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和颜悦色 和颜悦色的意思
yányuè

和颜悦色

简体和颜悦色
繁体和顏悅色
拼音hé yán yuè sè
注音ㄏㄜˊ 一ㄢˊ ㄩㄝˋ ㄙㄜˋ
结构ABCD式
字数4字词语

拆字解意

hé hè huò huó hú,(1) 相安,谐调。【组词】:和美。和睦。和谐。和声。和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和衷共济。(2) 平静。【组词】:温和。祥和。和平。和气。和悦。和煦。惠风和畅。(3) 平息争端。【组词】:讲和。和约。和议。和亲。(4) 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例句】:二加二的和是四。(5) 连带。【例句】:和盘托出(完全说出来)。和衣而卧。(6) 连词,跟,同。【例句】:我和老师打球。(7) 介词,向,对。【例句】:我和老师请教。(8) 指日本国。【例句】:和服(日本式服装)。和文。大和民族。(9) 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组词】:和棋。和局。(10) 姓。(1) 和谐地跟着唱。【组词】:曲高和寡。(2) 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组词】:和诗。 ◎ 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组词】:和面。和泥。(1) 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组词】:和药。奶里和点儿糖。和弄。和稀泥。(2) 量词,指洗衣服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例句】:衣裳洗了三和水。 ◎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yán,(1) 面容,脸色,脸面。【组词】:容颜。开颜。颜面。颜色。笑逐颜开。鹤发童颜。(2) 色彩。【组词】:颜料。五颜六色。(3) 姓。

yuè,(1) 高兴,愉快。【组词】:喜悦。愉悦。和颜悦色。心悦诚服。取悦于人。(2) 使愉快。【组词】:悦耳。赏心悦目。(3) 姓。

sè shǎi,(1) 由物体发射、反射的光通过视觉而产生的印象。【组词】:颜色。色彩。色相(xiàng )。色调(diào )。(2) 脸上表现出的神气、样子。【组词】:脸色。气色。色厉内荏。(3) 情景,景象。【组词】:行色匆匆。景色宜人。(4) 种类。【组词】:各色用品。(5) 品质,质量。【组词】:音色。成色。足色纹银。(6) 妇女美貌。【组词】:姿色。色艺。(7) 情欲。【组词】:色情。好(hào)色。

基本含义

指和蔼可亲的笑容和态度。

和颜悦色的意思

和颜悦色 [hé yán yuè sè]

1. 脸色和蔼喜悦。

昏定晨省,夜卧早起,和颜悦色,事如依恃,正身洁行,称为顺妇。——汉·荀爽《女诫》

[with a kind and pleasant countenance;]

和颜悦色 引证解释

⒈ 和蔼喜悦的神色;和蔼可亲的面色。悦,亦作“説”。

《论语·为政》“子夏 问孝,子曰:‘色难。’” 刘宝楠 正义引 汉 郑玄 注:“言和颜説色为难也。”
晋 陶潜 《庶人孝传赞·江革》:“和颜悦色,以尽欢心。”
清 程趾祥 《此中人语·张先生》:“某镇一典铺朝奉 张某,和颜悦色,傲态絶无。”
叶圣陶 《倪焕之》三:“他平时摹拟教师的神态,以为总该是和颜悦色的。”


国语词典

和颜悦色 [hé yán yuè sè]

⒈ 和蔼喜悦的脸色。也作「和容悦色」。

《老残游记·第八回》:「申子平急上前,和颜悦色的,把原委说了一遍。」
《文明小史·第三三回》:「要他们捐钱是要翻脸的,送儿子来考就和颜悦色了。」

平易近人 和蔼可掬 和蔼可亲 蔼然可亲

发指眦裂 怒容满面 疾言厉色 金刚怒目 愁眉苦脸 杀气腾腾 严词厉色


和颜悦色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和蔼可亲释义:和蔼:和善。 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 2.
      平易近人释义:⒈态度和蔼,使人感到亲切,容易接近。⒉(文字)通俗易懂。
    • 3.
      蔼然可亲释义:蔼然:对人和善的样子。 形容态度和气,使人愿意接近。

和颜悦色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严词厉色释义:说话很严厉,脸色很严肃。
    • 2.
      发指眦裂释义:发指:头发直竖;眦裂:眼眶裂开。头发向上竖,眼睑全张开。形容非常愤怒。
    • 3.
      怒容满面释义:满脸怒气。
    • 4.
      愁眉苦脸释义:形容愁苦的神情。
    • 5.
      杀气腾腾释义:杀气:凶恶的气势;腾腾:气势旺盛的样子。形容充满了要杀人的凶狠气势。
    • 6.
      疾言厉色释义:也说疾言遽色。言语急促,神色严厉。形容对人发怒时说话的神情。《后汉书·刘宽传》:“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
    • 7.
      金刚怒目释义:形容面目威猛逼人。怒目:也说努目。金刚:佛教传说里保卫佛的武士。

和颜悦色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损释义:指具有便辟、善柔、便佞三种习性的人。与这三种人交友,有损无益,故称三损。语本《论语·季氏》:“孔子 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邢昺 疏:“便辟,巧辟人之所忌以求容媚者也。善柔,谓面柔和颜悦色以诱人者也。便,辨也,谓佞而復辨。以此三种之人为友则有损於己也。”《后汉书·冯衍传下》:“臣自惟无三益之才,不敢处三损之地,固让而不受之。”
    • 2.
      假人辞色释义:指好言好语、和颜悦色地待人。
    • 3.
      假以辞色释义:指好言好语、和颜悦色地对待。
    • 4.
      和容悦色释义:形容和善可亲。同“和颜悦色”。
    • 5.
      和愉释义:犹和悦。 和颜悦色,心情舒畅。
    • 6.
      和颜说色释义:形容和善可亲。 同“和颜悦色”。
    • 7.
      喣喣呕呕释义:和颜悦色。
    • 8.
      巧言令色鲜矣仁释义: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 9.
      怡颜悦色释义:犹和颜悦色。
    • 10.
      柔色释义:谓和颜悦色。
    • 11.
      满面春风释义:形容高兴、得意的神情。也形容和颜悦色。元王实甫《丽春堂》第一折:“气昂昂,志卷长虹。饮千钟,满面春风。”
    • 12.
      玉颜释义:⒈形容美丽的容貌。多指美女。⒉对尊长容颜的敬称。⒊形容不老的容颜。⒋形容和颜悦色。
    • 13.
      粉面含春释义:粉面:指女子的脸;含:饱含,充满;春:和颜悦色。女子面容含着春色。形容女子和蔼的面容。
    • 14.
      细雨和风释义:⒈细润的雨,和煦的风。前蜀 韦庄《登咸阳县楼望雨》诗:“亂雲如獸出山前,細雨和風滿 渭川。”朱德《和毛泽东<登庐山>》:“細雨和風經 白鹿,撥雲開霧見青天。”⒉用以比喻和婉不粗暴的方式或态度。顾笑言《你在想什么》二:“高连生 还显得很有修养,虽然受到一大群人的围攻,有的甚至出言不逊,他还是和颜悦色,细雨和风。”
    • 15.
      色养释义:⒈《论语·为政》:“子游 问孝。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子夏 问孝。子曰:‘色难。’”朱熹 集注:“色难,谓事亲之际,惟色为难也。”一说,谓承顺父母颜色。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长豫 为人谨顺,事亲尽色养之孝。”《旧唐书·裴漼传》:“漼 色养劬劳,十数年不求仕进。”明 李贽《复士龙悲二母吟》:“近闻此孙不爱读书,稍失色养於二大母。”⒉何晏 集解引 包咸 曰:“色难者,谓承顺父母颜色乃为难也。”后因称人子和颜悦色奉养父母或承顺父母颜色为“色养”。
    • 16.
      色夷释义:和颜悦色。
    • 17.
      色笑释义:指和颜悦色的态度。语本《诗·鲁颂·泮水》:“载色载笑,匪怒伊教。”郑玄 笺:“和颜色而笑语,非有所怒,於是有所教化也。”清 龚自珍《明良论二》:“堂陛之言,探喜怒以为之节,蒙色笑,获燕閒之赏,则扬扬然以喜,出夸其门生、妻子。”
    • 18.
      訔訔释义:⒈争辩貌。 ⒉同“誾誾”。和颜悦色貌。
    • 19.
      降谏释义:和颜悦色、平心静气地进谏。
    • 20.
      霁颜释义:⒈收敛威怒之貌。 《明史·杨荣传》:“帝(成祖)威严,与诸大臣议事未决,或至发怒。⒉指和颜悦色貌。

和颜悦色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损释义:指具有便辟、善柔、便佞三种习性的人。与这三种人交友,有损无益,故称三损。语本《论语·季氏》:“孔子 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邢昺 疏:“便辟,巧辟人之所忌以求容媚者也。善柔,谓面柔和颜悦色以诱人者也。便,辨也,谓佞而復辨。以此三种之人为友则有损於己也。”《后汉书·冯衍传下》:“臣自惟无三益之才,不敢处三损之地,固让而不受之。”
    • 2.
      假人辞色释义:指好言好语、和颜悦色地待人。
    • 3.
      假以辞色释义:指好言好语、和颜悦色地对待。
    • 4.
      和容悦色释义:形容和善可亲。同“和颜悦色”。
    • 5.
      和愉释义:犹和悦。 和颜悦色,心情舒畅。
    • 6.
      和颜说色释义:形容和善可亲。 同“和颜悦色”。
    • 7.
      喣喣呕呕释义:和颜悦色。
    • 8.
      巧言令色鲜矣仁释义: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 9.
      怡颜悦色释义:犹和颜悦色。
    • 10.
      柔色释义:谓和颜悦色。
    • 11.
      满面春风释义:形容高兴、得意的神情。也形容和颜悦色。元王实甫《丽春堂》第一折:“气昂昂,志卷长虹。饮千钟,满面春风。”
    • 12.
      玉颜释义:⒈形容美丽的容貌。多指美女。⒉对尊长容颜的敬称。⒊形容不老的容颜。⒋形容和颜悦色。
    • 13.
      粉面含春释义:粉面:指女子的脸;含:饱含,充满;春:和颜悦色。女子面容含着春色。形容女子和蔼的面容。
    • 14.
      细雨和风释义:⒈细润的雨,和煦的风。前蜀 韦庄《登咸阳县楼望雨》诗:“亂雲如獸出山前,細雨和風滿 渭川。”朱德《和毛泽东<登庐山>》:“細雨和風經 白鹿,撥雲開霧見青天。”⒉用以比喻和婉不粗暴的方式或态度。顾笑言《你在想什么》二:“高连生 还显得很有修养,虽然受到一大群人的围攻,有的甚至出言不逊,他还是和颜悦色,细雨和风。”
    • 15.
      色养释义:⒈《论语·为政》:“子游 问孝。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子夏 问孝。子曰:‘色难。’”朱熹 集注:“色难,谓事亲之际,惟色为难也。”一说,谓承顺父母颜色。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长豫 为人谨顺,事亲尽色养之孝。”《旧唐书·裴漼传》:“漼 色养劬劳,十数年不求仕进。”明 李贽《复士龙悲二母吟》:“近闻此孙不爱读书,稍失色养於二大母。”⒉何晏 集解引 包咸 曰:“色难者,谓承顺父母颜色乃为难也。”后因称人子和颜悦色奉养父母或承顺父母颜色为“色养”。
    • 16.
      色夷释义:和颜悦色。
    • 17.
      色笑释义:指和颜悦色的态度。语本《诗·鲁颂·泮水》:“载色载笑,匪怒伊教。”郑玄 笺:“和颜色而笑语,非有所怒,於是有所教化也。”清 龚自珍《明良论二》:“堂陛之言,探喜怒以为之节,蒙色笑,获燕閒之赏,则扬扬然以喜,出夸其门生、妻子。”
    • 18.
      訔訔释义:⒈争辩貌。 ⒉同“誾誾”。和颜悦色貌。
    • 19.
      降谏释义:和颜悦色、平心静气地进谏。
    • 20.
      霁颜释义:⒈收敛威怒之貌。 《明史·杨荣传》:“帝(成祖)威严,与诸大臣议事未决,或至发怒。⒉指和颜悦色貌。

和颜悦色造句

1.他什么时候都和颜悦色,从不发怒。

2.今天妈妈突然间给我买了很多吃的,还和颜悦色地问我想要什么,我简直受宠若惊。

3.她什么时候都和颜悦色,从没见过她发怒。

4.周老师对同学一贯和颜悦色,我们遇到什么问题都愿意向他请教。

5.孩子,可怕的敌人不一定是面目狰狞的,和颜悦色、满腔热血的友情,有时也会耽误你许多宝贵的时间。

6.解放军医疗队的队员和颜悦色地接待前来就诊的病人。

7.她看见黄太太竟那样和颜悦色地对待师母,心里是老大不痛快的。

8.不用写吧,写太生硬了。还是直接和颜悦色地劝他们,为了您们和家人的健康别抽烟了。

9.他对于不听从训导的人总是和颜悦色、彬彬有礼。

10.我们的老师对学生总是和颜悦色,从来不发脾气。

11.这位老师和颜悦色地对犯了错误的同学进行教育。

12.老伯伯和颜悦色地回答了我们提出的问题。

和颜悦色是什么意思 和颜悦色读音 怎么读 和颜悦色,拼音是hé yán yuè sè,和颜悦色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和颜悦色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