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状告 状告的意思
zhuànggào

状告

简体状告
繁体狀告
拼音zhuàng gào
注音ㄓㄨㄤˋ ㄍㄠ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uàng,(1) 形容,样子。【组词】:状貌。奇形怪状。(2) 情况,情形。【组词】:状况。病状。现状。(3) 叙述,描写。【组词】:状语。状其事。写情状物。(4) 旧时叙述事件的文辞。【组词】:行状。诉状。供状。(5) 特种格式的凭证。【组词】:奖状。委任状。

gào,(1) 说给别人,通知。【组词】:告谕。告知。告诫。告诉。报告。劝告。奔走相告。(2) 向行政司法机关检举、控诉。【组词】:告发。告状。控告。(3) 表明,请求。【组词】:告老。告急。自告奋勇。(4) 宣布或表示某种情况出现。【组词】:告成。告竭(宣布某种东西用尽)。告罄(现指财物用尽或货物等售完)。公告。

基本含义

指将某人或某机构告上法庭,以维护自己的权益或要求赔偿。

状告的意思

状告 [zhuàng gào]

1. 递状控告。

状告 引证解释

⒈ 递状控告。

京剧《猎虎记》第七场:“状告 解珍、解宝 为了何事?”


状告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公据释义:⒈官府的凭据。 宋 苏轼《乞增修弓箭社条约状》之一:“欲乞立定年限,每句当及三年,如无透漏及私罪情重者,委本县令佐及捕盗官,保明申安抚司给与公据。”《元代白话碑集录·一二三八年凤翔长春观公据碑》:“凤翔 总管府公据。据全真道人 张志洞 等连状告称‘前去 磻溪谷 復建掌教 丘真人 古跡 长春观 院宇,田地在手,别无凭验,恐有磨障,乞给公据事’,奉总管钧旨,照得:本人所告是实。”明 沉德符《野获编·吏部一·四衙门迁客》:“近日吏部、翰林、科、道外謫者,皆不赴任,仅身至境上,移文索公据,归而待迁。”⒉宋 代的一
    • 2.
      包公赔情释义:吉剧剧目。1979年王肯据二人转同名曲目改编。叙包拯赴陈州放粮,百姓状告他的侄儿包勉贪赃枉法。包拯依法铡死包勉,然后回府向嫂嫂王凤英赔情。王痛失爱子而怒责包拯,同时又感于他为国为民之心,捐弃私愤,为他饯行。
    • 3.
      状告释义:递状控告。京剧《猎虎记》第七场:“状告 解珍、解宝 为了何事?”
    • 4.
      除亡释义:犹死亡。《元典章·户部三·户什》:“万永年 状告係 鄂州 路録事司附籍儒户,有叔父 万洪,身故。即无儿男。本宗除亡之后,止存 永年,係故叔 万洪 亲姪。”
状告是什么意思 状告读音 怎么读 状告,拼音是zhuàng gào,状告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状告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