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武 [bù wǔ]
1. 古代六尺为步,半步为武。喻指很短的距离。
例相去步武。
2. 脚步;步子。
例重整步武。解放军的步武已迫近西南、西北边疆。
3. 跟着前人的脚步。比喻模仿、效法。
例步武前贤。
步武 引证解释
⒈ 很短的距离。
引《国语·周语下》:“夫目之察度也,不过步武尺寸之间。”
韦昭 注:“六尺为步, 贾君 以半步为武。”
《后汉书·臧洪传》:“相去步武,而趋舍异规。”
⒉ 脚步。
引宋 陆游 《道室杂咏》之一:“岂但烟霄随步武,故应冰雪换形容。”
郁达夫 《钓台的春昼》:“我于感谢了一番他的盛意之后,重整步武,再摸上山去。”
徐迟 《凤翔》:“前方捷报频传,解放军的步武已迫近西南西北边疆。”
⒊ 跟着前人的脚步走。比喻模仿、效法。
引唐 柳宗元 《为韦京兆作祭杜河中文》:“分命邦畿,步武获陪。”
国语词典
步武 [bù wǔ]
⒈ 很短的距离。
引《国语·周语下》:「夫目之察度也,不过步武尺寸之间。」
三国吴·韦昭·注:「六尺为步,贾君以半步为武。」
《文选·吴质·答东阿王书》:「步武之间,不足以骋迹。」
⒉ 脚步。
引宋·陆游〈道室杂咏〉诗:「岂但烟霄随步武,故应冰雪换形容。」
步武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仿制释义:仿造:仿制品。
- 2.
因袭释义:继续使用(过去的方法、制度、法令等);模仿(别人):因袭陈规。
- 3.
效法释义:照着别人的做法去做;学习(别人的长处):效法前贤。这种勇于承认错误的精神值得效法。
- 4.
模仿释义: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小孩儿总爱模仿大人的动作。
- 5.
紧跟释义:⒈紧追不舍紧跟野兔。⒉跟在某人后边紧跟市长。
步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举武释义:举足;举步。武,步武。
- 2.
党言释义:直言;善言。《逸周书·祭公》:“王拜手稽首党言。”《隶释·汉张平子碑》:“爰登侍中,则党言允谐;出相 河间,则黎民时雝。”章炳麟《訄书·相宅》:“非常之原,黎民惧之,而新圣作者遂焉。余识党言,量其步武先后,至 伊犂 止,自 武昌 始。”
- 3.
急凑释义:犹急促。 郭沫若《地下的笑声·金刚坡下一》:“一位流亡的青年妇人……在公路上冒着雨,以急凑的步武,向 金刚坡 走去。”郭沫若《橄榄·红瓜》:“他们的态度是很悠闲的,但是步伐又是很急凑的。”
- 4.
查拳释义:拳术的一种。相传创始于 明 代,是回族人 查尚义 所传留,故称。这种拳术有十路:头路母子拳,二路行手,三路飞脚,四路查拳,五路关东,六路埋伏,七路梅花,八路连环,九路龙摆尾,十路串拳。练法讲究短拳长用,出手较含蓄,步武讲究扣裆,动作紧凑,节奏鲜明。要求“行如风,站如钉”,特别注重精、气、神的结合。
- 5.
步武释义:⒈古时以六尺为步,半步为武,指不远的距离:相去步武。 ⒉跟着别人的脚步走,比喻效法:步武前贤。
- 6.
祖武释义:谓先人的遗迹、事业。武指步武,足迹。《诗·大雅·下武》:“昭兹来许,绳其祖武。”郑玄 笺:“戒慎其祖考所履践之迹。”朱熹 集传:“武,迹也。”北周 庾信《周祀宗庙歌·皇夏四》:“百灵光祖武,千年福考孙。”宋 范成大《三登乐》词之四:“人笑此翁,又来访古。况五湖、元自有,扁舟祖武。”明 宋濂《重刊<贞观政要>序》:“文宗 践位,始喜读而篤行之。太和 初,政灿然可观,虽未能如 贞观 之治,亦可谓能法其祖武者矣。”蔡东藩《清史通俗演义》第四九回:“乾隆 中叶以来,久不行献俘礼,此次擒获 张格尔,道光帝 思绳祖武
- 7.
胆智释义:胆识与智谋。 汉 扬雄《解嘲》:“夫 萧 规 曹 随,留侯 画策,陈平 出奇,功若 泰山,响若坻隤,虽其人之胆智哉,亦会其时之可为也。”金 王若虚《文辨》:“视他人拘拘窘束,一步武不敢外者,胆智甚薄也。”清 张岱《陶庵梦忆·报恩塔》:“报恩塔 成於 永乐 初年,非 成祖 开国之精神,开国之物力,开国之功令,其胆智才略足以吞吐此塔者不能成焉。”刘揆一《黄兴传记》:“﹝ 黄公 ﹞体貌魁伟,沉默寡言,富于胆智。”
- 8.
青霄步释义:攀登云霄的步武。喻为掇取高第巍科而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