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北道 北道的意思
běidào

北道

简体北道
繁体
拼音běi dào
注音ㄅㄟˇ ㄉㄠ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ěi bèi,(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左手的一边,与“南”相对。【组词】:北方。北辰(古书指北极星)。北上(古代以北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与“南下”相对)。北极星(出现在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人常靠它辨别方向)。北国(指中国北部)。(2) 打了败仗往回逃。【组词】:败北。 ◎ 古同“背”,违背,违反。

dào,(1) 路,方向,途径。【组词】:道路。铁道。志同道合。(2) 指法则、规律。【组词】:道理。道德。道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组词】:道学。传道。修道。(4) 方法,办法,技术。【组词】:门道。医道。(5) 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6) 指“道教”(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创立于东汉)。【例句】:道观(guàn )。道士。道姑。道行(háng )(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技能和本领)。(7) 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组词】:会道门。一贯道。(8) 说,讲。【组词】:道白。常言道。能说会道。(9) 用语言表示情意。【组词】:道喜。道歉。道谢。(10) 线条。【组词】:铅笔道儿。(11) 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设“道”。(12) 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13) 量词。【组词】:一道大河。两道门。上三道漆。(14) 计量单位,“忽米”的通称。

基本含义

北道指北方的道路,比喻未知的道路或未来的前景。

北道的意思

北道 [běi dào]

1. 我国古代中原地区对西域交通的主要道路之一。据《汉书·西域传》,自玉门关和阳关以西,大体经今新疆中部天山山脉和塔里木河之间的通道西行,在疏勒以西越过葱岭,通往今中亚各地。据《隋书·裴矩传》,自敦煌取道伊吾,大体经今新疆天山山脉以北和伊犁河流域的通道西行,通往今中亚和西亚。另据唐道宣《释迦方志》卷上,还有一条自伊州经今天山山脉和塔里木河之间的通道西行,越过凌山,通往今中亚各地的路线。玄奘赴印时,即取此线。

3. 泛指向北方的道路。

北道 引证解释

⒈ 我国古代中原地区对 西域 交通的主要道路之一。据《汉书·西域传》,自 玉门关 和 阳关 以西,大体经今 新疆 中部 天山山脉 和 塔里木河 之间的通道西行,在 疏勒 以西越过 葱岭,通往今 中亚 各地。据《隋书·裴矩传》,自 敦煌 取道 伊吾,大体经今 新疆 天山山脉 以北和 伊犁河 流域的通道西行,通往今 中亚 和 西亚。另据 唐 道宣 《释迦方志》卷上,还有一条自 伊州 经今 天山山脉 和 塔里木河 之间的通道西行,越过 凌山,通往今 中亚 各地的路线。 玄奘 赴 印 时,即取此线。

⒉ 泛指向北方的道路。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三:“杭州 周汾,字 蓉衣,《咏春柳》云:‘ 西湖 送我离家早,北道看人得第多。’”


国语词典

北道 [běi dào]

⒈ 我国古代通西域的孔道。于新疆省境内分南北二路,其北路经罗布泊,沿天山南麓经库车、阿克苏至疏勒出葱岭,称为「北道」。


北道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内道释义:⒈我国古代天文学谓月亮在黄道之北运行的轨道。 ⒉元代以直属御史台的山东东西道、河东山西道、燕南河北道、江北河南道、山南江北道、淮西江北道、江北淮东道、山北辽东道为内道。参阅《元史·百官志二》。
    • 2.
      北道主人释义:北道上接待过客的主人。 与“东道主人”同义。
    • 3.
      浑脱释义:原指北方民族中流行的用整张剥下的动物的皮制成的革囊或皮袋。 可用作渡河的浮囊,亦可作为盛放水浆饮料的容器。宋 苏辙《请户部复三司诸案札子》:“访闻 河北道 顷岁为羊浑脱,动以千计。浑脱之用,必军行乏水,过渡无船,然后须之。”《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四年》:“其济渡之备,军中自有过索、浑脱之类。”元 贡师泰《和胡士恭滦阳纳钵即事韵》之二:“髯奴醉起倾浑脱,马湩香甜奈乐何!”《元史·石抹按只传》:“叙州 守将横截江津,军不得渡,按只 聚军中牛皮,作浑脱及皮船,乘之与战。”明 叶子奇《草木子·杂俎》:“北人杀小
    • 4.
      王赋释义:⒈犹王军。 天子的军队。古以田赋出兵,故称。《左传·昭公十三年》:“天子之老请帅王赋。”杨伯峻 注:“王赋谓王军。”⒉缴纳给天子的贡赋。南朝 梁 刘潜《谢始兴王赐柰启》:“酒泉 之实,称於王赋。”唐 白居易《题郡中荔支诗十八韵》:“近南光影热,向北道途长。不得充王赋,无由寄帝乡。”元 杨维桢《吴农谣》:“吴 农竭力耕王田,王赋已供常饿眠。”
    • 5.
      疲羸释义:⒈衰弱。《后汉书·段熲传》:“人畜疲羸。”《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四年》:“我众新集,力尚疲羸,且当息养数年,始可观变而举。”清 曾国藩《李忠武公神道碑铭》:“遣将分兵,助我东征,择良而予……自携部曲,疲羸居半。”⒉困苦穷乏;困苦穷乏之民。唐 司空图《太尉琅琊王公河中生祠碑》:“丞相 仁杰 之抚疲羸,僕射 元振 之安夷夏。”前蜀 杜光庭《马尚书本命醮词》:“疲羸未復,疮痏未平,抚之则濡沫纔通。”宋 梅尧臣《送王学士知亳州》诗:“必期宽赋敛,无乃息疲羸。”⒊指贫瘠之地。清 姚鼐《四川北道按察副使鹿公墓志铭》
    • 6.
      瘠枯释义:⒈硗薄干涸。宋 欧阳修《李秀才东园亭记》:“﹝ 随 ﹞地既瘠枯,民急生不舒愉。虽丰年,大族厚聚之家,未尝有树林池沼之乐,以为岁时休暇之嬉。”⒉指贫瘠困苦的人。清 姚鼐《四川川北道按察副使鹿公墓志铭》:“亲入山林,掘盗根株。哀问民生,慰恤瘠枯,直时军兴。”
    • 7.
      绪余释义:⒈抽丝后留在蚕茧上的残丝。借指事物之残余或主体之外所剩余者。《庄子·让王》:“道之真以治身,其绪餘以为国家,其土苴以治天下。”陆德明 释文:“司马、李 云:绪者,残也,谓残餘也。”宋 洪迈《夷坚丙志·河北道士》:“门人数十,皆得其绪餘。”明 刘元卿《贤奕编·仙释》:“羽人方士,借其名以自重,而实不能知其説,于是就佛经脚根下窃其绪餘,作诸经懺。”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三篇四:“这是些艺术,门外的人只凭着耳食的绪余是不能够形容尽致也。”⒉后代。《梁书·王亮传》:“尚书左丞臣 范縝,衣冠绪餘。”《北齐书·段孝言传
    • 8.
      西广释义:⒈春秋 时 楚国 的兵车建制。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王怒,少与之师,唯西广、东宫与 若敖 之六卒实从之。”杜预 注:“楚 有左、右广,又太子有宫甲,分取以给之。”⒉宋 代 广南西路 的简称。今 广西 及 广东 雷州半岛、海南省 等地。《宋史·孙览传》:“荆湖 开疆,命往相其便。览 言:‘自 诚州 至 融江 口,可通 西广 盐,以省北道餉餽。’”
    • 9.
      道情释义:曲艺的一类。 有 的地方也叫渔鼓。以唱为主,以说为辅,用渔鼓、简板为伴奏乐器。有陕北道情、陇东道情、湖北渔鼓 等。广东的木鱼书、四川的荷叶也属此类。上海浦东地区的道情现称浦东说书。
    • 10.
      阳关释义:⒈古关名。 西汉置,在今甘肃敦煌西南古董滩附近。在玉门关之南,故名。当时阳关和玉门关是对西域交通的门户,玉门关为北道,阳关为南道。⒉古关名。战国时巴国三关之一,在今重庆东石涧关。三国蜀又置关于此。

北道(beid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北道是什么意思 北道读音 怎么读 北道,拼音是běi dào,北道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北道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