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土 [biān tǔ]
1. 犹边地。
边土 引证解释
⒈ 犹边地。
引汉 王充 《论衡·书虚》:“舜 葬於 苍梧,禹 葬於 会稽,巡守年老,道死边土。”
唐 司马扎 《古边卒思归》诗:“边土无膏腴,閒地何必争。”
清 毛张健 《寄衣曲》:“今年寄衣风復雨,不识何时到边土。”
国语词典
边土 [biān tǔ]
⒈ 边远或靠近边界的地方。唐·高适〈燕歌行〉:「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也作「边地」、「边区」。
边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惨裂释义:谓因严寒而冻裂。旧题 汉 李陵《答苏武书》:“胡 地玄冰,边土惨裂。”
- 2.
老班子释义:⒈清 代对久于候补者之称。 略含敬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他还是的的确确的一位候补县太爷呢,还是个老班子。”⒉方言。老辈。周立波《桐花没有开》:“今年山乡老虎多,老班子说:‘虎出太平年’,今年的好年成是靠得住的了。”周立波《在一个星期天里》:“老班子总是利用园边土角栽一块麻,蓄一蓬粽叶,又在地头地脑栽些桐子树,种点棕树。”
- 3.
胡地释义:古代泛称北方和西方各族居住的地方。旧题 汉 李陵《答苏武书》:“胡地玄冰,边土惨裂。”明 李贽《与焦弱侯书》:“弟则以为生在中国而不得中国半个知我之人,反不如出塞行行,死为胡地之白骨也。”
- 4.
裒聚释义:搜集;聚敛。宋 沉括《梦溪笔谈·书画》:“王羲之 书,旧传惟《乐毅论》乃 羲之 亲书于石,其佗皆纸素所传。唐太宗 裒聚二 王 墨迹,惟《乐毅论》石本在。其后随 太宗 入 昭陵。”明 唐顺之《与郑户部书》:“盖自来督赋之使,多以徵敛裒聚为功,而执事独以宽大行之,是以始及下车,而应感已若此矣。”《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四年》:“询於沿边土豪并内地故老,博采参较,得之甚详,以至稽求载籍,质证时务,用是裒聚撰述,以副陛下委任之意。”
- 5.
边土释义:犹边地。汉 王充《论衡·书虚》:“舜 葬於 苍梧,禹 葬於 会稽,巡守年老,道死边土。”唐 司马扎《古边卒思归》诗:“边土无膏腴,閒地何必争。”清 毛张健《寄衣曲》:“今年寄衣风復雨,不识何时到边土。”
- 6.
远窜释义:⒈逃窜远处。 三国 魏 曹植《王仲宣诔》:“翕然凤举,远窜 荆蛮。”《三国志·吴志·鲁肃传》“肃 邀 羽 相见”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韦昭《吴书》:“豫州 之众不当一校,计穷虑极,志势摧弱,图欲远窜,望不及此。”⒉流放边土。宋 苏轼《司马温公行状》:“因论 高居简 姦邪,乞加远窜。”《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公孙楚 卑幼,擅动干戈,律当远窜。当时定了罪名,贬在 吴国 安置。”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献二·高忠宪》:“少年以气节自许,以此一念,受谴亦不畏。及得罪远窜,值风雨,困卧舟中数日。”
- 7.
闲弃释义:闲置;弃置不用:沟边土地长期闲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