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末俗 末俗的意思

末俗

简体末俗
繁体
拼音mò sú
注音ㄇㄛˋ ㄙㄨ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ò,(1) 尖端,梢。【组词】:末梢。末端。秋毫之末(毫毛尖端)。(2) 最后,终了。【例句】:末了(liǎo )。末尾。末日。末代。穷途末路。(3) 非根本的,次要的,差一等的。【组词】:末业。末技。舍本逐末。(4) 碎屑。【组词】:末子。碎末。(5) 传统戏剧角色名,一般扮演中年以上男子。【组词】:正末。副末。外末。末本(以男角主唱的杂剧)。

sú,(1)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组词】:俗尚。风俗。习俗。约定俗成(指某种事物是由群众通过长期实践而认定形成)。(2) 大众化的,最通行的,习见的。【组词】:俗名。俗语。俗曲。雅俗共赏。(3) 趣味不高的,令人讨厌的。【组词】:俗气。俗物。鄙俗。粗俗。庸俗。(4) 凡世间,相对于仙佛僧道。【组词】:俗人。世俗。僧俗。凡夫俗子。

基本含义

指人品高尚,不受世俗之累。

末俗的意思

末俗 [mò sú]

1. 谓末世的习俗,低下的习俗。

2. 世俗之人。指一般平庸的人。

4. 世俗之人。指未出家的人。与“僧侣”相对。

末俗 引证解释

⒈ 谓末世的习俗,低下的习俗。

汉 董仲舒 《士不遇赋》:“生不丁三代之隆盛兮,而丁三季之末俗。”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末俗偷薄,雕伪弥深。”
唐 元稹 《戒励风俗德音》:“末俗偷巧,内荏外刚。”
宋 王安石 《杨刘》诗:“末俗忌讳繁,此理寧復在?”
李大钊 《青春》:“末俗浇漓,未始非为此説者阶之厉也。”

⒉ 世俗之人。指一般平庸的人。

金 王若虚 《高思诚咏白堂记》:“乐天 之诗,坦白平易,直以写自然之趣,合乎天造,厌乎人意,而不为奇诡以骇末俗之耳目。”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三》:“今末俗浅识,殊无知者。”
清 纳兰性德 《杂诗》之三:“吚吚奏《皇华》,末俗自不识。”

⒊ 世俗之人。指未出家的人。与“僧侣”相对。

清 顾炎武 《张隐君元明于园中置一小石龛曰仙隐祠征诗纪之》:“犹怜末俗愚难寤,故作幽龕小座供。”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四:“火葬倡於释氏,末俗因之。”


国语词典

末俗 [mò sú]

⒈ 晚近的风俗。

《汉书·卷八三·朱博传》:「今末俗之弊,政事繁多,宰相之材不能及古,而丞相独兼三公之事,所以久废而不治也。」


末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小巫释义:⒈谓巫师中法术低下者。 《太平御览》卷七三五引《江氏家传》:“营都建邑,皆有明制,著在经典,而无禁忌犯害之文,唯末俗小巫乃有此言。”⒉喻学业技艺低下者。南朝 齐 谢赫《古画品·顾宝先》:“全法 陆 家,事事宗 禀。方之 袁蒨,可谓小巫。”宋 黄人杰《次袁尚书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韵》:“纷纷我辈小巫耳,健读数过徒噫嘻。”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局诈》:“大高手!愿献薄技,勿笑小巫也。”参见“小巫见大巫”。⒊年轻的女巫。宋 杨济《云安龙脊滩》诗:“大巫鷄卜占云吉,小巫竹枝歌转激。”宋 陆游《龙湫歌》:“明朝父老来
    • 2.
      弊末释义:弊风末俗。
    • 3.
      窰器释义:⒈陶瓷器。明 陶宗仪《辍耕录·窑器》:“陶器自 舜 时便有,三代 迄於 秦 汉,所谓甓器是也。今土中得者,其质浑厚,不务色泽。末俗尚靡,不贵金玉而贵铜磁,遂有祕色窑器。”明 王世贞《觚不觚录》:“窰器当重 哥 汝,而十五年来忽重 宣德,以至 永乐、成化,价亦骤增十倍。大抵 吴 人滥觴,而 徽 人导之,俱可怪也。”⒉专指陶器。清 薛福成《海关出入货类叙略》:“瓷器窑器价银一百零八万餘两,其餘杂货价银各数十百万两不等。”
    • 4.
      背本释义:背弃根本。《左传·哀公七年》:“吴 将亡矣,弃天而背本。”《吕氏春秋·上农》:“国家难治,三疑乃极,是谓背本反则,失毁其国。”《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末俗背本,由来久矣。”金 王若虚《议论辨惑》:“若名教之理而书生不知,则谁復知之?且 厚(郑厚)独非书生耶?何其背本之甚也。”明 张居正《乞宥言官疏》:“彼之背本反噬,忍为不义,固自忘其父母。”

末俗(mos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末俗是什么意思 末俗读音 怎么读 末俗,拼音是mò sú,末俗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末俗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