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行赏 行赏的意思
xíngshǎng

行赏

简体行赏
繁体行賞
拼音xíng shǎng
注音ㄒㄧㄥˊ ㄕㄤ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áng hàng héng xíng,(1) 行列。【组词】:字里行间。罗列成行。(2)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行二,你行几?(3) 步行的阵列。(4)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组词】:泪下两行。(5) 某些营业所。【组词】:银行。花行。商行。(6) 行业。【组词】:同行。各行各业。(7)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组词】:行棉袄。行几针。(1) 走。【组词】:行走。步行。旅行。行踪。行百里者半九十。行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行远自迩。(2) 出外时用的。【组词】:行装。行箧。行李。(3) 流通,传递。【组词】:行销。风行一时。(4) 从事。【组词】:进行。(5) 流动性的,临时性的。【组词】:行商。行营。(6) 足以表示品质的举止行动。【组词】:行径。品行。言行。操行。行成于思。(7) 实际地做。【组词】:行礼。行医。行文。(8) 可以。【例句】:不学习不行。(9) 能干。【组词】:你真行。(10) 将要。【组词】:行将毕业。(11) 古代指物质的基本元素。【例句】:五行(“金”、“木”、“水”、“火”、“土”)。(12) 古诗的一种体裁。【组词】:长歌行。(13) 汉字字体的一种。【组词】:行书。(14) 姓。

shǎng,(1) 指地位高的人或长辈给地位低的人或晚辈财物。【组词】:赏金。赏赐。奖赏。赏罚分明。(2) 因爱好某种东西而观看。【组词】:赏阅。赏析。赏花。赏月。欣赏。鉴赏。赏心悦目。(3) 认识到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给予重视。【组词】:赏识。赞赏。(4) 敬辞。【组词】:赏脸。赏光。(5) 姓。(6) 同“尚”,尊重。

基本含义

指对行为或才能给予奖赏或报酬。

行赏的意思

行赏 [xíng shǎng]

1. 进行赏赐。

行赏 引证解释

⒈ 进行赏赐。

《礼记·月令》:“立夏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夏於南郊,还反,行赏,封诸侯,庆赐遂行,无不欣説。”
《史记·乐毅列传》:“燕昭王 大説,亲至 济 上劳军,行赏饗士,封 乐毅 於 昌国,号为 昌国君。”
宋 岳飞 《奏辞开府札子贴黄》:“切惟今日之事,可危而不可安,可忧而不可贺,可以训兵飭士,谨备不虞,而不可以行赏论功,取笑敌人,事关国政,不容不陈。”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关于赏的实际--就是怎样行赏赐福,--经文中没有说及。”


行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仪同三司释义:散官名。 三司即三公。汉 称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司。“仪同三司”谓非三司而仪制同于三公。东汉 殇帝 延平 元年,邓隲 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仪同三司之名自此始。魏 晋 以后,将军之开府置官属者称“开府仪同三司”。北周 改开府仪同三司为开府仪同大将军。隋文帝 时为散官,唐、宋、元 因之,明 废。《后汉书·邓隲传》:“延平 元年,拜 邓隲 车骑将军、仪同三司。﹝仪同三司﹞始自 騭 也。”唐 张说《齐卢思道碑》:“公节义独存,侍从趣 鄴,告至行赏,授仪同三司。”清 姚衡《寒秀草堂笔记》卷三:“贙 字 翔威 ……官
    • 2.
      作威作福释义:《尚书·洪范》:“惟辟作福,惟辟作威。 ” 原意是只有君王才能独揽威权,擅行赏罚。后指妄自尊大,滥用权力。
    • 3.
      作福作威释义:原指国君专行赏罚,独揽威权。后用以形容妄自尊大,滥用权势。
    • 4.
      兵不汙刃释义:犹兵不血刃。 唐 韩愈《论捕贼行赏表》:“威德所加,兵不污刃,收 魏 博 等六州。”
    • 5.
      劝赏释义:⒈乐于行赏。《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古之治民者,劝赏而畏刑。”杜预 注:“乐行赏而惮用刑。”《吴子·料敌》:“厚其父母妻子,劝赏畏刑,此坚陈之士,可以持久。”⒉奖赏。《尉缭子·兵教上》:“凡明刑罚,正劝赏,必在乎兵教之法。”唐 韩愈《上宰相书》:“此所谓劝赏不必徧加乎天下,而天下从焉者也。”宋 岳飞《奏辞建节第四札子》:“方今戎马侵扰,而误恩若加於人,深虑名器不重,劝赏不实,何以厌服公议?”
    • 6.
      功人释义:⒈汉高祖平定天下后,论功行赏,以萧何居第一,群臣以何无战功不服。 ⒉犹工人。
    • 7.
      发善释义:谓行赏。
    • 8.
      岁竟释义:年终。《史记·高祖本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司马贞 索隐:“至岁终总弃不责也。”《汉书·丙吉传》:“岁竟,丞相课其殿最,奏行赏罚而已。”
    • 9.
      戎辂释义:兵车。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王命 尹 氏及 王子虎、内史 叔兴父 策命 晋侯 为侯伯,赐之大輅之服、戎輅之服。”杜预 注:“大輅,金輅;戎輅,戎车。”《旧唐书·李勣传》:“论功行赏,太宗 为上将,勣 为下将,与 太宗 俱服金甲,乘戎輅,告捷於太庙。”宋 杨亿《奉和御制契丹出境将议回銮》:“戎輅巡 河 右,天威讋 鬼方。”《东周列国志》第二四回:“桓公 与 屈完 同登戎輅,望见各国之兵,各占一方,联络数十里不絶。”
    • 10.
      施赏释义:行赏。
    • 11.
      旃旌释义:泛指赤色旗帜。《左传·定公四年》:“分 康叔 以大路、少帛、綪茷、旃旌。”孔颖达 疏:“盖王以通帛、杂帛并赐 卫 也。然则大赤即是旃也。於綪茷之下更言旃者,茷言旂尾,旃言旂身,圆其文,故具言耳。若其不然,旌是干之所建,旗皆有旌,少帛、旃斾之后何须更復言旌,明是圆其文故重言之。”汉 班固《南巡颂》:“运天官之法驾,建日月之旃旌。”北周 庾信《郑常墓志铭》:“文轨既同,旃旌已偃;司勋行赏,军吏举功。”
    • 12.
      理赏释义:犹行赏,给予奖赏。
    • 13.
      盈论释义:谓按满额论功行赏。
    • 14.
      素赏释义:⒈预先行赏。⒉内心所欣赏。
    • 15.
      行庆释义:犹行赏。《礼记·月令》:“命相布德和令,行庆施惠,下及兆民。”郑玄 注:“庆谓休其善也。”唐 元稹《令狐楚等加阶制》:“既当行庆之恩,宜用加崇之典。”《续资治通鉴·宋太宗至道二年》:“先是郊祀行庆,中外官吏皆进秩,準(寇準)遂率意轻重,其素所喜者多得臺省清秩,所恶及不知者即叙退之。”
    • 16.
      行赏释义:进行赏赐。
    • 17.
      计功受赏释义: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 同“计功行赏”。受,授。
    • 18.
      计功行封释义:犹言计功行赏。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
    • 19.
      计勋行赏释义: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同“计功行赏”。
    • 20.
      貤赏释义:依次论功行赏。

行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仪同三司释义:散官名。 三司即三公。汉 称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司。“仪同三司”谓非三司而仪制同于三公。东汉 殇帝 延平 元年,邓隲 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仪同三司之名自此始。魏 晋 以后,将军之开府置官属者称“开府仪同三司”。北周 改开府仪同三司为开府仪同大将军。隋文帝 时为散官,唐、宋、元 因之,明 废。《后汉书·邓隲传》:“延平 元年,拜 邓隲 车骑将军、仪同三司。﹝仪同三司﹞始自 騭 也。”唐 张说《齐卢思道碑》:“公节义独存,侍从趣 鄴,告至行赏,授仪同三司。”清 姚衡《寒秀草堂笔记》卷三:“贙 字 翔威 ……官
    • 2.
      作威作福释义:《尚书·洪范》:“惟辟作福,惟辟作威。 ” 原意是只有君王才能独揽威权,擅行赏罚。后指妄自尊大,滥用权力。
    • 3.
      作福作威释义:原指国君专行赏罚,独揽威权。后用以形容妄自尊大,滥用权势。
    • 4.
      兵不汙刃释义:犹兵不血刃。 唐 韩愈《论捕贼行赏表》:“威德所加,兵不污刃,收 魏 博 等六州。”
    • 5.
      劝赏释义:⒈乐于行赏。《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古之治民者,劝赏而畏刑。”杜预 注:“乐行赏而惮用刑。”《吴子·料敌》:“厚其父母妻子,劝赏畏刑,此坚陈之士,可以持久。”⒉奖赏。《尉缭子·兵教上》:“凡明刑罚,正劝赏,必在乎兵教之法。”唐 韩愈《上宰相书》:“此所谓劝赏不必徧加乎天下,而天下从焉者也。”宋 岳飞《奏辞建节第四札子》:“方今戎马侵扰,而误恩若加於人,深虑名器不重,劝赏不实,何以厌服公议?”
    • 6.
      功人释义:⒈汉高祖平定天下后,论功行赏,以萧何居第一,群臣以何无战功不服。 ⒉犹工人。
    • 7.
      发善释义:谓行赏。
    • 8.
      岁竟释义:年终。《史记·高祖本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司马贞 索隐:“至岁终总弃不责也。”《汉书·丙吉传》:“岁竟,丞相课其殿最,奏行赏罚而已。”
    • 9.
      戎辂释义:兵车。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王命 尹 氏及 王子虎、内史 叔兴父 策命 晋侯 为侯伯,赐之大輅之服、戎輅之服。”杜预 注:“大輅,金輅;戎輅,戎车。”《旧唐书·李勣传》:“论功行赏,太宗 为上将,勣 为下将,与 太宗 俱服金甲,乘戎輅,告捷於太庙。”宋 杨亿《奉和御制契丹出境将议回銮》:“戎輅巡 河 右,天威讋 鬼方。”《东周列国志》第二四回:“桓公 与 屈完 同登戎輅,望见各国之兵,各占一方,联络数十里不絶。”
    • 10.
      施赏释义:行赏。
    • 11.
      旃旌释义:泛指赤色旗帜。《左传·定公四年》:“分 康叔 以大路、少帛、綪茷、旃旌。”孔颖达 疏:“盖王以通帛、杂帛并赐 卫 也。然则大赤即是旃也。於綪茷之下更言旃者,茷言旂尾,旃言旂身,圆其文,故具言耳。若其不然,旌是干之所建,旗皆有旌,少帛、旃斾之后何须更復言旌,明是圆其文故重言之。”汉 班固《南巡颂》:“运天官之法驾,建日月之旃旌。”北周 庾信《郑常墓志铭》:“文轨既同,旃旌已偃;司勋行赏,军吏举功。”
    • 12.
      理赏释义:犹行赏,给予奖赏。
    • 13.
      盈论释义:谓按满额论功行赏。
    • 14.
      素赏释义:⒈预先行赏。⒉内心所欣赏。
    • 15.
      行庆释义:犹行赏。《礼记·月令》:“命相布德和令,行庆施惠,下及兆民。”郑玄 注:“庆谓休其善也。”唐 元稹《令狐楚等加阶制》:“既当行庆之恩,宜用加崇之典。”《续资治通鉴·宋太宗至道二年》:“先是郊祀行庆,中外官吏皆进秩,準(寇準)遂率意轻重,其素所喜者多得臺省清秩,所恶及不知者即叙退之。”
    • 16.
      行赏释义:进行赏赐。
    • 17.
      计功受赏释义: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 同“计功行赏”。受,授。
    • 18.
      计功行封释义:犹言计功行赏。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
    • 19.
      计勋行赏释义: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同“计功行赏”。
    • 20.
      貤赏释义:依次论功行赏。

行赏造句

1.小朋友都坐好,今天咱们论功行赏,回答问题对的发大的,回答错的不给发。

2.他的功劳最大,论功行赏,也该他是先进。

3.战后,全体将士论功行赏

4.这件事虽说是大家一起做,但还是要根据各人的努力情况论功行赏

5.这次行动他表现得最为出色,可是论功行赏却没有他的份,这真叫人纳闷。

行赏(xingsh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行赏是什么意思 行赏读音 怎么读 行赏,拼音是xíng shǎng,行赏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行赏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