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戈盾 戈盾的意思
dùn

戈盾

简体戈盾
繁体
拼音gē dùn
注音ㄍㄜ ㄉㄨㄣ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ē,(1) 古代的一种兵器,横刃,用青铜或铁制成,装有长柄。【例句】:干(gān)戈。倒(dǎo )戈。枕戈待旦。(2) 姓。

dùn,(1) 古代打仗时防护身体,挡住敌人刀箭等的牌。【例句】:盾牌(亦喻推托的借口)。后盾。(2) 盾形的东西(多指硬币上的纹章)。【组词】:金盾。银盾。

基本含义

指戈和盾,表示战争中的攻击和防御。

戈盾的意思

戈盾 [gē dùn]

1. 亦作“戈楯”。戈和盾。亦泛指兵器。借指战争。

戈盾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戈楯”。

⒉ 戈和盾。亦泛指兵器。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臧氏 使五人以戈楯伏诸 桐汝 之閭。”
《周礼·夏官·旅贲氏》:“掌执戈盾,夹王车而趋。”

⒊ 借指战争。

明 方孝孺 《奉怀太史公》诗:“哀彼草昧初,遗黎困戈盾。”


戈盾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傩舞释义:古代举行大傩仪式时所跳的舞。 源于原始巫舞,为 中国 最古老的舞蹈形式之一。舞者头戴面具,手执戈盾斧剑等兵器,作驱赶扑打鬼怪之状。参阅《后汉书·礼仪志中》、《新唐书·礼乐志六》。
    • 2.
      戈盾释义:⒈亦作“戈楯”。戈和盾。亦泛指兵器。《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臧氏 使五人以戈楯伏诸 桐汝 之閭。”《周礼·夏官·旅贲氏》:“掌执戈盾,夹王车而趋。”⒉借指战争。明 方孝孺《奉怀太史公》诗:“哀彼草昧初,遗黎困戈盾。”
    • 3.
      戎右释义:周 代陪乘之官。出军或田猎时,坐君主之右,执武器,担任保卫工作。《左传·桓公八年》:“鬭丹 获其戎车与其戎右少师。”《周礼·夏官·戎右》:“戎右掌戎车之兵革使。”郑玄 注:“右者,驂乘,此充戎路之右。”贾公彦 疏:“戎右者,与君同车,在车之右,执戈盾,备制非常,并充兵中使役。”唐 司空图《故盐州防御使王纵追述碑》:“欲绍家声,遂参戎右。”明 尹耕《春怀》诗:“书生无计当戎右,一剑真思报主知。”
    • 4.
      生眼释义:⒈谓有眼目以来。宋 苏舜钦《吴越大旱》诗:“吴 儂水为命,舟檝乃其职。金革戈盾矛,生眼未尝识。”⒉陌生。《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公子心里想道:‘我从来怕见生眼的妇女,一见就不觉得脸红。’”⒊指陌生人。《小说月报》1981年第11期:“爹呀,娘呀,二姐呀,三妹呀,叽叽喳喳叫得亲亲热热,生眼一看只当她们是一家人。”

戈盾(gedu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戈盾是什么意思 戈盾读音 怎么读 戈盾,拼音是gē dùn,戈盾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戈盾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