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法 [gǔ fǎ]
1. 旧法;古代刑法律令。
2. 古代法度规范。
4. 传统的法术或方法。
古法 引证解释
⒈ 旧法;古代刑法律令。
引《史记·吴王濞列传》:“今 吴王 前有太子之郄,诈称病不朝,於古法当诛。”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八:“邦昌 在古法当诛,今贷与之生足矣。”
⒉ 古代法度规范。
引《汉书·诸侯王表》:“姗笑三代,盪灭古法。”
晋 陶潜 《桃花源》诗:“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製。”
唐 戴叔伦 《怀素上人草书歌》:“楚 僧 怀素 工草书,古法尽能新有餘。”
宋 曾巩 《宜黄县县学记》:“及三代衰,圣人之制作尽坏,千餘年之间学有存者,亦非古法。”
⒊ 传统的法术或方法。
引宋 陈师道 《五言贺雨》诗:“引咎青章设,为坛古法修。”
鲁迅 《朝花夕拾·<狗、猫、鼠>》:“中国 古时候虽然曾有‘猫鬼’,近来却很少听到猫的兴妖作怪,似乎古法已经失传,老实起来了。”
例如:中药材应依古法炮制。
国语词典
古法 [gǔ fǎ]
⒈ 古老、传统的方法。
例如:「祖母用古法炮制的酸梅汤,在炎热的夏日里饮用,最能消暑解渴。」
古法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长月释义:佛教分一年为三时,二、三、四、五月,六、七、八、九月,十、十一、十二、正月,各为一时。每时的最末一个月,即五月、九月、正月为“三长月”。宋 洪迈《容斋随笔·三长月》:“释氏以正、五、九月为‘三长月’,故奉佛者皆茹素。”清 俞正燮《癸巳类稿·长月直日解》:“古法正、五、九月皆有可纪,其著之律令,谓之三长月,则始於 唐 ……《鼠璞》云:‘唐 人於此三月,不行死刑。节镇於此三月,禁屠宰,不上官。’”参阅《释氏要览·杂记》。
- 2.
乐奏释义:犹奏乐。 《左传·桓公九年》:“享 曹大子,初献,乐奏而叹。”唐 韩愈《送郑尚书赴南海》诗:“货通 师子国,乐奏 武王 臺。”宋 沉括《梦溪笔谈·乐律一》:“自 天寳 十三载始詔法曲与胡部合奏,自此乐奏全失古法。”毛泽东《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词:“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 于闐,诗人兴会更无前。”
- 3.
九九释义:⒈算术乘法名。以一至九每二数顺序相乘。上古时系由九九自上而下,而至一一,故称“九九乘法”。《管子·轻重戊》:“虙戏 作造六峜以迎阴阳;作九九之数以合天道。”《汉书·梅福传》:“臣闻 齐桓 之时,有以九九见者,桓公 不逆,欲以致大也。”杨树达 窥管:“敦煌 木简载九九术,起九九八十一讫二二而四。罗振玉 云:《孙子算经》乘法载此四十五句,亦起九九而讫一一,末言从九九至一一,总成一千一百五十五,是古法始九九之证。以木简及《孙子算经》证之,九九盖即乘法。其术始於九九,故称九九之术。”⒉八十一,九之自乘数。汉 扬雄
- 4.
代田释义:西汉 赵过 在畎田法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轮作法。将一亩地分为三份,每年轮流耕种,以保养地力,获得较高的收成。古代曾通行于北方干旱地带。《汉书·食货志上》:“武帝 末年……以 赵过 为搜粟都尉。过 能为代田,一畮三甽。岁代处,故曰代田,古法也。”颜师古 注:“代,易也。”参阅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三节。
- 5.
古法释义:⒈旧法;古代刑法律令。《史记·吴王濞列传》:“今 吴王 前有太子之郄,诈称病不朝,於古法当诛。”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邦昌 在古法当诛,今贷与之生足矣。”⒉古代法度规范。《汉书·诸侯王表》:“姗笑三代,盪灭古法。”晋 陶潜《桃花源》诗:“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製。”唐 戴叔伦《怀素上人草书歌》:“楚 僧 怀素 工草书,古法尽能新有餘。”宋 曾巩《宜黄县县学记》:“及三代衰,圣人之制作尽坏,千餘年之间学有存者,亦非古法。”⒊传统的法术或方法。宋 陈师道《五言贺雨》诗:“引咎青章设,为坛古法修。”鲁迅
- 6.
守常释义:固守常法;按照常规。《管子·侈靡》:“故法而守常,尊礼而变俗。”尹知章 注:“谓古法得其法者,则守常故而不革也。”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鲍丘水》:“山水暴发,则乘遏东下;平流守常,则自门北入,灌田岁二千顷。”唐 元稹《中书省议举县令状》:“选授者例无异绩,尚得四考守常;举荐者纵未殊尤,岂可二年便罢。”清 龚自珍《春秋决事比答问第一》:“吏也者,守常奉故,直而弗有。”
- 7.
小历释义:始于 唐 末的一种民间历法。《新五代史·司天考一》:“唐 建中 时,术者 曹士蔿 始变古法,以 显庆 五年为上元,雨水为岁首,号《符天历》。然世谓之小历,祇行於民间。”
- 8.
改过自新释义:也说悔过自新。 改正过错,重新做人。《史记·吴王濞列传》:“(吴王)于古法当诛,文帝弗忍,因赐几杖。德至厚,当改过自 新。”
- 9.
枣心笔释义:一种用古法制的毛笔。
- 10.
枣核笔释义:即枣心笔。一种用古法制的毛笔。
- 11.
楞严会释义:佛教禅林古法。自农历四月十三日至七月十三日九十天中,众僧要禁足安居,设楞严坛,每日早晨粥罢,服装整齐地在坛前集合,讽诵经咒,咒罢,唱摩诃,举行楞严会。
- 12.
环城释义:⒈环绕城墙。《左传·襄公六年》:“甲寅,堙之环城,傅于堞。”《东观汉记·冯异传》:“异 击走 朱鮪,追至 雒阳 城门,环城一匝乃还。”唐 杜牧《池州造刻漏记》:“暇日,公与宾吏环城见铜壶银箭,律如古法。”宋 郭彖《睽车志》卷一:“海潮大至,过 唯亭,环城而西。”⒉环绕城市。如环城公路。
- 13.
盘仓释义:指转运仓贮粮物。 清 龚自珍《<阮尚书年谱>第一序》:“京师转漕东南,岁七百万,积以升斗,极於京垓,盘仓古法,今也失传,其数至颐而不可稽,其欺至隐而不可詰。”
- 14.
老鳖一释义:“老鳖一”是全国知名商号三怪之一(天津狗不理包子、河南老鳖一特醋、内蒙古闷倒驴酒),老鳖一特醋独特的酿制技艺堪称河南古法酿醋的“活化石”,凝聚着民间传统工艺的精华,蕴涵着丰富的科学、历史、人文、经济以及社会价值。
- 15.
胡部释义:唐 代掌管胡乐的机构。亦指胡乐。胡乐从 西凉 一带传入,含有 西凉 乐等成分,当时称“胡部新声”。《新唐书·礼乐志十二》:“倍四本属清乐,形类雅音,而曲出於胡部。”《新唐书·礼乐志十二》:“开元 二十四年,升胡部於堂上。”唐 王昌龄《殿前曲》诗:“胡部笙歌西殿头,梨园子弟和《凉州》。”宋 沉括《梦溪笔谈·乐律一》:“外国之声,前世自别为四夷乐。自 唐 天寳 十三载,始詔法曲与胡部合奏。自此乐奏全失古法,以先王之乐为雅乐,前世新声为清乐,合胡部者为宴乐。”
- 16.
邱垅释义:⒈亦作“邱垄”。亦作“邱陇”。坟墓。《东观汉记·光武记》:“﹝二十六年﹞四月,始营陵地于 临平亭 南。詔曰:‘无为山陵,陂池裁令流水而已。迭兴之后,亦无邱垄,使合古法。’”唐 虞世南《上山陵封事》:“今为邱陇如此,其内虽不藏珍宝,亦无益也。”宋 司马光《论刘平招魂葬状》:“是故圣人作为邱壠,以藏其形;作为宗庙,以饗其神。形之不存,葬将安设。”清 侯承恩《丁酉三月葬亲吴郡贞山之麓泪馀赋此》诗:“祖先邱陇遥相望,累叶忠魂揔不灰。”⒉乡间,家园。宋 岳飞《乞解军务第二札》:“臣顷以多病易衰,仰瀆宸听,乞退处邱壠
- 17.
阙典释义:⒈残缺的典章制度。 语本 汉 扬雄《剧秦美新》:“帝典闕而不补。”晋 陆机《吊魏武帝文》:“釐三才之闕典,啟天地之禁闈。”南朝 梁 任昉《王文宪集序》:“闕典未补,大备兹日。”后指古代传下来的典章制度。宋 文莹《玉壶清话》卷二:“乾德 四年郊,礼容乐节,刊正渐备,有司奏其闕典,但少宗庙殿庭宫悬三十六架,加鼓吹熊羆十二。”⒉指史料记载上的缺漏。金 王若虚《君事实辨》:“曹操 征 乌桓 还,自谓幸胜而偏赏先諫者,可以为千古法也。操 一生所行类皆不道之事,独此一节有光清史,而 陈寿 略之,岂非闕典之甚哉!”明
- 18.
陶汰释义:犹淘汰。宋 陈师道 《后山谈丛》卷三:“今人根钝,闻一知一。故 雪竇 以古人初悟之语为学者入道之门,谓之因缘。退而体究,谓之看话。盖无言下悟理之质矣。復取古法而次第之,以为悟后析理之门,谓之陶汰。”
- 19.
顔体释义:唐 书法家 颜真卿 的字体风格。 其书法初学 褚遂良,后学 张旭 笔法,正楷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遒劲郁勃。古法为之一变,世称“颜体”。白沙《康有为和他的<广艺舟双楫>》:“如果说,魏 晋 以前‘体’这个字是表示书体的话,在 魏 晋 以后就转向表示个人风格,如‘颜体’、‘柳体’、‘赵体’,并非是三种字体,仅仅表示三种不同风格的书法而已。”吕更荣《中国书法简史》第八讲(三):“颜真卿 的书法,主要得到了 张旭 的指导,上承 王羲之 的传统,又习初 唐 四家特点,兼收 南北朝 书法新鲜营养。学习时有选择,有
- 20.
顺古释义:遵循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