牲牢 [shēng láo]
1. 犹牲畜。
牲牢 引证解释
⒈ 犹牲畜。
引《诗·小雅·瓠叶序》:“上弃礼而不能行,虽有牲牢饔餼,不肯用也。”
郑玄 笺:“牛羊豕为牲,繫养者曰牢。”
唐 杜甫 《有事于南郊赋》:“司门转致乎牲牢之繫,小胥专达乎悬位之使。”
金 元好问 《致乐堂记》:“故牲牢不加于菽水,三釜无羡乎万钟。”
清 昭槤 《啸亭续录·王文靖》:“公家训云:祭墓无以牲牢,惟以蔬果代之。”
牲牢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世俗还愿释义:世人祈求子嗣者,祈延寿命者,祈消疾病者,祈解灾难者,祈取功名者,祈安家宅者,祈益资财者,如是等事,第一不可告许宰杀牲牢之愿。
- 2.
伏腊释义:⒈亦作“伏臈”。 古代两种祭祀的名称。“伏”在夏季伏日,“腊”在农历十二月。《史记·留侯世家》:“留侯 死,并葬黄石,每上冢伏腊,祠 黄石。”《后汉书·孝明帝纪》:“今百姓送终之制,竞为奢靡。生者无担石之储,而财力尽於坟土。伏腊无糟糠,而牲牢兼於一奠。”明 唐顺之《皇陵行》:“伏臈烝尝时不后,清明寒食更浇酒。”⒉指伏祭和腊祭之日,或泛指节日。汉 杨恽《报孙会宗书》:“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炮羔,斗酒自劳。”《周书·晋荡公护传》:“每四时伏腊,高祖 率诸亲戚,行家人之礼,称觴上寿。”《梁书·处士传·何胤》
- 3.
兆位释义:四郊祭坛的处所。《晋书·礼志上》:“郊堂兆位,居然异体,牲牢品物,质文殊趣。”《宋书·礼志三》:“昔 汉 氏之初,承 秦 灭学之后,捋摭残缺,以备郊祀。自 甘泉、后土、雍宫、五畤神祇兆位,多不经见,并以兴废无常,一彼一此,四百餘年,废无禘礼。”
- 4.
正胁释义:三分牲牢之胁,中胁为正胁。
- 5.
正脊释义:三分牲牢之脊,前脊为正脊。
- 6.
烹鬺释义:烹煮。特指烹煮牲牢而祭祀。
- 7.
牢具释义:⒈古代遣奠时所用的经包裹的牲牢之体。⒉监狱用具。
- 8.
牢礼释义:古代以牛、羊、猪三牲宴饮宾客之礼。《周礼·天官·宰夫》:“凡朝覲、会同、宾客,以牢礼之灋,掌其牢礼委积、膳献、饮食、宾赐之飱牵,与其陈数。”郑玄 注:“牢礼之灋,多少之差及其时也。三牲牛、羊、豕具为一牢。”《周礼·地官·牛人》:“凡宾客之事,共其牢礼积膳之牛。”郑玄 注:“牢礼,飱饔也。”孙诒让 正义:“宾客始至则致飱,既朝聘则致饔,皆有牲牢,故云牢礼。”《左传·昭公二十一年》:“鲍国 之位下,其国小,而使 鞅 从其牢礼,是卑敝邑也。”
- 9.
献熟释义:供奉煮熟的祭品。《旧唐书·代宗纪》:“八月丁亥,国子监释奠復用牲牢。上元 二年,詔诸祠献熟,至是 鱼朝恩 请復旧制。”《旧唐书·礼仪志四》:“圆丘方泽,依恒存一太牢。皇庙诸祠,临时献熟。”
- 10.
瑞应泉释义:泉名。 明 陶宗仪《辍耕录·瑞应泉》:“湖州 长兴州 金沙泉,唐 时用此水造紫笋茶进贡,泉不常出,有司具牲牢祭之,始得水,事讫即涸。宋 季屡加浚治,泉迄不出。至元 十五年岁戊寅,中书省遣官致祭,一夕水溢,可溉田千亩,遂赐名 瑞应泉。”
- 11.
皇穹宇释义:旧为 天坛 中安放神位的地方。在今 北京 市天坛公园内。《清会典事例·礼部·大祀》:“﹝皇帝﹞诣 皇穹宇 拈香,閲视坛位、籩豆、牲牢毕,入斋宫。”清 薛福成《庸盦笔记·述异·己丑八月祈年殿灾》:“﹝ 天坛 ﹞北为皇穹宇,环转八柱圆檐,上安金顶。”
- 12.
鬺烹释义:亦作“鬺亨”。 谓烹煮牲牢以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