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麻木 麻木的意思

麻木

简体麻木
繁体
拼音má mù
注音ㄇㄚˊ ㄇ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á,(1) 草本植物,种类很多,有“大麻”、“苎麻”、“苘麻”、“亚麻”等。茎皮纤维通常亦称“麻”,可制绳索、织布。【组词】:麻布。麻衣。麻袋。麻绳。麻纺。(2) 指“芝麻”。【组词】:麻酱。麻油。(3) 像腿、臂被压后的那种不舒服的感觉。【组词】:脚麻了。(4) 感觉不灵,或丧失感觉,引申为思想不敏锐。【组词】:麻痹。麻醉。麻木不仁。(5) 面部痘瘢,引申指物体表面粗糙。【组词】:麻子。(6) 带细碎斑点的。【组词】:麻雀。麻蝇。(7) 喻纷乱。【组词】:麻乱。麻沸。(8) 姓。

mù,(1) 树类植物的通称。【组词】:树木。乔木。灌木。木石(树木和石头,喻没有知觉和情感的东西)。缘木求鱼。(2) 木料、木制品。【组词】:木材。木器。木刻。木匠。木已成舟。(3) 棺材。【组词】:棺木。(4) 质朴。【例句】:木讷(朴实迟钝)。(5) 呆笨。【组词】:木鸡。(6) 感觉不灵敏,失去知觉。【组词】:麻木。(7)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8) 姓。

基本含义

指感觉迟钝、反应迟缓,无法感受到外界刺激或无法理解事物的真实含义。

麻木的意思

麻木 [má mù]

1. 失去知觉。

感官全都麻木了。

[ numb; ]

2. 麻木的感觉。又称麻痹。

感觉麻木。

[ apathetic; benumbed; insenate; be dead to all feeling; ]

3. 比喻思想不敏锐,反应迟钝。

使一个民族衰弱、压抑、麻木。

麻木 引证解释

⒈ 同“麻痹”。

《朱子语类》卷二五:“心既不仁……如人身体麻木,都不醒了。”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放绑要紧,手脚都麻木了。”
郑观应 《盛世危言·医道》:“衰迈之人脑气不足,遂有麻木、昏瞶之病。”

⒉ 谓感觉迟钝。

《水浒传》第一一八回:“雷炯、计稷 惊得麻木了,动弹不得。”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先生’,乡下人麻木而平静的回答道:‘您是学者,总该知道现在已是午后,别人也要肚子饿的。’”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二十:“想不到的悲哀的袭击使她麻木了。”


国语词典

麻木 [má mù]

⒈ 医学上称知觉完全丧失,分为全身麻木、局部麻木及部位麻木三种。

《西游记·第四〇回》:「沙僧闻言,打了一个失惊,浑身麻木道:『师兄,你都说的是那里话,我等因生前有罪,感蒙观世音菩萨劝化,与我们摩顶受戒,改换法名,皈依佛果。』」
《儒林外史·第一一回》:「昨晚跌了一交,半身麻木,口眼有些歪斜。」

麻痺 麻醉

⒉ 讥人感觉顽钝,不能振作。

如:「麻木不仁」。

敏感 激动


麻木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感触释义:跟外界事物接触而引起的思想情绪:他对此事很有感触。旧地重游,感触万端。
    • 2.
      敏感释义:生理上或心理上对外界事物反应很快:有些动物对天气的变化非常敏感。 他是一个敏感的人,接受新事物很快。
    • 3.
      激动释义:⒈(感情)因受刺激而冲动:情绪激动。⒉使感情冲动:激动人心。

麻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下下释义:⒈一下又一下。表示动作接连不断。元 李行道《灰阑记》第四折:“打的我昏迷,一下下骨节都敲碎。”《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山冈上一个少年在那里打弹子,山洞里嵌着一块雪白的石头,不过铜钱大,那少年覷的较近,弹子过处,一下下都打了一个準。”张天翼《春风》:“外面那个篮球--给一下下拍在水泥地上,发出了一种又麻木又沉重的声音。”⒉一下子,一会儿。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六章:“你到俺屋里去一下下。”路翎《王兴发夫妇》:“没得关系,一下下就转来!”
    • 2.
      不人释义:⒈谓视人若己,不分人我。⒉同“不仁”。指肌体麻木失去知觉。⒊指不道德、不名誉。
    • 3.
      不仁释义:⒈不仁慈:为富不仁。⒉(肢体)失去知觉:麻木不仁。手足不仁。
    • 4.
      佯呆释义:⒈谓假装麻木迟钝。 元 关汉卿《拜月亭》第四折:“喒却且尽教佯呆着休劝,请夫人更等三年。”⒉假装痴笨。多用作反语,实指真傻。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君瑞 闻言越越地笑:‘吾师情性好佯呆。又不是儒书载,分明是圣教説:“有生必有死,无生亦无灭。”生死人常理,何须恁怕怯!’”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七:“我佯呆,我佯呆,一向志诚,不道他心趄。”
    • 5.
      冻僵释义:由于冷冻而引起的麻木,无感觉。
    • 6.
      动脉硬化释义:动脉管壁 增厚,因失去正常弹性而变硬。 多与血管内膜类脂质或钙沉积有关。多见于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能使有关器官血液供应发生障碍,出现麻木、头痛、痴呆等症状。
    • 7.
      发木释义:感到麻木;迟钝不灵活。
    • 8.
      发蒙振聩释义: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 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
    • 9.
      启瞶振聋释义:比喻唤醒糊涂与麻木不仁者。
    • 10.
      启聩振聋释义:读qǐ kuì zhèn lóng,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指力量强大。
    • 11.
      呆木释义:痴呆麻木。
    • 12.
      哀莫大于心死释义:心死:指心像死灰的灰烬。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 13.
      啓瞶振聋释义:比喻唤醒糊涂与麻木不仁者。 清 邓显鹤《邹君墓志铭》:“居德善俗,启瞶振聋,儒者之效,匪徒言説。”清 秋瑾《望海潮·送陈彦安孙多琨二姊回国》词:“仗粲花莲舌,启瞶振聋。唤起大千姊妹,一听五更鐘。”
    • 14.
      失心木偶释义:没有心的木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内心麻木,身不由己。
    • 15.
      审美疲劳释义:“审美疲劳”原本是美学术语。 具体表现为对审美对象的兴奋减弱,不再产生较强的美感,甚至对对象表示厌弃,现指在生活中对任何人或任何事物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烦、厌倦或麻木不仁的感觉。
    • 16.
      戳刺感释义:麻木肢体恢复时的一种戳刺感觉。
    • 17.
      手足髓孔释义:手足髓孔为奇穴名,是手髓孔与足髓孔的合称,主治半身不遂、脑溢血、四肢麻木、头痛、眩晕、腕跗关节炎、手足肌肉萎缩等症。
    • 18.
      抑郁释义:⒈有冤屈、愁苦等不能诉说而心中烦闷。⒉也叫抑郁症。身心病的一种表现。在困惑和不安时麻木不仁,意志消沉。约80%的自杀者患有此症。与“焦虑”相对。
    • 19.
      无气无力释义:感情已经麻木了的或泄了气的。
    • 20.
      昭聋发聩释义:使耳聋的人也能够听到。比喻用语言文字等给人以极大的启发,即使糊涂麻木的人也会清醒过来。

麻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下下释义:⒈一下又一下。表示动作接连不断。元 李行道《灰阑记》第四折:“打的我昏迷,一下下骨节都敲碎。”《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山冈上一个少年在那里打弹子,山洞里嵌着一块雪白的石头,不过铜钱大,那少年覷的较近,弹子过处,一下下都打了一个準。”张天翼《春风》:“外面那个篮球--给一下下拍在水泥地上,发出了一种又麻木又沉重的声音。”⒉一下子,一会儿。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六章:“你到俺屋里去一下下。”路翎《王兴发夫妇》:“没得关系,一下下就转来!”
    • 2.
      不人释义:⒈谓视人若己,不分人我。⒉同“不仁”。指肌体麻木失去知觉。⒊指不道德、不名誉。
    • 3.
      不仁释义:⒈不仁慈:为富不仁。⒉(肢体)失去知觉:麻木不仁。手足不仁。
    • 4.
      佯呆释义:⒈谓假装麻木迟钝。 元 关汉卿《拜月亭》第四折:“喒却且尽教佯呆着休劝,请夫人更等三年。”⒉假装痴笨。多用作反语,实指真傻。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君瑞 闻言越越地笑:‘吾师情性好佯呆。又不是儒书载,分明是圣教説:“有生必有死,无生亦无灭。”生死人常理,何须恁怕怯!’”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七:“我佯呆,我佯呆,一向志诚,不道他心趄。”
    • 5.
      冻僵释义:由于冷冻而引起的麻木,无感觉。
    • 6.
      动脉硬化释义:动脉管壁 增厚,因失去正常弹性而变硬。 多与血管内膜类脂质或钙沉积有关。多见于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能使有关器官血液供应发生障碍,出现麻木、头痛、痴呆等症状。
    • 7.
      发木释义:感到麻木;迟钝不灵活。
    • 8.
      发蒙振聩释义: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 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
    • 9.
      启瞶振聋释义:比喻唤醒糊涂与麻木不仁者。
    • 10.
      启聩振聋释义:读qǐ kuì zhèn lóng,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指力量强大。
    • 11.
      呆木释义:痴呆麻木。
    • 12.
      哀莫大于心死释义:心死:指心像死灰的灰烬。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 13.
      啓瞶振聋释义:比喻唤醒糊涂与麻木不仁者。 清 邓显鹤《邹君墓志铭》:“居德善俗,启瞶振聋,儒者之效,匪徒言説。”清 秋瑾《望海潮·送陈彦安孙多琨二姊回国》词:“仗粲花莲舌,启瞶振聋。唤起大千姊妹,一听五更鐘。”
    • 14.
      失心木偶释义:没有心的木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内心麻木,身不由己。
    • 15.
      审美疲劳释义:“审美疲劳”原本是美学术语。 具体表现为对审美对象的兴奋减弱,不再产生较强的美感,甚至对对象表示厌弃,现指在生活中对任何人或任何事物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烦、厌倦或麻木不仁的感觉。
    • 16.
      戳刺感释义:麻木肢体恢复时的一种戳刺感觉。
    • 17.
      手足髓孔释义:手足髓孔为奇穴名,是手髓孔与足髓孔的合称,主治半身不遂、脑溢血、四肢麻木、头痛、眩晕、腕跗关节炎、手足肌肉萎缩等症。
    • 18.
      抑郁释义:⒈有冤屈、愁苦等不能诉说而心中烦闷。⒉也叫抑郁症。身心病的一种表现。在困惑和不安时麻木不仁,意志消沉。约80%的自杀者患有此症。与“焦虑”相对。
    • 19.
      无气无力释义:感情已经麻木了的或泄了气的。
    • 20.
      昭聋发聩释义:使耳聋的人也能够听到。比喻用语言文字等给人以极大的启发,即使糊涂麻木的人也会清醒过来。

麻木造句

1.鲁迅有感于中国人民愚昧和麻木,很需要做发聋振聩的启蒙工作,于是他放弃学医,改用笔来战斗。

2.你如此麻木不仁地对待老病缠身的母亲,简直禽兽不如。

3.灾区死伤那么严重,还是有些人麻木不仁,不闻不问。

4.他们丧失梦想、百无聊赖、理想匮乏,进而对生活日渐麻木

5.祖母坐在一个靠近她床的松软的大椅子里,无精打采地坐着,闭着眼睛,嘴巴麻木地张开着。

6.小李对刚才发生的事漠不关心,真是麻木不仁。

7.这不是为麻木不仁做的理由。

8.政府对群众困难显示这种麻木不仁的态度,真令人气愤。

9.身为主管,怎能对部属的疾苦如此麻木不仁呢?

10.牡丹花微微地张开了它那已经麻木的手臂。

11.感恩,让我们以知足的心去体察和珍惜身边的人、事、物;感恩,让我们在渐渐平淡麻木了的日子里,发现生活本是如此丰厚而富有;感恩,让我们领悟和品味命运的馈赠与生命的激情。

12.勇气如同温暖的阳光,让因自私而日渐麻木的人心得到温暖;勇气如同甘甜的河流,让因磨难而千沟万壑的心灵得到滋润;勇气如同清新的空气,让因瓶颈而心灰意冷的内心得到活力。

13.等待,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不退缩,只是无所谓的坚持自己的信念,走好自己的路。等待,不是安于现状,也不是自我麻木,等待,因为有了信念所以坚持,因为有了孤单所以变得美丽,等待,我永远不会苍老,因为等待,也

14.一份平凡,使你多一份与人的友善,少一些心灵的冷漠麻木;一份平凡,使你多一份人生的快乐,少一些精神的衰老疲惫;一份平凡,使你多一份奋进的力量,少一些故作高深的不恭。

15.勇敢如同温暖的阳光,让因自私而日渐麻木的人心得到温暖;勇敢如同甘甜的河流,让因磨难而千沟万壑的心灵得到滋润;勇敢如同清新的空气,让因瓶颈而心灰意冷的内心得到活力。

16.经历了许多的变故,他变得有些麻木

17.暪喝杯浓茶兴奋一下已经麻木了的神经。

18.如今的社会,你做出再出格的事儿,也没多大的轰动,因为人们已经被麻木了。

19.由于神经受到压迫,他的双腿变麻木了。

20.我最后一次见到祥林嫂时,她已完全麻木

麻木(mam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麻木是什么意思 麻木读音 怎么读 麻木,拼音是má mù,麻木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麻木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