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重本 重本的意思
zhòngběn

重本

简体重本
繁体
拼音zhòng běn
注音ㄓㄨㄥˋ ㄅㄣ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òng chóng,(1) 分(fèn)量较大,与“轻”相对。【组词】:重负。重荷。重量(liàng )。重力。举重。负重。(2) 程度深。【组词】:重色。重病。重望。重创。(3) 价格高。【组词】:重价收买。(4) 数量多。【组词】:重金聘请。眉毛重。重兵。(5) 主要,要紧。【组词】:重镇。重点。重任。重托(国家重大的托付)。重柄。(6) 认为重要而认真对待。【组词】:重视。尊重。器重。隆重。(7) 言行不轻率。【组词】:慎重。自重。(1) 再。【组词】:重复。重申。重版。重沓(重复繁冗)。重阳。重逢。(2) 〔重庆〕地名,中国四个直辖市之一,地处中国西南。(3) 层。【组词】:重叠。重霄。重洋。重唱。重峦叠嶂。

běn,(1) 草木的根。【例句】:本草(泛指中药)。无本之木。(2) 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例句】:本末(头尾;始终)。根本(根源;彻底;本质上)。(3) 草的茎,树的干。【组词】:草本植物。(4) 中心的,主要的。【组词】:本部。本体。(5) 原来。【组词】:本来。本领。(6) 自己这方面的。【组词】:本国。本身。本位。本分(fèn )。

基本含义

指重视基础知识、扎实的学习基础。

重本的意思

重本 [zhòng běn]

1. 以根本大事为重。常指重视农田之事。

重本 引证解释

⒈ 以根本大事为重。常指重视农田之事。

汉 桓宽 《盐铁论·刑德》:“故盗马者死,盗牛者加,所以重本而絶轻疾之资也。”
汉 班固 《白虎通·三正》:“敬始重本。”
《晋书·齐王攸传》:“务农重本,国之大纲。”
宋 岳飞 《御书屯田三事跋》:“若三子者,知重本务农,使民无艰食。”

⒉ 相同的写本。

《隋书·牛弘传》:“萧绎 据有 江陵,遣将破平 侯景,收 文德 之书,及公私典籍,重本七万餘卷,悉送 荆州。”


重本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具备释义:具有;齐备:具备条件。青年必须具备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双重本领。
    • 2.
      意愿释义:愿望;心愿:尊重本人的意愿。
    • 3.
      牝牡骊黄释义:骊:黑色。 原意是观察事物要注重本质,不在乎外表怎样,后比喻事物的表面现象。
    • 4.
      神孙释义:后嗣的美称。多称君主。《旧五代史·礼志下》:“伏以本朝尊受命之祖 景皇帝 为始封之君,百代不迁,长居庙食,自 贞观 至于 天祐,无所改更,圣祖神孙,左昭右穆。”宋 王十朋《咏史诗·黄帝》:“百年功就蜕乾坤,鼎冷湖空跡尚存,别有庆源流不尽,皇朝叶叶是神孙。”明 唐顺之《皇陵行》之三:“御碑突兀表劬劳,百里无人敢樵牧;流传八叶到神孙,孝敬先知重本根。”清 沉寿民《江上行》:“圣子神孙如鳞次,功臣良相开甲第。”
    • 5.
      重农轻商释义:中国历史上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或轻视工商业的一种经济思想和政策。也做重本抑末。
    • 6.
      重农轻末释义:犹重本抑末。
    • 7.
      重本抑末释义:中国 历史上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或轻视工商业的一种经济思想和政策。战国 时 李悝、商鞅 和 韩非 等认为农业是人民衣食和富国强兵的源泉,因而把农业称为“本”,把工商业称为“末”,认为重农必须抑商和禁末,以保证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些对巩固封建制度起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极作用日益增加。南宋 以后,反对抑商的人也渐多。到了近代,反对抑商又包含有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的新内容。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下册第五章三:“重本抑末口号自 战国 后期以来已流行了一千四百多年,其间虽也有思想家把本
    • 8.
      重本轻末释义:犹重本抑末。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上册第九章一:“所以 战国 末年的重农轻工商或重本轻末思想,事实上还是重农轻商思想。”

重本(zhongbe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重本是什么意思 重本读音 怎么读 重本,拼音是zhòng běn,重本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重本造句子