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发 [gǔ fā]
1. 击鼓出发。
3. 鼓舞激发。
鼓发 引证解释
⒈ 击鼓出发。
引唐 张说 《岳州观竞渡》诗:“鼓发 南湖溠,标争 西驛楼。”
⒉ 鼓舞激发。
引《明史·高弘图传》:“请声逆贼之罪,鼓发忠义。”
鼓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丁陶鼍鼓释义:鼍鼓发掘于华夏文明起源的襄汾县陶寺遗址,距今有4300年历史,被公认为“天下第一鼓”,它是几千年来鼓乐发展的基石。
- 2.
五音戏释义:戏曲剧种。流行于 山东 济南、淄博 一带,由秧歌、花鼓发展而成,约有一百多年历史。最初由五个人演出,故名“五人戏”,后称“五音戏”。
- 3.
奸旗鼓释义:谓违犯军令。古代军队以旗鼓发号令,故以为喻。《左传·定公十四年》:“二君有治,臣奸旗鼓,不敏於君之行前,不敢逃刑,敢归死。”杜预 注:“犯军令。”
- 4.
拔浪鼓释义:拨浪鼓是一种古老又传统的民间乐器和玩具,出现于战国时期。拨浪鼓的主体是一面小鼓,两侧缀有两枚弹丸,鼓下有柄,转动鼓柄弹丸击鼓发出声音。鼓身可以是木的也可以是竹的,还有泥的、硬纸的;鼓面用羊皮、牛皮、蛇皮或纸制成,其中以木身羊皮面的拨浪鼓最为典型。早期的拨浪鼓是乐器而非玩具。拨浪鼓并不是某一个地方所特有的,我国各地、各少数民族地区都出现过拨浪鼓。拨浪鼓流行于甘肃省卓尼,云南省中甸、维西、丽江,四川省盐源和中国北方广大地区。拨浪鼓在世界各地分布很广,五大洲都有。
- 5.
案目释义:⒈定睛注视。《墨子·备梯》:“令案目者视适,以鼓发之。”孙诒让 间诂:“案,按同。《尔雅·释詁》:‘按,止也。’谓止目注视,欲其审也。”⒉旧时称剧场中招待顾客的人员。徐迟《牡丹》五:“黄金大戏院比 新市场 的剧院恢宏、华丽得多。这是第一座取消了案目制度的戏院。”
- 6.
花鼓戏释义:戏曲的一类。 从民间歌舞花鼓发展而成。是流行在湖北、湖南、安徽、陕西等省的各种花鼓戏的统称。
- 7.
西河大鼓释义:曲艺的一种。 近代由冀中的弦子书和木板大鼓发展而成。唱腔依冀中语音,属板腔体结构。一人站唱,左手敲铜片,右手击书鼓,另有三弦、四胡伴奏。中长篇鼓书曲目丰富,以说为主,短段以唱为主。
- 8.
雷鼓释义:⒈亦作“雷皷”。亦作“靁鼓”。八面鼓。古代祭祀天神时所用。⒉小鼓。犹今之拨浪鼓。⒊大鼓,以声大如雷,故称。⒋指大鼓发出的如雷鼓声。⒌挂在会稽城门上的鼓。⒍指雷,雷声。⒎亦作“雷皷”。亦作“靁鼓”。擂鼓,打鼓。雷,通“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