dí zhǎng zǐ
注音ㄉ一ˊ ㄓㄤˇ ㄗˇ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í,(1) 封建宗法制度中指正妻。【组词】:嫡庶。(2) 正妻所生的。【组词】:嫡子。嫡出(正妻所生,区别于“庶出”)。(3) 亲的,血统最近的,封建宗法制度下家庭的正支。【组词】:嫡亲。嫡嗣。(4) 系统最近的,正统的。【组词】:嫡系。嫡派。嫡传。

cháng zhǎng,(1) 生长,成长。【组词】:长疮。(2) 增加。【组词】:长知识。(3) 排行第一的。【组词】:长子。长兄。长孙。(4) 辈分高或年纪大。【组词】:长辈。长者。家长。(5) 领导人;负责人。【组词】:部长。校长。

zǐ,(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组词】: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组词】:菜子。瓜子儿。子实。(3) 动物的卵。【组词】:鱼子。蚕子。(4) 幼小的,小的。【组词】:子鸡。子畜。子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例句】:子弹(dàn )。棋子儿。(6) 与“母”相对。【例句】: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组词】: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组词】:孔子。先秦诸子。(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例句】: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例句】: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组词】:子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组词】:旗子。乱子。胖子。(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例句】:敲了两下子门。(14) 姓。

基本含义

指家族中的长子,也指最重要、最有地位的人。

嫡长子的意思

嫡长子 [dí zhǎng zǐ]

1. 正妻所生之长子。

嫡长子 引证解释

⒈ 正妻所生之长子。

汉 贾谊 《新书·立后议》:“疾死置后以嫡长子,如此则亲戚相爱而兄弟不争,此天下之至义也。”
《仪礼·丧服》“父为长子” 清 胡培翚 正义:“言长不言嫡者,亦以见父所为三年者,止嫡长子一人,其餘嫡子不为三年也。”


国语词典

嫡长子 [dí zhǎng zǐ]

⒈ 正室所生的长子。

如:「古时王位的继承,多由嫡长子担任。」


嫡长子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嗣释义:君主的嫡长子。后指太子。
    • 2.
      丧主释义:丧事的主持人。 旧丧礼以死者嫡长子为丧主;无嫡长子,则以嫡长孙充任。若当家无丧主,则依次以五服内亲、邻家、里尹来担任。
    • 3.
      乞言释义:⒈古代帝王及其嫡长子养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人,以便向他们求教,叫乞言。⒉泛指请求教言。
    • 4.
      众妇释义:古代宗法制度,嫡长子之妻为冢妇,诸子之妻称“众妇”。 又称介妇、庶妇。
    • 5.
      众子释义:指嫡长子以外的诸子。 《仪礼·丧服》:“昆弟,为众子。”郑玄 注:“众子者,长子之弟及妾子。”晋 潘岳《为贾谧作赠陆机》诗:“画野离疆,爰封众子。”宋 朱熹《<大学章句>序》:“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
    • 6.
      余子释义:⒈古代卿大夫嫡长子之外的儿子。《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谓 知徐吾、赵朝、韩固、魏戊,餘子之不失职,能守业者也。”杜预 注:“卿之庶子为餘子。”《吕氏春秋·报更》:“张仪,魏氏 餘子也。”高诱 注:“大夫庶子为餘子,受氏为 张。”⒉指百姓家庭中服役正卒以外的子弟。古代军制,家致一人为正卒,馀皆为羡卒,称“餘子”。《周礼·地官·小司徒》:“凡国之大事,致民;大故,致餘子。”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国有一事,当徵召会聚百姓,则小司徒召聚之。餘子谓羡也。”孙诒让 正义:“云‘大故,致餘子’者,谓国被灾寇,则发
    • 7.
      傍统释义:封建宗法制度,始祖的嫡长子孙为大宗,大宗无后,以旁支入承统系,称傍统。
    • 8.
      元子释义:⒈天子和诸侯的嫡长子。⒉泛指长子。
    • 9.
      养老乞言释义:古代帝王及其嫡长子对年高德劭者按时饷以酒食,并向他们求教,谓之养老乞言。 《诗·大雅·行苇序》:“周 家忠厚,仁及草木,故能内睦九族,外尊事黄耇,养老乞言,以成其福禄焉。”《礼记·文王世子》:“凡祭与养老乞言、合语之礼,皆小乐正詔之於东序。”唐 韩愈《子产不毁乡校颂》:“在 周 之兴,养老乞言,及其已衰,谤者使监。”清 钱谦益《户科给事中史孔吉授徵仕郎母潘氏仍前封制》:“朕方有意於养老乞言之事,而侍养之臣,祥祉如是。”
    • 10.
      冢嗣释义:嫡长子。《国语·晋语三》:“十四年,君之冢嗣其替乎?”韦昭 注:“冢嗣,太子也。”晋 陆机《吊魏武帝文序》:“观其所以顾命冢嗣,貽谋四子,经国之略既远,隆家之训亦弘。”唐 韩愈《顺宗实录三》:“上御宣政殿,册皇太子,册曰:‘建储贰者,必归於冢嗣。’”明 徐渭《蜀汉关侯祠记》:“谓 辽东 李君 某,为今 寧远伯 冢嗣,世称名将家子,往镇莫宜。”
    • 11.
      冢嫡释义:嫡长子。 《晋书·吕纂载记》:“臣虽年长,陛下国家之冢嫡,不可以私爱而乱大伦。”金 王若虚《论语辨惑三》:“夫 子纠 桓公,皆 襄公 之庶弟,而非冢嫡,各因畏祸而出奔。”
    • 12.
      冢嬖释义:嫡长子与宠爱之子。
    • 13.
      别子释义:⒈古代指天子、诸侯的嫡长子以外的儿子。⒉线装书的套子上或字画手卷上用来别住开口的东西,多用骨头制成。⒊烟袋荷包的坠饰。
    • 14.
      嗣子释义:⒈帝王或诸侯的承嗣子(多为嫡长子)。 《左传·哀公二十年》:“赵孟 曰:‘黄池 之役,先主与 吴王 有质,曰:“好恶同之。”今 越 围 吴,嗣子不废旧业而敌之。’”杜预 注:“嗣子,襄子 自谓。”《史记·五帝本纪》:“尧 曰:‘谁可顺此事?’放齐 曰:‘嗣子 丹朱 开明。’尧 曰:‘吁!顽凶,不用。’”《汉书·高后纪》:“今欲差次列侯功以定朝位,臧于高庙,世世勿絶,嗣子各袭其功位。”清 侯方域《云起楼记》:“昭烈 谓 诸葛亮 曰:‘嗣子如不可辅,君自取之。’”⒉旧时称嫡长子。唐 韩愈《唐故检校尚书左仆射右
    • 15.
      太子释义:古代被确定将继承帝位或王位的帝王的儿子(多为嫡长子)。
    • 16.
      夺宗释义:《汉书·梅福传》:“诸侯夺宗,圣庶夺适。”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夺宗,始封之君尊为诸侯,则夺其旧为宗子之事也。”后称夺取嫡长子地位为“夺宗”。
    • 17.
      嫡妇释义:嫡长子之妻。
    • 18.
      嫡子释义:旧指妻子所生的儿子(区别于“庶子”)。特指嫡长子。
    • 19.
      嫡长释义:嫡长子。《南史·孝义传下·张悌》:“景 又曰:‘松 是嫡长,后母唯生 悌。’”《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五年》:“燕王 弘冀 嫡长有军功,宜为嗣。”胡三省 注:“弘冀,唐主 之嫡长子。”清 昭槤《啸亭续录·超勇亲王》:“公主所育为吾嫡长,其餘孽何足齿及!”
    • 20.
      嫡长子释义:正妻所生之长子。汉 贾谊《新书·立后议》:“疾死置后以嫡长子,如此则亲戚相爱而兄弟不争,此天下之至义也。”《仪礼·丧服》“父为长子”清 胡培翚 正义:“言长不言嫡者,亦以见父所为三年者,止嫡长子一人,其餘嫡子不为三年也。”
嫡长子是什么意思 嫡长子读音 怎么读 嫡长子,拼音是dí zhǎng zǐ,嫡长子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嫡长子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