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木胎 木胎的意思
tāi

木胎

简体木胎
繁体
拼音mù tāi
注音ㄇㄨˋ ㄊㄞ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ù,(1) 树类植物的通称。【组词】:树木。乔木。灌木。木石(树木和石头,喻没有知觉和情感的东西)。缘木求鱼。(2) 木料、木制品。【组词】:木材。木器。木刻。木匠。木已成舟。(3) 棺材。【组词】:棺木。(4) 质朴。【例句】:木讷(朴实迟钝)。(5) 呆笨。【组词】:木鸡。(6) 感觉不灵敏,失去知觉。【组词】:麻木。(7)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8) 姓。

tāi,(1) 人或其他哺乳动物母体内的幼体。【组词】:胎儿。胎生。胎教(jiào )(指通过母体对胎儿施加影响,为胎儿发育提供良好的条件)。胚胎。怀胎。(2) 事的开始,根源。【组词】:祸胎。(3) 器物的粗坯。【组词】:泥胎。铜胎。(4) 衬在衣服、被褥面子和里子之间的东西。【组词】:棉花胎。

基本含义

指人的根基、素质和品质。

木胎的意思

木胎 [mù tāi]

1. 器物的木质骨架。

木胎 引证解释

⒈ 器物的木质骨架。

元 李伯瑜 《小桃红·磕瓜》曲:“木胎毡观要柔和,用最软的皮儿裹。”


木胎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国酒器释义:在中国的南方,用木胎涂漆工艺制作的漆制酒具逐渐流行,其形制也基本上继承了青铜酒器的形制。
    • 2.
      漆器释义:中国传统工艺品之一。指用生漆漆在木胎上加工制成的器物或家具。品种、花色多样。
    • 3.
      竹黄释义:一种工艺品。把竹筒去青、煮、晒、压平后,里面向外胶合或镶嵌在木胎上,然后磨光,刻上人物、山水、花鸟等。产品以果盒、文具盒等为主。也作竹簧。也叫翻黄(翻簧)。
    • 4.
      耳杯释义:古代饮器。椭圆形,木胎涂漆,两侧各有一耳,或装鎏金铜饰,并有全部铜制者。陶制的多为明器。盛行于 战国、汉 至 晋 时。
    • 5.
      脱胎漆器释义:我国著名的手工艺品,主要产于 福州。 制法是先做好泥胎或木胎,然后以绸布用漆裱上,连上数道漆灰料,然后脱去内胎,再加以多次填灰、上漆、打磨、装饰等工序而成。品种多样,有盘、盒、几、架、屏风等。特点是不怕水浸,在温度达冰点或沸点时都不会变形、落漆或褪色,而且还有极大的耐腐蚀性。
    • 6.
      雕漆释义:中国传统的特 种工艺品之一。先将调好的漆料涂在铜胎或木胎上,一般涂八九十层至数百层,趁漆未干时进行浮雕,然后再烘干、磨光制成。以朱红色为主,故又名剔红。

木胎(muta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木胎是什么意思 木胎读音 怎么读 木胎,拼音是mù tāi,木胎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木胎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