āo wā,(1) 周围高,中间低,与“凸”相对。【组词】:凹凸不平。凹透镜。凹版印刷(印刷术之一,与“凸版印刷”相反)。(1) 同“洼”(用于地名)。【例句】:核桃凹(在中国山西省)。
xiàn,(1) 掉进,坠入,沉下。【组词】:陷落。陷没(mò)。陷溺。陷于。陷入。(2) 为捉野兽挖的坑。【组词】:陷坑。陷阱。(3) 凹进。【组词】:双眼深陷。(4) 设计害人。【组词】:陷害。诬陷。陷人于罪。(5) 攻破,占领。【组词】:失陷。沦陷。(6) 缺点。【组词】:缺陷。
1. 周围高中间低。
英[dented; depressed; hollow;]
⒈ 向内或向下陷进去。
引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检骨》:“小节相连者足指甲,指甲后生者足前趺,趺后凹陷者,足心。”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印文阴阳之别》:“凡物之凸起,谓之牡,谓之阳;凹陷者,谓之牝,谓之阴。此一定不易之理也。”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第二景:“她的面色也因为一夜的疲倦而显得苍白,眼睛也有些凹陷。”
⒈ 向中间陷进去。
引《福惠全书·卷一六·刑名部·人命下》:「小节相连者是指甲,指甲后生者足前跌,跌后凹陷者足心。」
反突兀
1.婆婆年纪大了,牙齿脱落,两颊凹陷。
2.街上有一块地面凹陷了下去。
3.他的双骸深深的凹陷了,他目光无神,瘦弱的仿若皮包着骨头。
4.法令纹是典型的皮肤组织老化,造成肌肤表面凹陷的现象,是鼻子旁边的两道皱纹。
5.这宽大的脸盘上,因为两腮凹陷下去,颧骨就像两块露出水面的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